五帝帝王年表
|
| 五帝年(公元前2457-2066年): |
| 君王名称 |
吴建辉推研 |
古本竹书纪年 |
今本竹书纪年 |
备注 |
| 黄帝 |
在位100虚年[公元前2457-2358年] |
|
今本载在位100年 |
|
《今本竹书纪年》载「黄帝在位100年、帝颛顼在位78年(不含3年丧礼)、帝喾在位63年(不含3年丧礼)、帝挚在位9年(被废无丧礼)」(注:[今本错误]今本误五帝虚纪年为实纪年)
《古本竹书纪年》 帝尧元年是丙子年。舜囚禁了尧,并为难丹朱,使丹朱不能见到其父。 |
黄帝元年[公元前2457年甲子年]==99年[黄帝在位100虚年]+80年[帝颛顼在位78虚年、3虚年丧礼]+65年[在位63虚年、3虚年丧礼]+8年[帝挚在位9虚年]+公元前2205年丙子年[帝尧元年] |
|
| [黄帝生平]黄帝,118虚岁(公元前2475年4月16日-公元前2358年10月29日),在位100虚年(公元前2457年-公元前2358年),生于公元前2475年4月16日农历 闰二月 初二日(丙午年 辛卯月 戊子日),公元前2457年甲子年即位有熊氏部族首领,公元前2434年丁亥年有天下(阪泉之战结束,黄帝战胜炎帝榆罔),公元前2413年戊申年,涿鹿大战(战蚩尤),公元前2412年己酉年,帝以土德称王天下,号黄帝。公元前2398年1月5日壬戌年壬子月辛卯日调历。公元前2396年1月12日甲子年丙子月己酉日(冬至)黄帝得宝鼎宛朐。黄帝崩于公元前2358年10月29日农历 八月 廿三日(癸卯年 辛酉月 戊午日)。 |
| 帝颛顼 |
在位78虚年[公元前2358-2281年]
3年丧礼[公元前2281-2279年]
计80年 |
|
今本载在位78年 |
|
| 帝喾 |
在位63虚年[公元前2278-2216年]
3年丧礼[公元前2216-2214年]
计65年 |
|
今本载在位63年 |
|
| 帝挚 |
在位9虚年[公元前2213-2205年]
|
|
今本载在位9年 |
|
| 帝尧 |
在位98年[公元前2205-2108年]
3年丧礼[公元前2107-2105年]
计101年 |
[古本]载元年丙子 |
今本载在位100年 |
《史记》载98年(70+28年),其中含舜摄政8年、不含3年丧礼 |
| 帝舜 |
在位39年[公元前2104-2066年] |
|
今本载在位50年[含摄政8年+3年丧礼 ] |
《史记》舜摄政8年+3年丧礼+在位39年 |
《墨子·非攻下》昔者三苗大乱, 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于庙,犬哭乎市,夏冰,地拆及泉,五谷变化,民乃大振。高阳乃命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
《古本竹书纪年》三苗将亡,天雨血,夏有冰,地坼及泉,青龙生于庙,日夜出,昼日不出。
《今本竹书纪年》(帝舜)三十五年,帝命夏后征有苗,有苗氏来朝。(偽《书?大禹謨》:「帝曰:「咨禹,惟时有苗弗率,汝徂征。」三旬,苗民逆命。七旬,有苗格。」) |
公元前2070年 9月 2日农历 七月 初一日辛卯年 丙申月 癸酉日 17:08:52至18:34:12(日偏食)
|
|
| 五帝积年 |
392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