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王世推研  

--推研者:[来括日历]开发者吴建辉  





西周王年架构:1.《古本竹书纪年》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周武王元年[公元前1061年]至周穆王元年百年)。2.《史记·魯周公世家》魯公伯禽末年(魯公伯禽卒)--厲公末年(厲公37年卒)--真公29年(周宣王元年)===《今本竹书纪年》康王十九年(鲁侯禽父薨)--懿王十七年(鲁厉公擢薨)--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3.抛开文献记载,单纯据西周铭文推算王年都是扯淡:铭文月相时点五年一次。

西周(公元前1049-公元前771)共计:279年
《古本竹书纪年》自武王灭殷,以至幽王,凡二百五十七年。(《史记·周本纪》)集解。《通鉴外纪》三引《汲冢纪年》“西周二百五十七年”。)
《今本竹书纪年》西周(公元前1050-公元前771)共计:280年。
今本与古本西周总年误差==《今本竹书纪年》280年-《古本竹书纪年》257年==+23年
推测:《今本竹书纪年》穆王在位采用了55年,比实际穆王在位41年多了14年,另《古本竹书纪年》其他九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昭王、周恭王、周懿王、周孝王、周夷王、周厉王)在位年数为虚记年,《今本竹书纪年》误认为实记年从而多记了9年,合计《今本竹书纪年》比《古本竹书纪年》多记23年。但这并不代表“《古本竹书纪年》257年”就是正确的,为何《古本竹书纪年》周王在位年数会少记,原因很简单,《古本竹书纪年》本身就是整理古书而来,整理者据“王年事件记载”推算周王在位年数,并得出西周257年。
《今本竹书纪年》记载“成王37年、康王26年、懿王25年、孝王9年”,而实际在位年数成王36年、康王24年(可断定存在康王25年,昭王当年改元)、懿王24年、孝王8年,则推断《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在位年数均为虚年(成王37年、康王26年、懿王25年、孝王9年,另穆王42年),与实际相符。《今本竹书纪年》记载“武王6年”,而实际武王灭商后未另记王年,则推断《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在位年数武王6年(虚年)。《今本竹书纪年》记载“恭王12年、夷王8年、厉王12年”,而实际在位年数恭王18年、夷王9年、厉王20年,则推断《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在位年数均为虚年(恭王12年、夷王8年、厉王12年),比实际少记在位年数。《今本竹书纪年》记载“昭王19年”,而实际在位年数昭王25年,当年改元,则推断《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在位年数昭王19年。
《古本竹书纪年》记载西周总年数==武王6年+成王37年+康王26年+昭王19年+穆王42年+恭王12年+懿王25年+孝王9年+夷王8年+厉王12年-10年(虚实误差)+共和14年+宣王46年+幽王11年==257年
[重点]西周王年与鲁诸侯同步虚实记年规则(共和之前虚记年,共和之后实记年)  注:《易象》《鲁春秋》周礼尽在鲁矣。

“共和行政之前鲁诸侯在位虚记年”验证:
《今本竹书纪年》(康王)十九年,鲁侯禽父薨。康王在位二十六年。(昭王)十四年,秋七月,鲁人弑其君宰。《史记·魯周公世家》魯公伯禽卒,子考公酋立。考公四年卒,立弟熙,是謂煬公。煬公築茅闕門。六年卒,子幽公宰立。幽公十四年。幽公弟晞殺幽公而自立,是為魏公。
26(康王在位)-18(康王十九年)+14(昭王十四年)==4(考公四年)+6(煬公六年)-2(魯诸侯共和前虚记年)+14(幽公十四年)

误差计数说明:西周历朔日之干支,在来括日历记日数大于初一,则误差为正,反之误差为负,如:西周历正月朔日(初一)为甲子,而甲子日在来括日历为初四,则为之误差+3天。

节气精确度说明:
天文算法,含有时间的幂的公式只有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才有效,超出范围公式就不再有效。如“黄帝得宝鼎宛朐,是岁己酉朔旦冬至”日期(公元前2396年1月12日甲子年丙子月己酉日[冬至]),网上很多软件冬至时间误差几天,这就是时间超出范围所致。[来括日历]采用循环避免时间超出范围:365.2563657407407日(恒星年)-365.2421944444444日(回归年)=0.0141712962962963日,1节气=365.2421944444444日/24=15.21842476851852天/节气,15.21842476851852天/0.0141712962962963天=1073.890803658935年;每1073.89年节气在椭圆轨道的相对位置,往后移动了15度即1个节气,真正的循环需要1073.89*24=25773.36年!

西周纪年说明:
古时王世纪年均采用二十四节气太阳历纪年(用于王世纪年与祭祀),周正建子、殷正建丑、夏正建寅,指纪年的起始时间,如:周正建子指周朝一纪年始于子月,即仲冬[子月]为周朝一纪年的起始,民间仍采用阴历,月份数不变,正月仍为阴历正月,十二月仍为阴历十二月,如此,周朝时期,仲冬[子月]乃下一纪年之年头;其实,与现今历法基本相同(官方采用阳历[公历],民间采用阴历[农历]),只是所采用的太阳历不同罢了(现今采用公历,西周采用二十四节气太阳历)。本程序,考虑设计方便,记年未做调整,望见谅!(古时太阳历二十四节气:乃将地球绕太阳一圈黄道进行十二等分得到十二个中气,以冬至为起点分别配以十二地支即冬至配地支子月;十二中气前后15度分别为十二地支月之分界线即十二节气。)

古代四季说明:
春夏秋冬,各有孟仲季以名:孟春[寅月],仲春[卯月],季春[辰月],孟夏[巳月],仲夏[午月],季夏[未月],孟秋[申月],仲秋[酉月],季秋[戌月],孟冬[亥月],仲冬[子月],季冬[丑月]。(《逸周书·卷六·周月解》凡四时,成岁,有春夏秋冬,各有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中气以著时。应春三月中气,惊蛰、春分、清明[改为雨水、春分、谷雨]。夏三月中气,小满、夏至、大暑;秋三曰中气,处暑、秋分、霜降;冬三月中气,小雪、冬至、大寒。闰无中气,指两辰之间。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古代时间用语:既死魄(霸):廿四至朔日;初吉(胐日):初二至初八或初九;既生魄(霸):初十至望日;既望:十六至廿二或廿三;哉生魄:初二;旁死魄(孔传:旁,近也):初三至初五;既旁死魄:初五至初七;哉死魄:十六;旁生魄:十七至十九;既旁生魄:十九至廿一。隹王*年[祀]一定乃王年记载(特殊时期王世初期也可能是先王王年记载);隹*年[祀]一般乃王年记载,但也有乃执政年等非王年情形之例外。隹王祀[年]置尾(**月**月相**日干支...隹王*祀[年]):**月**月相**日干支为所叙事之时间,隹王*祀[年]为铸器祀年,铸器祀[年]一般于同一年,但铸器祀[年]也可能为所叙事之时间下一年(若铸器时间于子月[丑月]至下年同月份之间,铸器祀年记下年,符合古人纪年习惯)。

古代时间用语验证:
《克钟、克镈》与《善夫克盨》均出现人物克,则必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克钟、克镈》王在周康剌(厉)宫,则必为周历王之后王世。
《善夫克盨》铭文:“隹(唯)十又八年,十又二月初吉庚寅,王在周康穆宫,王令尹氏友史趛,典善(膳)夫克田人,克拜?(稽)首,敢对天子不(丕)显鲁休扬,用乍(作)旅盨,隹(唯)用献于师尹、倗(朋)友、闻(婚)遘(媾),克其用朝夕享于皇且(祖)考,皇且(祖)考其,丰丰,降克多福、眉寿、永令(命),畯臣天子,克其日易(赐)休无疆,克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西周晚期)
公元前810年 1月 7日农历 十一月 初九日庚寅年 戊子月 庚寅日 本年闰六月 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 子月作下年年头
重点:此处证明,记年调整,月份数并不调整,子月成下年年初咯。

《兮甲盘》铭文:隹五年三月既死霸庚寅,王初格伐玁狁于(余吾),兮甲从王,折首执讯,休亡敃(愍),王赐兮甲马四匹、軥车,王令甲政(征)司(治)成周四方责(积),至于南淮夷,淮夷旧我帛畮(贿)人,毋敢不出其帛、其责(积)、其进人,其贾,毋敢不即次即市,敢不用命,则即刑扑伐,其隹我诸侯、百姓,厥贾,毋不即市,毋敢或(有)入蛮宄贾,则亦刑。兮伯吉父作盘,其眉寿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
西周宣王时器:兮甲盘,西周宣王时器,又名兮伯盘、兮伯吉甫盘、伯吉父盘。铭文叙述宣王五年兮甲从王初伐猃狁,以其斩获颇多而受到赏赐。
公元前823年 5月 15日农历 三月 廿五日 戊寅年 丙辰月 庚寅日 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 (重点:既死霸廿四至朔日)

周文王元年推研:
《大戴礼记》文王十三生伯邑考,十五生武王[文王继候位十三年生伯邑考,继候位十五年生武王]。
《古本竹书纪年》武王年五十四。
武王生年==文王继候位十五年==文王11年==公元前1109年-10(文王11年)==公元前1099年
武王崩年==公元前1047年农历十二月(《逸周书·作雒解》武王既归,乃岁十二月,崩。成元元年公元前1046年)
武王岁数==武王生年[公元前1099年]至武王崩年[公元前1047年农历十二月子月作公元前1046年初]==54虚岁

《古本竹书纪年》(帝乙)二年,周人伐商。[据“《古本竹书纪年》(文丁)十一年,用人伐翳徒之戎,捷其三大夫。文丁杀季历。”推算文王即诸侯位于公元前1113年。]
推算:(帝乙)2年[公元前1110年],周人伐商,文王立国称王,次年[公元前1109年]改元。次年[文王元年公元前1109年]正合“《逸周书·度邑解》至于今[西周始年公元前1049年]六十年”之起始年。

《逸周书·酆保解》维二十三祀,庚子朔,九州之侯,咸格于周,王在酆,昧爽,立于少庭。王告周公旦曰...恭敬齐洁,咸格而祀于上帝...
分析:1.维二十三祀,非武王23祀:武王在位年数小于二十年。2.维二十三祀,非成王23祀:周公旦还政不久,便离世。3.维二十三祀,也非文王23祀:一方面,“王在酆”不符合“《文王有声》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时间乃帝辛21年文王28年之后[《今本竹书纪年》(帝辛)二十三年,囚西伯于羑里。《左·襄三十一年》正义:‘《尚书大传》:文王一年质虞、芮,二年伐于,三年伐密须,四年伐畎夷,纣乃囚之。’]。另一方面,文王23祀合历[公元前1087年 1月 31日农历 十二月 初一日癸丑年 乙丑月 庚子日],但与周公旦年龄不相仿[文王元年公元前1109年,武王生于公元前1099年,文王23年时武王仅13岁,则周公旦不会超过13岁,与“王告周公旦曰”之年龄不相符]。
公元前1077年 4月 8日农历 二月 三十日甲子年 丁卯月 庚子日 误差-1天 纪年元年[武王生年]:公元前1099年 维二十三祀==武王23岁 文王被囚,太子监国[《今本竹书纪年》(帝辛)二十三年,囚西伯于羑里。(帝辛)二十九年,释西伯,诸侯逆西伯,归于程。] 
 

《逸周书·小开解》维三十有五祀,王念曰:“多□,正月丙子拜望,食无时...[月食:岐山地区观测,月全食在12日[正月十五]夜间(3月13日[正月十六]凌晨1:38--5:26)]
维三十有五祀[食无时==月食]:公元前1065年 3月 12日农历 正月 十五日丙子年 庚寅月 丙子日 纪年元年[武王生年]:公元前1099年 维三十有五祀==武王35岁
维三十有五祀[“食无时”非月食]:公元前1075年 3月 5日农历 正月 十六日丙寅年 庚寅月 丙子日 元年:公元前1109年 维三十有五祀==文王35年
改四十有五祀,少抄一竖,卌误作卅[食无时==月食]:公元前1065年 3月 12日农历 正月 十五日丙子年 庚寅月 丙子日 元年:公元前1109年 维四十有五祀==文王45年
劉歆《世經》引《春秋曆》云:周文王四十二年十二月丁丑朔旦冬至[改周文王四十二年十二月朔旦冬至]。[注]估计“丁丑”非来自原始记载,不知何时被误加:“[文王]42年”误作“[帝辛]42年”并误加上[帝辛]42年十二月干支丁丑[作年头],“四十二年十二月朔旦冬至”误作“四十二年十二月丁丑朔旦冬至”。
公元前1068年 1月 1日农历 十一月 初一日壬申年 壬子月 庚戌日(冬至) 闰7月 子月作年头[说明:文王42年周官方已采用建子] 元年:公元前1109年
[注]十二月丁丑朔旦冬至必为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一)公元前1106年至公元前1027年符合朔旦冬至之时点附近两天均未出现丁丑日:
公元前1027年 1月 1日农历 十一月 初四日癸丑年 甲子月 乙酉日(冬至)
公元前1030年 1月 1日农历 十一月 三十日庚戌年 戊子月 己巳日(冬至)
公元前1038年 1月 2日农历 十一月 初三日壬寅年 壬子月 戊子日(冬至)
公元前1041年 1月 2日农历 十一月 廿九日己亥年 丙子月 壬申日(冬至)
公元前1057年 1月 2日农历 十一月 初三日癸未年 甲子月 戊申日(冬至)
公元前1060年 1月 1日农历 十一月 廿九日庚辰年 戊子月 壬辰日(冬至)
公元前1068年 1月 1日农历 十一月 初一日壬申年 壬子月 庚戌日 闰7月(冬至)
公元前1071年 1月 2日农历 十一月 廿八日己巳年 丙子月 乙未日(冬至)
公元前1076年 1月 1日农历 十一月 初二日甲子年 丙子月 戊辰日(冬至)
公元前1079年 1月 2日农历 十一月 三十日辛酉年 庚子月 癸丑日(冬至)
公元前1087年 1月 2日农历 十一月 初一日癸丑年 甲子月 辛未日(冬至)
公元前1090年 1月 2日农历 十一月 廿八日庚戌年 戊子月 乙卯日(冬至)
公元前1095年 1月 2日农历 十一月 初三日乙巳年 戊子月 己丑日(冬至)
公元前1098年 1月 2日农历 十一月 三十日壬寅年 壬子月 癸酉日(冬至)
公元前1106年 1月 2日农历 十一月 初一日甲午年 丙子月 辛卯日(冬至)
公元前1040年 1月 1日农历 十一月 初十日庚子年 戊子月 丁丑日(冬至)
公元前1086年 1月 3日农历 十一月 十三日甲寅年 丙子月 丁丑日(冬至:公元前1086年 1月 2日农历 十一月 十二日甲寅年 丙子月 丙子日)
公元前1097年 1月 1日农历 十一月 初十日癸卯年 甲子月 丁丑日(冬至:公元前1097年 1月 2日农历 十一月 十一日癸卯年 甲子月 戊寅日)
(二)公元前1106年至公元前1027年符合朔旦冬至之时点附近三天出现丁丑日:
公元前1052年 1月 4日农历 十二月 初一日戊子年 甲子月 丁丑日(冬至误差+3天:公元前1052年 1月 1日农历 十一月 廿七日戊子年 甲子月 甲戌日)
文王42年公元前1052年-->文王元年公元前1093年-->《逸周书·酆保解》文王23祀[公元前1071年]公元前1071年 1月 7日农历 十二月 初四日己巳年 丙子月 庚子日(庚子朔误差+3天)
文王42年公元前1052年-->文王元年公元前1093年-->《逸周书·小开解》文王35祀[公元前1059年]公元前1059年 2月 9日农历 十二月 十九日辛巳年 辛丑月 丙子日(丙子拜望误差+4天)

《今本竹书纪年》(帝乙)三年,王命南仲西拒昆夷,城朔方。夏六月,周地震。
《吕氏春秋·制乐篇》周文王立国八年[改周文王立国元年],岁六月,文王寢疾,五日而地动,东西南北,不出国郊。[注]估计《吕氏春秋·制乐篇》将“元年[文王元年]”误作“帝辛元年[文王8年]”,才会有“周文王立国八年...五日而地动...” 之误也
公元前1109年六月  文王元年:公元前1109年

周武王伐纣推研:
《逸周书·宝典》维王三祀二月丙辰朔,王在鄗,召周公旦曰...
公元前1059年 3月 21日农历 正月 三十日壬午年 癸卯月 丙辰日 误差-1天 元年:公元前1061年(周武王)
公元前1054年 4月 24日农历 二月 三十日丁亥年 甲辰月 丙辰日 误差-1天
公元前1064年 4月 16日农历 三月 初一日丁丑年 癸卯月 丙辰日
公元前1069年 3月 13日农历 二月 初二日壬申年 壬寅月 丙辰日 误差+1天

《荀子·儒效篇》武王之诛纣也,行之日以兵忌,东面而迎太岁。
《淮南子·兵略训》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
公元前1051年庚寅年:太岁寅,寅乃东北方(西周时期常用四方定位,而非八方定位,据太岁断吉凶时既为“太岁在东方”又为“太岁在北方”)
公元前1050年辛卯年:太岁卯,卯乃东方
公元前1049年壬辰年:太岁辰,辰乃东南方(西周时期常用四方定位,而非八方定位,据太岁断吉凶时既为“太岁在东方”又为“太岁在南方”)

《尸子》武王伐纣,鱼辛谏曰:'岁在北方不北征。’武王不从。
公元前1051年庚寅年:太岁寅,寅乃东北方(西周时期常用四方定位,而非八方定位,据太岁断吉凶时既为“太岁在东方”又为“太岁在北方”)

《利簋》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贞](甲骨文贞与鼎均为同一字),克昏[闻]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司(或 “右史”)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甲子朝[甲子日辰时]岁贞==太岁为子或辰[二月即卯月,太岁也可能为卯,但大岁为辰的概率最大]-----> 岁贞(不作岁鼎论):甲子朝,甲子日早晨,辰时(7-9时)何来木星,岁,乃太岁,贞,正(义同《周易》乾卦卦辞元亨利贞之贞);当遇时支[日支|月支]与太岁同地支,则为之岁贞[太岁得正、得旺,乃吉时],可参阅《楚辞·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注:《尔雅·释天》记载“大岁在寅曰摄提格”“正月为陬”],大意:太岁寅贞[得正]于正月[寅月],恰好庚寅我得以降生。“贞”类似之用法又见于《易纬·乾凿度》乾卦贞于十一月子,坤卦贞于六月未。
公元前1049年4月5日农历二月初六日壬辰年癸卯月甲子日 太岁辰贞[得正]于甲子朝[甲子日辰时]
岁在寿星(岁星纪年,每86年“超辰[次]”,非实际位置;)
岁星(木星)相对地球实际位置推算如下:
回推时长==木星冲日公元2024 12 07 20:59(儒略日数:儒略日数:2460652.374306)--公元前1049年 4月 5日(儒略日数:1338371)==1122281.374306天
木星转圈数==1122281.374306/4332.589(木星公转周期是11.862年)==259.0325032690615
地球转圈数==1122281.374306/365.2564(地球公转周期)==3072.585105438262
木星角度(相对冲日线)==0.0325032690615*360度==11.70117686214度
地球角度(相对冲日线)==0.585105438262*360度==210.63795777432度
木星与地球角度(相对太阳)==210.63795777432-11.70117686214==198.93678091218度
夜间地球上无法观察到木星。
《国语》伶州鸠:“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鼋、星与日辰之位皆在北维。”
岁在鹑火,不可信,后人推算结果:1.若要前两年符合岁在北方(《尸子》记载)与东面迎太岁(《荀子·儒效篇》《淮南子·兵略训》记载),随后之年就不可能出现岁在鹑火(午)。2.若岁在鹑火(午),太岁为午,甲子朝日支子,子午相冲(冲太岁),乃大凶,何来岁贞(《利簋》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贞)。 3.公元前1049年4月5日农历二月初六日壬辰年癸卯月甲子日,太岁辰,辰乃东南方,西周时期常用四方定位,而非八方定位,太岁在东南方(据太岁断吉凶时既为“太岁在东方”又为“太岁在南方”,正南方乃午,才有“岁在鹑火[午]”之误。)

甲子朝(牧野之战)===二月初五,推算如下:
《逸周书·世俘解》惟一月丙午(干支序43),旁生魄,若翼日丁未(干支序44),王乃步自于周,征伐商王纣。越若来二月既死魄,越五日,甲子(干支序1)朝,至接于商。(注:越五日即含始日终日共5日。《尚书·周书·武成》惟一月壬辰[干支序29],旁死魄至《逸周书·世俘解》惟一月丙午[干支序43],旁生魄===14天,符合生魄死魄月相命名规则。由此可见:合历《逸周书·世俘解》时点必合《尚书·周书·武成》)
一月丙午旁生魄至二月既死魄==一月丙午旁生魄至甲子朝-越五日==60+1-43-5==13天,既死魄===廿四至朔日,则二月既死魄不可能大于十五,二月既死魄只能是朔日(初一)。因此,越五日甲子朝===二月初五
公元前1049年 4月 5日农历 二月 初六日壬辰年 癸卯月 甲子日 误差+1天 太岁辰,辰乃东南方(牧野之战,太岁辰符合“《利簋》甲子朝岁贞”,同时符合“《古本竹书纪年》十—年庚寅,周始伐商。《尚书.序》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记载。)
公元前1013年 3月 27日农历 二月 初五日戊辰年 乙卯月 甲子日 误差0天 太岁辰,辰乃东南方
公元前1018年 4月 23日农历 三月 初七日癸亥年 丙辰月 甲子日 误差+2天 太岁亥,亥乃西北方
公元前1023年 3月 20日农历 二月 初七日戊午年 乙卯月 甲子日 误差+2天 太岁午,午乃南方
公元前1029年 4月 20日农历 三月 初三日壬子年 甲辰月 甲子日 误差-2天 太岁子,子乃北方
公元前1034年 3月 18日农历 二月 初四日丁未年 癸卯月 甲子日 误差-1天 太岁未,未乃西南方
公元前1039年 4月 13日农历 三月 初四日壬寅年 癸卯月 甲子日 误差-1天 太岁寅,寅乃东北方
公元前1044年 3月 10日农历 二月 初六日丁酉年 壬寅月 甲子日 误差+1天 太岁酉,酉乃西方
公元前1054年 4月 2日农历 二月 初八日丁亥年 癸卯月 甲午日 误差+3天 太岁亥,亥乃西北方
公元前1059年 3月 29日农历 二月 初八日壬午年 癸卯月 甲子日 误差+3天 太岁午,午乃南方
公元前1065年 4月 29日农历 三月 初四日丙子年 壬辰月 甲子日 误差-1天 太岁子,子乃北方
公元前1070年 3月 27日农历 二月 初五日辛未年 辛卯月 甲子日 误差0天 太岁未,未乃西南方
公元前1075年 4月 22日农历 三月 初六日丙寅年 壬辰月 甲子日 误差+1天 太岁寅,寅乃东北方
公元前1080年 3月 19日农历 二月 初七日辛酉年 辛卯月 甲子日 误差+2天 太岁酉,酉乃西方
公元前1085年 2月 14日农历 正月 初六日乙卯年 己丑月 甲子日 误差+1天 太岁卯,卯乃东方
公元前1090年 3月 12日农历 二月 初八日辛亥年 庚寅月 甲子日 误差+3天 太岁亥,亥乃西北方 
公元前1096年 4月 12日农历 三月 初四日乙巳年 己卯月 甲子日 误差-1天 太岁巳,巳乃东南方
公元前1101年 3月 9日农历 二月 初四日庚子年 戊寅月 甲子日 误差-1天 太岁子,子乃北方
公元前1106年 4月 5日农历 二月 初六日乙未年 己卯月 甲子日 误差+1天 太岁未,未乃西南方
公元前1111年 3月 2日农历 正月 初六日庚寅年 戊寅月 甲子日 误差+1天 太岁寅,寅乃东北方
公元前1112年 3月 28日农历 二月 初八日乙酉年 己卯月 甲子日 误差+3天 太岁酉,酉乃西方
公元前1046年 1月 20日农历 十一月 廿三日甲午年 丁丑月 甲子日 误差-12天 太岁午,午乃南方
公元前1046年 3月 21日农历 正月 廿三日乙未年 己卯月 甲子日 误差-12天 太岁未,未乃西南方
公元前1027年 4月 10日农历 二月 十四日甲寅年 丁卯月 甲子日 误差+9天 太岁寅,寅乃东北方

《尚书·武成》: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利簋铭文:珷(武王)征商,隹(唯)甲子朝,岁鼎(贞),克昏(闻)夙又(有)商。银雀山汉墓竹简《六韬》:甲子之日,至牧之野,禽受,(系)亓首于白。
《史记·周本纪》:二月甲子昧爽,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
《古本竹书纪年》王亲禽帝受辛于南单之台,遂分天之明。

牧野之战:公元前1049年4月5日农历二月初六日壬辰年癸卯月甲子日

《今本竹书纪年》(帝辛)五十一年冬十一月戊子,周师渡盟津而还(孟津观兵结束)。王囚箕子,杀王子比干,微子出奔。五十二年庚寅,周始伐殷。秋,周师次于鲜原。冬十有二月,周师有事于上帝(注意:纪年模糊,帝辛五十三年即周武王十二年冬十有二月,作帝辛五十四年周武王十三年年初,《尚书 周书·泰誓》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天亡簋》乙亥:公元前1049年 2月 16日农历 十二月 十六日壬辰年 壬寅月 乙亥日 立春,古代祭天于初一或十五,误差1天,且立春乃天干记新年第一天,同时,寅月即年初)。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从周师伐殷(伐殷至邢丘,更名邢丘曰怀)。
《古本竹书纪年》十—年庚寅,周始伐商。《尚书.序》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
《尚书.序》《尚书 周书·泰誓》:一月戊午,师渡孟津。
《尚书 周书·泰誓》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
《鬻子》纣在位五十三年。
《尚书大传》:惟丙午(注:《逸周书·世俘解》:维一月丙午旁生魄。),王逮师,前师乃鼓薣噪,师乃慆,前歌后舞。
《尚书·周书·武成》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若翌日癸巳,武王乃朝步自周,于征伐纣。
《逸周书·世俘解》维四月乙未日,武王成辟,四方通殷,命有国。惟一月丙午,旁生魄,若翼日丁未,王乃步自于周,征伐商王纣。越若来二月既死魄,越五日,甲子朝,至接于商。则咸刘商王纣,执矢恶臣百人。太公望命御方来,丁卯至,告以馘俘。戊辰,王遂御循追祀文王。时日王立政。吕他命伐越、戏、方,壬申荒新至,告以馘俘。侯来命伐,靡集于陈。辛巳,至,告以馘俘。甲申,百唶以虎贲誓命伐卫,告以亳俘。辛亥,荐俘殷王鼎。武王乃翼,矢慓矢宪,告天宗上帝。王不革服,格于庙,秉语治庶国,籥入九终。王烈祖自太王、太伯、王季、虞公、文王、邑考以列升,维告殷罪,籥人造,王秉黄钺,正国伯。壬子,王服衮衣,矢琰格庙,籥人造王,秉黄钺,正邦君。癸丑,荐殷俘王士百人。籥人造王矢琰、秉黄钺、执戈王奏庸,大享一终,王拜手,稽首。王定奏庸,大享三终。甲寅,谒戎殷于牧野,王佩赤白畤,籥人奏,武王入,进万献。明明三终。乙卯,籥人奏崇禹生开三终,王定。庚子,陈本命,伐磨百韦,命伐宣方、新荒,命伐蜀。乙巳,陈本命新荒蜀磨,至告禽霍侯、艾侯,俘佚侯,小臣四十有六,禽御八百有三百两,告以馘俘。百谓至,告以禽宣方,禽御三十两,告以馘俘百韦,命伐厉,告以馘俘。武王狩,禽虎二十有二,猫二,糜五千二百三十五,犀十有二,氂七百二十有一熊百五十有一,罴百一十有八,豕三百五十有二,貉十有八,麈十有六,麝五十,糜三十,鹿三千五百有八。武王遂征四方,凡憝国九十有九国,馘磨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凡服国六百五十有二。时四月,既旁生魄,越六日,庚戌,武王朝,至燎于周,维予冲子绥文。武王降自车,乃俾史佚繇书于天号。武王乃废于纣矢恶臣人百人,伐右厥甲孝子鼎大师。伐厥四十夫,家君、鼎帅、司徒、司马,初厥于郊号。武王乃夹于南门,用俘,皆施佩衣,衣先馘入。武王在祀,太师负商王纣,县首白畤,乃以先馘入燎于周庙。若翼日辛亥,祀于位,用籥于天位。越五日乙卯,武王乃以庶祀馘于国周庙,翼予冲子,断牛六,断羊二。庶国乃竟,告于周庙,曰:“古朕闻文考修商人典,以斩纣身,告于天于稷。用小牲羊犬豕于百神水土、于誓社。”曰:“惟予冲子,绥文考,至于冲子,用牛于天、于稷,五百有四,用小牲羊豕于百神水土社三千七百有一。”
推断牧野之战过程(时间点):(帝辛)五十一年冬十一月戊子[周师渡盟津而还]--(武王)十—年庚寅[周始伐商]--四月乙未日(干支序32)--一月壬辰旁死魄(干支序29)--翌日癸巳(干支序30)[武王乃朝步自周,于征伐纣]--一月丙午旁生魄(干支序43)[王逮师,前师乃鼓薣噪,师乃慆,前歌后舞]--丁未(干支序44)[王随师征伐商王纣]--一月戊午(干支序55)[师渡孟津]--二月既死魄---越五日甲子(干支序1)[牧野之战]--丁卯(干支序4)--戊辰(干支序5)--壬申(干支序9)--辛巳(干支序18)--甲申(干支序21)--辛亥(干支序48)--壬子(干支序49)--癸丑(干支序50)--甲寅(干支序51)--乙卯(干支序52)---庚子(干支序37)--乙巳(干支序42)--时四月[改七月]既旁生魄---越六日庚戌(干支序47)[武王朝,至燎于周]--翼日辛亥(干支序48)--越五日乙卯(干支序52)[武王乃以庶祀馘于国周庙]
(帝辛)51年冬11月戊子:公元前1051年1月10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日 己丑年丙子月戊子日
(武王)11年庚寅[周始伐商]:公元前1051年庚寅年 (太岁寅,寅乃东北方:《尸子》武王伐纣,鱼辛谏曰:'岁在北方不北征。’武王不从。)
四月乙未日:公元前1050年 5月 12日农历 四月 初三日辛卯年 壬辰月 乙未日 (太岁卯,卯乃东方:《荀子·儒效篇》武王之诛纣也,行之日以兵忌,东面而迎太岁。《淮南子·兵略训》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
一月壬辰旁死魄:公元前1049年3月4日农历一月初四日壬辰年壬寅月壬辰日[据误差倒推:实际为初三] (太岁辰,辰乃东南方:《荀子·儒效篇》武王之诛纣也,行之日以兵忌,东面而迎太岁。《淮南子·兵略训》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
一月丙午旁生魄:公元前1049年3月18日农历一月十八日壬辰年 癸卯月 丙午日[据误差倒推:实际为十七]
一月戊午:公元前1049年3月30日农历一月三十日壬辰年癸卯月戊午日[据误差倒推:实际为廿九]
二月既死魄:公元前1049年 4月 1日农历 二月 初二日壬辰年 癸卯月 庚申日[误差+1天,《天亡簋》可验证]
越五日甲子:公元前1049年4月5日农历二月初六日壬辰年癸卯月甲子日[误差+1天]
丁卯:公元前1049年 4月 8日农历 二月 初九日壬辰年 癸卯月 丁卯日
戊辰:公元前1049年 4月 9日农历 二月 初十日壬辰年 癸卯月 戊辰日
壬申:公元前1049年 4月 13日农历 二月 十四日壬辰年 癸卯月 壬申日
辛巳:公元前1049年 4月 22日农历 二月 廿三日壬辰年 甲辰月 辛巳日
甲申:公元前1049年 4月 25日农历 二月 廿六日壬辰年 甲辰月 甲申日
辛亥:公元前1049年 5月 22日农历 三月 廿四日壬辰年 乙巳月 辛亥日
壬子:公元前1049年 5月 23日农历 三月 廿五日壬辰年 乙巳月 壬子日
癸丑:公元前1049年 5月 24日农历 三月 廿六日壬辰年 乙巳月 癸丑日
甲寅:公元前1049年 5月 25日农历 三月 廿七日壬辰年 乙巳月 甲寅日
乙卯:公元前1049年 5月 26日农历 三月 廿八日壬辰年 乙巳月 乙卯日
庚子:公元前1049年 7月 10日农历 五月 十四日壬辰年 丙午月 庚子日
乙巳:公元前1049年 7月 15日农历 五月 十九日壬辰年 丙午月 乙巳日
时四月[改七月]既旁生魄:二月既死魄至乙巳(二月既死魄---越五日甲子[干支序1]--丁卯[干支序4]--戊辰[干支序5]--壬申[干支序9]--辛巳[干支序18]--甲申[干支序21]--辛亥[干支序48]--壬子[干支序49]--癸丑[干支序50]--甲寅[干支序51]--乙卯[干支序52]---庚子[干支序37]--乙巳[干支序42])==5+60+42==107天(3个月17天),则“时四月既旁生魄”前一时点乙巳>=农历5月17日,时四月既旁生魄,必定错误。
时七月既旁生魄:公元前1049年 9月 13日农历 七月 廿一日壬辰年 戊申月 乙巳日
越六日庚戌:公元前1049年9月18日农历七月廿六日壬辰年戊申月庚戌日
翼日辛亥:公元前1049年9月19日农历七月廿七日壬辰年 己酉月 辛亥日
越五日乙卯:公元前1049年9月23日农历八月初一日壬辰年 己酉月 乙卯日(古代祭祀均于初一或十五,验证推算正确)
可验证:旁死魄==初三,旁生魄==十七,既旁生魄==廿一  

《逸周书·大匡解》惟十有三祀,王在管,管叔自作殷之监,东隅之侯咸受赐于王,王乃旅之,以上东隅。
公元前1049年 (武王13年)

《逸周书·度邑解》王曰:“维天不享于殷,发之未生,至于今六十年,夷羊在牧,飞鸿满野,天自幽不享于殷,乃今有成……”
至于今六十年:公元前1109年[文王元年]-公元前1049年[天自幽不享于殷,乃今有成]==60年

《天亡簋》铭文:乙亥,王又(有)大丰(礼)。王凡三方,王祀于天室。降,天亡又(佑)王。衣(殷)祀于王丕显考文王,事喜(傣)上帝。文王德在上,丕显王作省,丕肆王作赓。丕克乞(迄)衣(殷)王祀。丁丑,王飨大宜。王降。亡得爵复觵。唯朕又(有)蔑,每(敏)扬王休于尊簋。
公元前1049年 2月 16日农历 十二月 十六日壬辰年 壬寅月 乙亥日 立春(古代祭天于初一或十五,误差+1天,且立春乃天干记新年第一天,寅月即年初)
重点:此处证明“《竹书纪年》冬十有二月,周师有事于上帝”记载正确。

《清华简.金滕》武王旣克殷三年,王不豫,有迟。二公告周公曰:“我其为王穆卜。”周公曰:“未可以蹙吾先王。”周公乃为三坛同墠,为一坛於南方,周公立焉,秉璧戴珪。史乃册,祝告先王曰:“尔元孙发也,遘害虐疾,尔毋乃有服子之责在上。惟尔元孙发也,不若旦也,是佞若巧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命於帝庭,溥有四方,以定尔子孙於下地。尔之许我,我则厌璧与珪;尔不我许,我乃以璧与珪归。”周公乃纳其所为攻,自以代王之说,於金縢之匮,乃命执事人曰:“勿敢言。”就後,武王陟,成王犹幼,在位。
推算:武王在位3年

《淮南子·要略》武王……誓師牧野,以踐天子之位……武王立三年而崩。
推算:武王在位3年

《逸周书·作雒解》武王既归,乃岁十二月,崩,镐肂于岐周....元年夏六月,葬武王于毕。
乃岁十二月:公元前1046年 1月 28日农历 十二月 初一日甲午年 丁丑月 壬申日(丑月作年头)---公元前1046年 2月 26日农历 十二月 三十日乙未年 戊寅月 辛丑
元年夏六月:公元前1046年农历六月

周成王元年推研[注:成王可能单独纪年]:
《周书·洛诰》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使来告卜,作《洛诰》。周公拜手稽首曰:“朕复子明辟。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予乃胤保大相东土,其基作民明辟。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周公曰:王,肇称殷礼,祀于新邑,咸秩无文。予齐百工,伻从王于,予惟曰:庶有事。今王即命曰:记功,宗以功作元祀。......戊辰,王在新邑烝,祭岁,文王騂牛一,武王騂牛一。王命作册逸祝册,惟告周公其后。王宾杀禋咸格,王入太室,祼。王命周公后,作册逸诰,在十有二月。惟周公诞保文武受命,惟七年。
[重点]记功,宗以功作元祀:成王元祀==惟七年(在十有二月。惟周公诞保文武受命,惟七年:成王七年年初,相当于阴历六年年底。阴历十二月对应太阳历子月后,周正建子,纪年为下年初,月份数不变仍采用阴历。由此可见,成王在位年数==6年[非7年,周公执政]+30年[成王执政]==36年[非37年])
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 公元前1041年 4月 14日农历 二月 十四日庚子年 己卯月 乙卯日(同时点:《周书·召诰》若翼日乙卯,周公朝至于洛)
戊辰,王在新邑烝,祭岁:公元前1041年 12月 23日农历 十一月 初一日庚子年 戊子月 戊辰日 闰1月(古代祭天于初一或十五,周正建子,此乃新年祭,说明已采用周历)
成王元年:公元前1046年
成王元祀(成王7年):公元前1040年

《周书·召诰》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则至于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越若来三月,惟丙午朏fěi。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于洛,卜宅。厥既得卜,则经营。越三日庚戌,太保乃以庶殷攻位于洛汭ruì,越五日甲寅,位成。若翼日乙卯,周公朝至于洛,则达观于新邑营。越三日丁巳,用牲于郊,牛二。越翼日戊午,乃社于新邑,牛一,羊一,豕一。越七日甲子,周公乃朝用书,命庶殷侯、甸、男、邦伯。厥既命殷庶,庶殷丕作。
(惟二月,乃六年。说明:《周书·洛诰》在十有二月。惟周公诞保文武受命,惟七年,指十二月,七年年初,相当于阴历六年年底。则《周书·召诰》惟二月,乃六年。成王在位36年而《今本竹书纪年》成王在位误认为37年,正是由于此处错误[十二月误认为七年底,据此二月误认为七年初]造成的!)
二月既望:公元前1041年 3月 21日 农历 闰正月 十九日庚子年 己卯月 辛卯日
越六日乙未:公元前1041年 3月 25日农历 闰正月 廿三日庚子年 己卯月 乙未日
越若来三月,惟丙午朏:公元前1041年 4月 5日农历 二月 初五日庚子年 己卯月 丙午日 闰正月
越三日戊申:公元前1041年 4月 7日农历 二月 初七日庚子年 己卯月 戊申日
越三日庚戌:公元前1041年 4月 9日农历 二月 初九日庚子年 己卯月 庚戌日
越五日甲寅:公元前1041年 4月 13日农历 二月 十三日庚子年 己卯月 甲寅日
若翼日乙卯,周公朝至于洛:公元前1041年 4月 14日农历 二月 十四日庚子年 己卯月 乙卯日(同时点:《周书·洛诰》今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
越三日丁巳:公元前1041年 4月 16日农历 二月 十六日庚子年 己卯月 丁巳日(古代祭天于初一或十五,误差+1天,验证推算正确)
越翼日戊午:公元前1041年 4月 17日农历 二月 十七日庚子年 庚辰月 戊午日
越七日甲子:公元前1041年 4月 23日农历 二月 廿三日庚子年 庚辰月 甲子日
成王元年:公元前1046年(周成王)

《鸣士卿尊》铭文:丁子(巳),王才(在)新邑,初□[祼],王易(锡)鸣士卿贝朋,用乍(作)父戊尊彝,子□。
注:初祼(周公),见“《周书·召诰》若翼日乙卯,周公朝至于洛,则达观于新邑营。越三日丁巳,用牲于郊,牛二。”
公元前1041年 4月 16日农历 二月 十六日庚子年 己卯月 丁巳日(古代祭天于初一或十五,误差+1天,验证推算正确)

《汉书·律历志·世经》成王元年[改为元祀]正月己巳朔(据“《周书·洛诰》戊辰,王在新邑烝,祭岁”推断“正月己巳朔”乃错误:十一月戊辰朔,正月丁卯朔),此命伯禽俾侯于鲁之岁也。后三十年四月庚戌朔,十五日甲子哉生霸[[改十五日甲子]]。故《顾命》曰“惟四月哉生霸,王有疾不豫,甲子,王乃洮□水”,作《顾命》。翌日乙丑,成王崩。
成王元祀正月己巳朔:公元前1040年 2月 22日农历 正月 初三日辛丑年 庚寅月 己巳日 误差+2天
三十年四月庚戌朔: 公元前1011年 5月 2日农历 三月 初三日庚午年 庚辰月 庚戌日 误差+2天
惟四月哉生霸,王有疾不豫:公元前1011年 5月 3日农历 三月 初四日庚午年 庚辰月 辛亥日 误差+2天
甲子,王乃洮□水:公元前1011年 5月 16日农历 三月 十七日庚午年 庚辰月 甲子日
翌日乙丑,成王崩:公元前1011年 5月 17日农历 三月 十八日庚午年 庚辰月 乙丑日

《今本竹书纪年》(成王)元年正月,王即位,命冢宰周文公总百官。庚午,周公诰诸侯于皇门(《逸周书.皇门解》:“惟正月庚午,周公格左闳门,会群臣。”)。
公元前1046年 3月 27日农历 正月 廿九日乙未年 己卯月 庚午日 元年:公元前1046年(周成王)

《周师旦鼎》銘文:隹(维)元年八月,丁亥,师旦受命。乍(作)周王、大姒宝尊彝,敢拜稽首,用蕲眉寿无疆,子子孙孙其万亿年,永宝用享
公元前1046年 10月 10日农历 八月 二十日乙未年 乙酉月 丁亥日 元年:公元前1046年(周成王)

《新邑鼎》銘文:癸卯,王来奠新邑。〔二〕旬又四日。丁卯〔往〕自新邑于柬。王赏贝十朋。用乍宝彝
公元前1042年 12月 28日农历 十一月 廿四日己亥年 丙子月 丁卯日

《何尊》铭文:唯王初堙(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逑(仇)文王,肆文王受兹大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或(国),自之乂民。’呜呼,尔有唯小子亡识,视于公氏,有庸于天,彻命敬享哉!助王恭德欲天,临我不敏。”王咸诰何,赐贝卅朋,用作□公宝尊彝。唯王五祀。”
惟七年==成王元祀(《周书·洛诰》),则周成王11年==唯王五祀(《竹书纪年》载:七年,周公复政于王。前六年年祀属周公祀数)
公元前1036年 6月 18日农历 闰四月 十五日乙巳年 辛巳月 丙戌日 (古代祭天于初一或十五) 元年: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041年 5月 15日农历 三月 十六日庚子年 庚辰月 丙戌日 闰正月 上月小,月大则为十五 (古代祭天于初一或十五) 此时,还刚刚相宅完毕,不可能就入住了。

《贝毳尊卣》铭文:隹(惟)四月,王初于成周。丙戌,王各于京宗,王易(赐)宗小子贝。毳眔丽,易(赐)毳,对王休,用乍(作)(薛)公寳彝。隹(惟)王五祀。
注:乃与《何尊》同一天,惟七年==成王元祀(《周书·洛诰》)
公元前1036年 6月 18日农历 闰四月 十五日乙巳年 辛巳月 丙戌日 元年:公元前1046年

《德方鼎》铭文:隹(惟)三月,王才(在)成周,(延)珷(武王)自蒿(镐),咸,王易(赐)德贝廿朋,用乍(作)寳彝。
注:乃《何尊》前月,惟七年==成王元祀(《周书·洛诰》)
公元前1036年农历四月

《庚嬴鼎》銘文:隹(唯)廿又二年亖(四)月既朢己酉,王琱(格周)宫,衣(卒)事。丁子(巳),王蔑庚赢历,易(锡祼璋)、贝十。对王休,用乍(作)宝鼑(鼎)。 
公元前1019年6月 12日 农历 四月 十六日壬戌年 乙巳月 己酉日 元年:公元前1046年(周成王) 廿又二年==成王执政22年,22+6(周公执政第7年返政)=28(成王28年)
公元前1018年 6月 7日农历 四月 廿二日 癸亥年 丁巳月 己酉日
重点:周公旦与成王可能单独纪年
《覐公簋》铭文:覐公作妻姚簋,遘于王令唐伯侯于晋,唯王廿又八祀。五。(西周早期,成康王时期)
分析:《竹书纪年》记载成康时期,只有成王超过28祀,则大概率属成王时器。《竹书纪年》载:七年,周公复政于王。则唯王廿又八祀==周成王34年(前六年年祀属周公祀数)
成王28祀公元前1013年

周康王元年推研:
《竹书纪年》记载:(康王)十九年,鲁侯禽父薨。《史记·魯周公世家》记载:魯公伯禽卒,子考公酋立。考公四年卒,立弟熙,是謂煬公。煬公築茅闕門。六年卒,子幽公宰立。幽公十四年。幽公弟晞殺幽公而自立,是為魏公。魏公五十年卒,子厲公擢立。厲公三十七年卒,魯人立其弟具,是為獻公。獻公三十二年卒,子真公濞立。真公十四年,周厲王無道,出奔彘,共和行政。二十九年,周宣王即位。
推算:魯公伯禽卒(康王十九年)至真公二十九年(周宣王元年)==考公在位4年+煬公在位6年+幽公在位14年+魏公在位50年+厲公在位37年+獻公在位32年+28(真公二十九年)-7(魯诸侯共和前虚记年,共和之后实记年)==164年(不含康王十九年与周宣王元年)
周康王元年==公元前827+164+康王19年==公元前1010年(与《周书·毕命》康王之关键文献合历,另正合“《周书·洛诰》推算的成王在位36年”,则可采信。)

《周书·毕命》康王命作册毕,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朏。越三日壬申,王朝步自宗周,至于丰。以成周之众,命毕公保厘东郊。
公元前999年 7月 18日农历 六月 初五日壬午年 丙午月 庚午日 元年:公元前1010年 (大于34,成王在位37虚年)

《周书·顾命》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怿。甲子,王乃洮□水。
四月哉生魄:公元前1013年 5月 22日农历 四月 初二日戊辰年 丁巳月 庚申日 甲子,王乃洮□水:公元前1013年5月 26日农历 四月 初六日戊辰年 丁巳月 甲子日(与《周书·毕命》不符合)
四月哉生魄:公元前1008年 6月 25日农历 五月 初二日癸酉年 戊午月 庚申日 甲子,王乃洮□水:公元前1008年 6月 29日农历 五月 初六日癸酉年 戊午月 甲子日(与《周书·毕命》不符合)
(甲子前未加修饰词,说明病程很短,就不行了。实在不行,以上可往后推1-2年:只是病程加长而已,极限是甲子日不能跨到5月,否则,肯定就会另记载月份!)
四月哉生魄:公元前1010年 6月 18日农历 五月 初二日辛未年 癸巳月 壬寅日  甲子,王乃洮□水: 公元前1010年 7月 10日农历 五月 廿四日辛未年 甲午月 甲子日 成王崩日公元前1010年,当年改元(可能性不大)。
四月哉生魄:公元前1011年 5月 1日农历 三月 初二日庚午年 庚辰月 己酉日  甲子,王乃洮□水:公元前1011年 5月 16日农历 三月 十七日庚午年 庚辰月 甲子日 上年闰7月 成王崩于公元前1011年,次年改元。(与《周书·毕命》相符)

《汉书·律历志·世经》康王十二年六月戊辰朔,三日庚午,故《毕命丰刑》曰:“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朏,王命作策《丰刑》。”
康王十二年六月戊辰朔:公元前999年 7月 16日农历 六月 初三日壬午年 丙午月 戊辰日 (若戊辰朔乃真实记录,则误差+2天,不可作误差依据)
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朏:公元前999年 7月 18日农历 六月 初五日壬午年 丙午月 庚午日

《大盂鼎》铭文:维九月,王在宗周,命盂。王若曰:“盂,丕显文王,王受天佑,大命在武王。(武)王嗣文王,作邦开厥匿,敷佑四方,畯正厥民。在雩即事,*醴酒無敢*酖;有*焚*爨祝,無敢*醺。故天翼临子,法保先王,*敷佑四方。我闻殷坠命,唯殷旁候甸雩殷正,百辟率蒸于酒,故丧师已。汝昧晨有大服余,唯即朕小学毋勿克,余乃辟允命。我唯即井室于文王正德,若文王命二三正命余。唯令汝盂,召荣以旧德经诲,朝夕入谏,享奔走,畏天畏。”王曰:“而命汝盂,井乃嗣伯南公。”王曰:“盂,乃召夹,尸司戒诲、谏罚讼。夙夕召我,以蒸四方;雩我其通,相先王受民受疆土。赐汝鬯一卣,冕、衣市、舄、车马;赐厥祖南公旅用甑;赐汝牲司四百人,*鬲伯、驭至、丁庶、人享有五十又九夫;赐尸司王臣十又三百人;鬲千又五十夫。*役*伐*迁自厥土。”王曰:“盂,若允乃政,勿*法朕令。”盂用殷王休,用作祖南公宝鼎,唯王廿又三祀。
盂:南宫盂,祖南公即南公适(《大盂鼎》盂用殷王休,用作祖南公宝鼎)
南宫适:《周书·君奭》提到文王谋臣,有虢叔、闳夭、散宜生、泰颠、南宫适五人。武王时,虢叔已死,只剩四人,《尚书大传》称为“文王四友”。嫡长子南宫犺,被派到封地曾地建立曾国又名随国(《叶家山铜方座簋》犺(kàng)作烈考南公宝尊彝);次子南宫中:留在朝堂继承南宫适的位置。
属康王时器,则康王在位>=23年。
公元前988年农历9月(康王23祀)

《伐簋》铭文:唯王十年[可能为七年]正月初吉甲申,王命伐遗鲁侯。伯蔑氒厥老父伐暦,赐圭瓒、彝一肆、尊以厥僃(備);赐小子一家:(师)曰引,以友五十夫。伐拜稽首,敢对扬朕公子鲁侯丕显休,用作吕姜□宝尊簋,其用夙夜享于宗室,用祈纯鲁,世子孙永宝用。
公元前1001年 2月 13日农历 正月 初五日己卯年 丁丑月 甲申日 元年:公元前1010年(周康王)
公元前893年 3月 17日农历 二月 初三日戊辰年 乙卯月 甲申日 元年:公元前902年(与《畯簋》跳月冲突,则不合历。)

周昭王元年推研:
《古本竹书纪年》周昭王十六年,伐楚荊,涉漢,遇大兕。周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喪六師于漢。周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貫紫微。其年,王南巡不返。则周昭王年数>19

《今本竹书纪年》(昭王)十四年[改为十六年],秋七月,鲁人弑其君宰。分许如下:
《今本竹书纪年》(昭王)十四年,秋七月,鲁人弑其君宰。昭王在位19年。(穆王)四十五年,鲁侯甗薨。《史记·魯周公世家》幽公十四年。幽公弟晞殺幽公而自立,是為魏公。魏公五十年卒,子厲公擢立。厲公三十七年卒,魯人立其弟具,是為獻公。獻公三十二年卒,子真公濞立。真公十四年,周厲王無道,出奔彘,共和行政。二十九年,周宣王即位。
推算:鲁人弑其君宰(昭王十四年)至真公二十九年(周宣王元年)==魏公在位50年+厲公在位37年+獻公在位32年+28(真公二十九年)-4(魯诸侯共和前虚记年,共和之后实记年)==143年(不含昭王十四年与周宣王元年)
昭王元年==公元前827+143+昭王14年==公元前984年(昭王在位[23年]<24年,又与《小盂鼎》不合厉,则不予采信。)
鲁人弑其君宰(昭王十四年)至魏公五十年卒(穆王四十五年)==19-13(昭王十四年)+45=51(比“魏公五十年卒”多出1年,更增加了“非《今本竹书纪年》康王在位26年”的真实性)
综上得出:“《今本竹书纪年》(昭王)十四年,秋七月,鲁人弑其君宰。”乃据“《今本竹书纪年》(康王)十九年,鲁侯禽父薨。”此条推算的结果。《今本竹书纪年》康王在位26年,而康王在位实际仅记数24[康王在位25年,康王末年与昭王元年共1年],则《今本竹书纪年》(昭王)十四年[改为十六年],秋七月,鲁人弑其君宰。

《小盂鼎》铭文:隹(唯)八月既朢(望),辰在甲申,昧丧(爽),三(左)三右多君入服酉(酒)。明,王/各周(庙),□□□□宾。(延)邦宾其旅服,东乡(向)。盂(以)多/旂佩。(鬼)方子□□□三门,告曰:「王令盂(以)□□/伐(鬼)方,□□□(聝)□,执嘼三人,只(获)(聝)四千八百□二(聝),孚(俘)/人万三千八十一人,孚(俘)马四□□匹,孚(俘)车卅两(辆),孚(俘)牛三百五十五牛,羊/廿八羊。」盂或□曰:「亦□□□,乎(蔑)我征,执嘼一人,孚(俘)(聝)/二百卅七(聝),孚(俘)人□□人,孚(俘)马百四匹,孚(俘)车百□两(辆)。」王若/曰:□。盂拜首,(以)嘼进,即大廷。王令(荣)□嘼。(荣)即/嘼氒(厥)故。□白(伯)□□(鬼),(鬼)虘(以)新□从商,折/嘼于□,王乎(呼)□□令□□□□氒(厥)(聝)入门,献西旅,(以)□入/燎周庙,盂入三门,即立中廷,北乡(向),盂/告。白(伯)即立(位),于明白(伯),白(伯),□白(伯)。告咸。/盂(以)者(诸)侯□侯、田(甸)、男□□盂征,□咸,宾即立(位)、(瓒)/宾。王乎(呼)(瓒)赞盂,(以)□□□进宾,□□大采,三周入/服酉(酒)。王各(庙),祝。(延)□□邦宾,不(丕)(祼),□□用/牲啻(禘)周王、武王、成王,□□卜有臧,王(祼),(祼)述,(瓒)王/邦宾。王乎(呼)□□令盂(以)区入,凡区(以)品。若(翌)乙酉,□/三事大夫入服酉(酒)。王各(庙),(瓒)王邦宾。王令赏/盂,□□□□□弓一、矢百、画一、贝胄一、金毌(盾)一、/戈□□□□,用作□白(伯)宝彝。隹(唯)王廿(卅)又五祀。
方案1:公元前963年 9月 21日农历 七月 十八日戊午年 辛酉月 甲申日 闰6月 元年:公元前986年(周昭王) 铸器时间:铸于当年子月至下年六月之间
方案2:公元前962年 9月 16日农历 七月 廿四日己未年 壬申月 甲申日 元年:公元前986年(周昭王) 误差+1天

盂的活动时限:《大盂鼎》唯王廿又三祀--《小盂鼎》隹王廿又五祀

《作册夨令簋》与《令方彝》均出现人物“令”,则必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
《作册夨令簋》銘文:隹(维)王于伐楚,白(伯)才(在)炎。隹(维)九月既死霸丁丑,乍(作)册夨令(尊宜)于王姜。姜商(赏)令贝十朋、臣十家、鬲百人。公尹白(伯)丁父兄(贶)于戍,戍冀?乞(覶讫)。令敢扬皇王(寜),丁公文(宁)报,用稽後人亯(享),隹(唯)丁公报,令用靖(倀)于皇王。令敢(倀)皇王(寜),用乍(作)丁公宝簋。用尊事于皇宗,用乡(飨)王逆复,用缵寮人,妇子後人永宝。隽册{族徽}。
《古本竹书纪年》昭王十六年,伐楚荆,涉汉,遇大咒。
关联分析:《作册夨令簋》王姜-->《作册睘卣》王姜-->《作册睘卣》王在厈[广+屰]-->《作册折尊、觥、方彝》王才(在)厈[广+屰]-->《作册折尊、觥、方彝》用乍(作)父乙(尊)-->《玉苟盉》用作父乙簋-->《玉苟盉》玉苟獻鳳圭于穆王,则《作册夨令簋》乃穆王前后时器,“伐楚”最可能是昭王两次南征中的某一次。
公元前971年 10月 26日农历 八月 廿五日庚戌年 丙戌月 丁丑日 闰5月 元年:公元前986年(周昭王) 王16年(正合“《古本竹书纪年》昭王十六年,伐楚荆,涉汉,遇大咒。”)
公元前970年 10月 21日农历 九月 初二日辛亥年 戊戌月 丁丑日 误差+1天 元年:公元前985年
公元前976年 11月 21日农历 九月 廿七日乙巳年 丁亥月 丁丑日

《作册折尊、觥、方彝》与《作册睘卣》所载内容发生于相近年同地(厈[广+屰]),则大概率为同一王世。
《作册折尊、觥、方彝》与《史墙盘》同属微史家族铜器,《史墙盘》盘铭前半部分颂扬了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和共王的丰功伟绩,后半部分颂扬了微史家族高祖、烈祖、乙祖、亚祖祖辛、文考乙公以及史墙自己佐王兴业的事迹。前后比对,基本上可以确定微史家族几代人各自对应的王世。将这些微史家族成员与祈、丰、墙、[疒兴]四人进行比对,作册祈称其父为父乙,史墙盘先祖世系中已知曰名为乙的有两人:乙祖和文考乙公。文考乙公是史墙对自己父考的尊称,所以作册祈的父考只能是乙祖,也就是说作册祈对应先祖世系中的亚祖祖辛(昭王时期)。
《作册折尊、觥、方彝》銘文:隹(唯)五月,王才(在)厈[广+屰],戊(子),令乍(命作)册折兄(贶望)土于相(侯),易(锡)金易(锡)臣,(扬)王休,隹(唯)王十又(有)九祀,用乍(作)父乙(尊),(其)永寳。木羊册。
公元前968年 6月 23日农历 四月 廿二日癸丑年 戊午月 戊子日 闰3月

《作册睘卣》与《作册夨令簋》均出现人物“王姜”,则必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
《作册睘卣》銘文: 唯十又九年,王在厈[广+屰],王姜令作册睘安夷伯。夷伯宾睘贝、布。扬王姜休,用作文考癸宝尊器。
公元前968年

《盠方彝》铭文:隹(惟)八月初吉,王各(格)于周庙。穆公又(佑)盠立中廷北乡(向)。王册命,尹易(锡)盠赤巿、幽亢(璜)、攸勤,曰:“用 (司)六 (师)王行、参有 (司), (司)土(徒)、 (司)马、 工(空)”。王令盠曰:“摄 (司)六 (师) 八 (师)执。”盠拜稽首,敢对扬王休,用乍(作)朕文祖 公宝 彜。盠曰“天子不(丕)叚(嘏)不(丕)基,万年保我万邦
《盠驹尊》铭文:隹王十又三月辰才甲申,王初執駒于厥。王乎師豦召盠。王親旨盠,駒易兩,拜稽首曰,王弗望氒舊宗小子,林虫皇盠身。盠曰王倗下不其,則邁年保我邁宗。盠曰,余其敢對揚天子之休,余用乍朕文考大中寶尊彝。盠曰,其萬年世子孫永寶之。
分析:《盠方彝》《盠驹尊》作器者盠[文考大中,职位“摄(司)六(师)八(师)执”],对应《逑盘》惠仲(盠)父[前代乃新室中,功绩即“盭(戾)龢于政,有成于猷,用会昭王穆王,盗政四方,扑伐楚荆”],则《盠方彝》《盠驹尊》必为昭王穆王时器。
昭王穆王时器

《玉苟盉》銘文:唯正月初吉丁卯,王在溼宮,玉苟獻鳳圭于穆王,蔑苟曆,賜鬱鬯,苟對揚穆王休,用作父乙簋,子孫其永寶。戉箙。
《中方鼎》銘文:惟十又三月庚寅,王在寒,次。王令大史贶(衣鬲)土。王曰:“中,兹(衣鬲)人入事,锡于武王作臣。今贶畀汝(衣鬲)土,作乃采。”中对王休令,(将/鼎)父乙(阜尊)。惟臣尚中臣,七八六六六六,八七六六六六
昭王穆王时器:《玉苟盉》用作父乙簋,《中方鼎》父乙(阜尊),均为“父乙”作器,则必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中方鼎》随“《玉苟盉》玉苟獻鳳圭于穆王”为穆王前后时器。

《中方鼎(中鼎,南宮中鼎二)》銘文:隹王令南宫。伐反虎方之年。王令中先省南国。貫行。埶王。在夒真山。中乎歸生鳳于王。埶于寶彝
《静方鼎》铭文:隹(维)十月甲子,王在宗周,令师中眔静省南或(国)相执。八月初吉庚申,至告于成周。月既望丁丑,王在成周大室,令静曰:“俾女(汝)采,嗣在(曾)鄂师。”王曰:“静,赐汝鬯、旂、市,采:?。曰用事。”静扬天子休,用作父丁宝尊彝。
分析:《中方鼎(中鼎,南宮中鼎二)》王令中先省南国,《静方鼎》令师中眔静省南或(国)相执”,则必为同一次“省南国”之事。
昭王穆王时器

《乘盨》《柞钟》“中大(仲太)师”、《静方鼎》“师中”、《中方鼎》“中”可能为同一人,则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
《乘盨》铭文:隹(惟)亖年二月初吉己子(巳),中(仲)大(太)師才(在),令(命)乘(總)官(司)走馬、馭人,易(錫)乘馬乘(與)車。乘敢對(掦)中(仲)氏不(丕)顯休,用乍(作)寶盨,乘其萬年子 =(子子)孫永寶。
公元前983年 2月 23日农历 正月 初四日戊戌年 甲寅月 己巳日 元年:公元前986年(周昭王)
公元前874年 3月 23日农历 二月 初八日丁亥年 癸卯月 己巳日 元年:公元前877年
公元前858年 2月 27日农历 正月 初十日癸卯年 甲寅月 己巳日 元年:公元前861年
公元前838年 3月 14日农历 二月 初七日癸亥年 甲寅月 己巳日 元年:公元前841年

《作册口[申]卣》《作册折尊、觥、方彝》《中方鼎》《玉苟盉》《义方彝》均作器者为“父乙”作器,作器者可能为兄弟,可能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
《作册口[申]卣》与《令方彝》均出现明保,则必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
《作册口[申]卣》惟明保殷成周年,公錫作冊申鬯、貝。申揚公休,用作父乙寶尊彝。冊殻。

《令方彝》与《静方鼎》《小臣静簋》均乃为“父丁”作器。
《令方彝》銘文:隹八月,辰在甲申,王命周公子明保尹三事四方,受卿事寮。丁亥,命夨告于周公宫,公命告同卿事寮。隹十月,(十)月吉。癸未,明公朝至于成周,出命,舍三事命,遝卿事寮、遝诸尹、遝里君、遝百工、遝诸侯、(诸)侯甸男,舍四方命。既咸命,甲申,明公用牲于京宫,乙酉,用牲于康宫。戊既,用牲于王。明公归贝王。明公赐太师鬯,金,牛曰用祷。赐令鬯,金,牛,曰用祷。乃令曰今我唯令女(汝)二人大遝于乃寮乃友事,作册令,敢扬明公尹人贮,用作父丁宝尊彝。敢追明公赏于父丁,用光父丁,隽册。
昭王时器(用牲于康宫,则必为康王之后时器。月吉乃朔日或望日。)
隹八月,辰在甲申:公元前974年 9月 19日农历 闰七月 十四日丁未年 己酉月 甲申日 隹十月月吉癸未:公元前974年 11月 17日农历 九月 十五日丁未年 庚戌月 癸未日
隹八月,辰在甲申:公元前979年 10月 15日农历 八月 十六日壬寅年 己酉月 甲申日 隹十月月吉癸未:公元前979年 12月 13日农历 十月 十六日壬寅年 辛亥月 癸未日(误差+1天)
隹八月,辰在甲申:公元前969年 10月 22日农历 九月 十五日壬子年 庚戌月 甲申日 隹十月月吉癸未:公元前969年 12月 20日农历 十一月 十四日壬子年 壬子月 癸未日(误差-1天)
隹八月,辰在甲申:公元前964年 9月 26日农历 八月 十三日丁巳年 己酉月 甲申日 隹十月月吉癸未:公元前964年 11月 24日农历 十月 十三日丁巳年 辛亥月 癸未日(误差-2天)
隹八月,辰在甲申:公元前971年 9月 3日农历 七月 初二 庚戌年 甲申月 甲申日 闰5月 隹十月月吉癸未:公元前971年 11月 1日农历 九月 初二日庚戌年 丙戌月 癸未日(误差+1天,与“《作册夨令簋》隹(维)王于伐楚”时间上相冲突,则不合历)
隹八月,辰在甲申: 公元前966年 10月 7日农历 九月 初二日乙卯年 乙酉月 甲申日 隹十月月吉癸未: 公元前966年 12月 5日农历 十一月 初二日乙卯年 丁亥月 癸未日(跳月,融入历谱时,调闰困难)
隹八月,辰在甲申: 公元前982年 10月 31日农历 八月 廿八日己亥年 甲戌月 甲申日隹十月月吉癸未:公元前982年 12月 29日农历 十月 廿九日己亥年 丙子月 癸未日(误差-2天)

《小臣静簋》铭文:唯十又三月,王客蒡京,小臣静即事。王赐贝五十朋。扬天子休,用作父丁宝尊彝。
昭王时器

《静簋》与《静方鼎》《小臣静簋》作器者均为静。《小臣静簋》与《静方鼎》又均为“父丁”作器。《小臣静簋》与《静簋》均出现“王在(客)蒡京”。三器作器者静应为同一人,则必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
《静簋》铭文:隹六月初吉,王在蒡京。丁卯,王令静司射学宫,小子及服及小臣及夷仆学射。雩八月初吉庚寅,王以吴来吕刚合豳师邦君射于大池。静学(教)斁。王赐静鞞剢。静敢拜稽首,对扬天子丕显休,用作文母外姞奠簋,子子孙孙其万年用
[注]“隹六月初吉,王在蒡京。丁卯,王令静司射学宫...雩八月初吉庚寅”乃三时间点。否则,丁卯[干支序4]至庚寅[干支序27],不可能从六月初吉到八月初吉。
昭王穆王时器

周穆王元年推研:
架构点:
《古本竹书纪年》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
周穆王元年==公元前1061年(周武王元年)-100年==公元前961年。

验证:《史记·周本纪》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成王元年至穆王元年==成王在位36年+周康王在位25年+周昭王在位25年==86年,成王元年至穆王生年==86-50==36年,成王元年至昭王生年==36-16==20年,成王元年至康王生年==20-16==4年(成王13岁继位19岁亲政,成王四年生康王,符合人的正常生育年龄!)

《今本竹书纪年》(穆王)四十五年[改为四十年],鲁侯甗薨。
《今本竹书纪年》(穆王)四十五年,鲁侯甗薨。懿王十七年,鲁厉公擢薨。(昭王在位19年,穆王在位55年,恭王在位12年)《史记·魯周公世家》记载:魯公伯禽卒,子考公酋立。考公四年卒,立弟熙,是謂煬公。煬公築茅闕門。六年卒,子幽公宰立。幽公十四年。幽公弟晞殺幽公而自立,是為魏公。魏公五十年卒,子厲公擢立。厲公三十七年卒,魯人立其弟具,是為獻公。獻公三十二年卒,子真公濞立。真公十四年,周厲王無道,出奔彘,共和行政。二十九年,周宣王即位。
“《今本竹书纪年》(穆王)四十五年,鲁侯甗薨。”不予采信,理由有四:
1.《古本竹书纪年》自武王灭殷,以至幽王,凡二百五十七年。《今本竹书纪年》西周总计280年。根据历谱排出的西周王年表,穆王在位仅41年,若古本穆王在位年数采用42虚年,古本其他王世在位均采用今本记载在位年数,并采用与鲁诸侯同步虚实记年规则(共和之前虚记年,共和之后实记年),则西周总年数为257年。
2.魏公五十年卒(穆王四十五年)至真公二十九年(周宣王元年)==厲公在位37年+獻公在位32年+28(真公二十九年)-3(魯诸侯共和前虚记年,共和之后实记年)==94年(不含穆王四十五年与周宣王元年);穆王元年==公元前827+94+穆王45年==公元前966年,则昭王在位只有20年,与《小盂鼎》王25祀相冲突。
3.穆王四十五年至懿王十七年==55(穆王在位)-44(穆王四十五年)+12(恭王在位)+17(懿王十七年)==40年,多出3年[《史记·魯周公世家》魏公五十年卒,子厲公擢立。厲公三十七年卒],恭王在位年数>=12年,据“懿王十七年”推算之懿王元年公元前902年与《畯簋》懿王关键时器合历,则穆王四十五年或穆王在位55年至少一条有误。
4.《今本竹书纪年》康王十九年(魯公伯禽卒)至穆王四十五年(魏公五十年卒)==26(康王在位)-18(康王19年)+19(昭王在位)+45==实72年,魯公伯禽卒(康王十九年)至魏公五十年卒(穆王四十五年)==考公4年+煬公6年+幽公14年+魏公50年-3(魯诸侯共和前虚记年,共和之后实记年)==71年,二者相差1年。
推测:“《今本竹书纪年》(穆王)四十五年,鲁侯甗薨。”乃据“《今本竹书纪年》(康王)十九年,鲁侯禽父薨。”此条粗略推算的结果::康王十九年(魯公伯禽卒)至穆王四十五年(魏公五十年卒)==26(康王在位)-19(康王19年,实该减18)+19(昭王在位)+45==71年(实72年),魯公伯禽卒(康王十九年)至魏公五十年卒(穆王四十五年)==考公4年+煬公6年+幽公14年+魏公50年-3(魯诸侯共和前虚记年,共和之后实记年)==71年

《懋尊、懋卣》銘文:唯六月既望丁巳,穆王在郑,蔑懋历,赐犬(绲)带,懋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休,用作文考日丁宝尊彝。
《史懋壶》銘文:唯六月既望丁巳,穆王在郑,蔑懋历,赐犬(绲)带,懋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休,用作文考日丁宝尊彝。
穆王时器(穆王在郑)

《免尊1》与《懋尊、懋卣》《史懋壶》均出现人物懋(史懋),《懋尊、懋卣》《史懋壶》穆王时器(穆王在郑),则《免尊1》为穆王时器或穆王相邻王世器。
《免尊1》銘文:隹六月初吉,王才奠。丁亥,王各大室,井叔右免。王蔑免历。令史懋易免缁市、絅黄。乍司工,对扬王休。
穆王时器(井叔还出现在《曶鼎》恭王时器,则只能是穆王时器)
《免尊2》銘文:隹十又二月初吉,王才周。昧爽王各于大庙。井叔右免,即立。王授乍册尹者,卑册令免,曰:令女胥周师司廪。易女赤巿,用事。
穆王时器(人物井叔还出现在《曶鼎》恭王时器,则只能是穆王时器)

《免尊3》与《免尊1》《免尊2》均乃免之作器。则必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
《免尊3》銘文:唯王十又九祀正月既生霸庚戌,王在康宮,王格于康太室,榮入右免立中廷北嚮,王呼作冊。王令命尹曰:“免,錫汝秬鬯一卣、、幽黃、鋚勒、旂,用更乃祖考官,司六師卜事、工卜。”免拜稽首,敢對揚天子丕顯休命,用作朕文考烈叔寶尊簋。免其壽老,萬年孫孫子子其永寶用。
公元前943年 3月 6日农历 正月 初七日戊寅年 甲寅月 庚戌日 元年:公元前961年(周穆王) 唯王十又九祀==唯王年19年 (误差-2天,附:《穆天子传·卷五》吉日[朔日|望日]丁亥:公元前946年 4月 28日农历 二月 廿八日乙亥年 庚辰月 丁亥日[误差-3天])
公元前968年 3月 17日农历 二月 十二日癸丑年 乙卯月 庚戌日 闰3月 元年:公元前986年(与《作册折尊、觥、方彝》跳月冲突,则不合历)

《虎簋盖》与《十五年趞曹鼎》《士山盘》《望簋》《师汤父鼎》均出现周新宫与周康宫新宫,则应为相近王世。
《虎簋盖》铭文:唯卅年四月初吉甲戌,王在周新宫,格于大室。密叔入佑虎即位,王唿内史曰:“册命虎。曰:乃祖考事先王,司虎臣。今命汝,曰:“更厥祖考足师戏,司走马御人,五邑走马御人,汝毋敢不善于乃政。赐汝载市、幽黄、玄衣、;竟纯、銮、旗五日,用事。”虎敢拜,稽首,对扬天子不 鲁休。虎日:“丕显朕烈祖考明,克事先王。肆天子弗忘厥孙子,付厥尚官,天子其万年申兹命。”虎用作文考日庚尊簋,子孙其永宝,用夙夕丑,享于宗。
公元前932年 5月 31日农历 四月 初六日己丑年 己巳月 甲戌日 元年:公元前961年(周穆王) 
公元前798年 6月 17日农历 五月 初五日癸卯年 戊午月 甲戌日 元年:公元前827年

《作册吴盉》銘文:隹卅年四月既生霸壬午,王在,执驹于南林。衣(卒)执驹,王乎(呼)雟召作册吴,立門。王曰:赐驹。吴拜稽首,受驹以出。吴敢对扬天子丕显休,用作叔姬般(盤)盉。
公元前932年 6月 8日农历 四月 十四日己丑年 己巳月 壬午日 元年:公元前961年(周穆王)
公元前798年 6月 25日农历 五月 十三日癸卯年 戊午月 壬午日 元年:公元前827年

《鲜簋》铭文:唯王卅又四祀,唯五月既望戊午,王在丰京,禘于邵王。 
公元前928年 6月 23日农历 五月 十四日癸巳年 戊午月 戊午日 元年:公元前961年(周穆王)  误差-2天,附:《穆天子传·卷五》吉日[朔日|望日]丁亥:公元前946年 4月 28日农历 二月 廿八日乙亥年 庚辰月 丁亥日[误差-3天]

《段簋》銘文:唯王十又四祀,十又一月丁卯,王匕鼎畢烝。戊辰,曾(赠)。王蔑段曆,念畢中(仲)孙子,令(命)龚戈丮馈大则于段,敢对扬休,用乍(作)簋,孙孙子子万年用享祀。孙子日又引。
公元前948年 12月 14日农历 十一月 初一日癸酉年 癸亥月 丁卯日(古代祭天于初一或十五) 元年:公元前961年(周穆王) 亥月非年首
公元前997年 12月 31日农历 十一月 十五日甲申年 丙子月 丁卯日(古代祭天于初一或十五)
公元前1028年 12月 14日农历 十月 十六日癸丑年 癸亥月 丁卯日 (古代祭天于初一或十五)

《廿七年卫簋》铭文:隹(唯)廿又(有)七年三月既生霸(魄)戊戌,王才(在)周,各大(格太)室,即立(位)。南白(伯)入右(裘)卫入门,立(中)廷,北卿(向),王乎(呼)内史易(锡)卫(缁)巿、朱黄(衡)、(銮)。卫?(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不(丕)显休。用乍(作朕)文且(祖)考宝(簋),卫(其)子子孙孙永宝用。
公元前935年 5月 11日农历 三月 十三日丙戌年 壬辰月 戊戌日 元年:公元前961年(周穆王) 

《闬硕鼎》铭文:唯王廿又四年,八月,辛酉,王在宗周。王命闬硕司旂邢。王呼师赐闬硕:“玄衣、赤芾、鉴勒,用事。”闬硕首,受命,敢对扬天子丕显休。用作朕皇考盂鼎。用享孝于皇祖、皇考,用匄康永命、灵终。硕其宝寿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公元前938年 10月 17日农历 八月 廿一日癸未年 辛酉月 辛酉日 元年:公元前961年(周穆王)

《[彔見]簋》铭文:“隹廿又四年九月既望庚寅,王才周,各大室,即位,司工速入佑【彔見】,立中廷,北向,王呼作册尹册申命[彔見]曰:'更乃祖服作冢司马,汝乃谏讯有邻取征十锊,赐汝赤韨、幽衡、金车、金勒、旗,汝乃敬夙夕勿废朕命,汝肇享。’”
公元前938年 11月 15日农历 九月 二十日癸未年 壬戌月 庚寅日 元年:公元前961年(周穆王)
公元前804年 12月 1日农历 十月 十九日丁酉年 辛亥月 庚寅日 元年:公元前827年

《郑季盨》铭文:隹(唯)王元年,王才(在)成周,六月初吉丁亥,吊□(剸叔)尃父乍□(作郑)季宝钟六,金□(尊)盨□(四)、鼎十,□(郑)季□(其)子子孙孙永宝用。
公元前961年 7月 15日农历 六月 初三日庚申年 壬午月 丁亥日 元年:公元前961年(周穆王)
公元前827年 8月 1日农历 六月 初一日 甲戌年 辛未月 丁亥日 闰4月 元年:公元前827年
公元前841年 8月 14日农历 七月 初九日庚申年 癸未月 丁亥日 元年:公元前841年(与《师[詈犬]簋》跳月冲突,则不合历)

《伯克壶》与《伯公父簋》《师才鼎》均出现伯太师,则必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
《伯公父簋》铭文:伯太师小子伯公父作簫,择之金,唯矯唯卢,其金孔吉,亦玄亦黄,用盛樵稻糯梁,我用绍卿士用绍诸老、辟王,田诸兄.用祈眉寿、多福无疆,其子子孙,永宝用享
《伯克壶》铭文:隹十有六年十月既生霸乙未,白大师锡白克仆卅夫。白克敢对扬天君王白休,用作朕穆考后仲尊盝,克用丐眉寿无疆。克其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公元前946年 11月 2日农历 九月 初九日乙亥年 丙戌月 乙未日 元年:公元前961年(周穆王)
公元前826年 12月 2日农历 十月 十六日乙亥年 丁亥月 乙未日 元年:公元前841年

《师遽簋盖》《师遽方彝》师遽与《盠驹尊》师豦,非同一人。
《师遽簋盖》铭文: 隹(唯)王三祀亖(四)月既生霸辛酉,王才(在)周,客(格)新宮,王(誕)正師氏,王乎(呼)師(朕)易(賜)師遽貝十朋,遽(拜稽)首,(敢)對(揚)天子不休,用乍(作)文考旄弔(叔尊簋),世孫子永寶。
公元前959年 6月 9日农历 四月 十七日壬戌年 乙巳月 辛酉日 元年:公元前961年(周穆王) 误差+2天
公元前1038年 6月 4日农历 四月 初八日癸卯年 丁巳月 辛酉日
公元前779年 6月 24日农历 五月 十二日壬戌年 丙午月 辛酉日 元年:公元前781年
公元前877年 5月 29日农历 四月 十三日甲申年 己巳月 辛酉日 元年:公元前879年
公元前825年 6月 25日农历 五月 十五日丙子年 甲午月 辛酉日 元年:公元前827年 (与《鲁武公册命》《善夫山鼎》跳月冲突,则不合历)
公元前918年 7月 4日农历 五月 十六日癸卯年 戊午月 辛酉日 元年:公元前920年

《师遽方彝》銘文:隹(惟)正月既生霸丁酉, 王才(在)周康??(寝)卿(郷)醴。师 遽蔑历?(宥)。王乎(呼)宰利 易(锡)师遽??圭一、??章(璋) 四。师遽拜??首,敢对 扬天子不(丕)显休,用乍(作) 文且(祖)也公宝尊彝。用 匃万年亡疆,?(百世)孙子永宝。 (器、盖同铭,唯行次略异)
穆王时器

《柞钟》铭文:隹(唯)三年□(四)月初吉甲寅,中大(仲太)师右(佑)柞,柞易(锡)□、朱黄(衡)、□(銮)
公元前959年 6月 2日农历 四月 初十日壬戌年 乙巳月 甲寅日 元年:公元前961年(周穆王) 误差+1天
公元前918年 4月 28日农历 三月 初八日癸卯年 丙辰月 甲寅日 元年:公元前920年
公元前825年 6月 18日农历 五月 初八日丙子年 甲午月 甲寅日 元年:公元前827年(与《鲁武公册命》《善夫山鼎》跳月冲突,则不合历)
公元前779年 6月 17日农历 五月 初五日壬戌年 丙午月 甲寅日 元年:公元前781年

《今本竹书纪年》[穆王]十六年,霍侯旧薨。
《穆天子卷传·卷五》...丁丑,天子□雨乃至。祭父自圃郑来谒。留昆归玉百枚...癸亥...夏庚午...辛未...丁丑...天子次于军丘,以畋于薮□。甲寅,天子作居范宫...仲夏甲申...壬辰...丁酉...壬寅...甲辰...季夏庚□,休于范宫。..仲秋丁巳...季秋辛巳...仲冬丁酉...戊戌...辛丑塞。至于台,乃大暑除...丙辰...仲秋甲戌,天子东游,次于雀梁。□蠹书于羽林。季秋□,乃宿于房。毕人告戎,曰:“陖翟来侵。”天子使孟悆如毕讨戎。霍侯旧告薨。天子临于军丘,狩于薮。季冬甲戌,天子东游,饮于留祈,射于丽虎,读书于黎丘。□献酒于天子,乃奏广乐。天子遗其灵鼓,乃化为黄蛇。是日,天子鼓,道其下而鸣,乃树之桐。以为鼓则神且鸣,则利于戎。以为琴则利□于黄泽。东游于黄泽,宿于曲洛。废□使宫乐谣,曰:“黄之池,其马??沙,皇人威仪。黄之泽,其马??玉,皇人受谷。”丙辰,天子南游于黄□室之丘,以观夏后启之所居。乃□于启室。天子筮猎苹泽,其卦遇讼●。逄公占之,曰:“《讼》之繇:薮泽苍苍其中,□宜其正公。戎事则从,祭祀则憙,畋猎则获。”□饮逄公酒,赐之骏马十六,絺紵三十箧。逄公再拜稽首,赐筮史孤□有阴雨,梦神有事,是谓重阴,,天子乃休。日中大寒,北风雨雪,有冻人。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曰:“我徂黄竹,□员閟寒,帝收九行。嗟我公侯,百辟冢卿,皇我万民,旦夕勿忘。我徂黄竹,□员閟寒,帝收九行。嗟我公侯,百辟冢卿,皇我万民,旦夕勿穷。有皎者鹭,翩翩其飞。嗟我公侯,□勿则迁。居乐甚寡,不如迁土,礼乐其民。”天子曰:“余一人则淫,不皇万民。”□登,乃宿于黄竹。天子梦羿射于涂山。祭公占之,?□之□,乃宿于曲山。壬申,天子西升于曲山。□天子西征,升九阿,南宿于丹黄。戊寅,天子西升于阳。□过于灵□井公博。乃驾鹿以游于山上。为之石主而□填軨,乃次于浢水之阳。吉日丁亥,天子入于南郑。
时间:丁丑(干支序14)--癸亥(干支序60)--夏庚午(干支序7)--辛未(干支序8)--丁丑(干支序14)--甲寅(干支序51)--仲夏甲申(干支序21)--壬辰(干支序29)--丁酉(干支序34)--壬寅(干支序39)--甲辰(干支序41)--季夏庚□--仲秋丁巳(干支序54)--季秋辛巳(干支序18)--仲冬丁酉(干支序34)--戊戌(干支序35)--辛丑(干支序38)塞--丙辰(干支序53)--仲秋甲戌(干支序11)--季秋--季冬甲戌(干支序11)--丙辰(干支序53)--壬申(干支序9)--戊寅(干支序15)--吉日(望日)丁亥(干支序24)
丁丑(留昆归玉百枚):公元前949年 5月 3日农历 三月 三十日壬申年 甲辰月 丁丑日
夏庚午:公元前949年 6月 25日农历 四月 廿四日壬申年 丙午月 庚午日
丁丑...天子次于军丘,以畋于薮□:公元前949年 7月 2日农历 五月 初一日壬申年 丙午月 丁丑日
甲寅,天子作居范宫:公元前949年 8月 8日农历 六月 初九日壬申年 丁未月 甲寅日
仲夏[午月]甲申:公元前948年 7月 4日农历 五月 十四日癸酉年 戊午月 甲申日
季夏[未月]庚□:
仲秋[酉月]丁巳:公元前948年 10月 5日农历 八月 十九日癸酉年 辛酉月 丁巳日
季秋[戌月]辛巳:公元前948年 10月 29日农历 九月 十三日癸酉年 壬戌月 辛巳日
仲冬[子月]丁酉:公元前947年 1月 13日农历 十二月 初一日癸酉年 甲子月 丁酉日
辛丑塞(寒):公元前947年 1月 17日农历 十二月 初五日癸酉年 乙丑月 辛丑日(小寒误差2天:公元前947年 1月 15日农历 十二月 初三日癸酉年 乙丑月 己亥日)
仲秋[酉月]甲戌:公元前947年 10月 17日农历 九月 十二日甲戌年 癸酉月 甲戌日
季秋□,乃宿于房。毕人告戎,曰:“陖翟来侵。”天子使孟悆如毕讨戎。霍侯旧告薨。天子临于军丘,狩于薮。(季冬甲戌,天子东游...):“《今本竹书纪年》[穆王]十六年,霍侯旧薨。”有两种可能(1.乃据此处推算结果[公元前947年相对于穆王元年公元前962年乃穆王十六年],而实际穆王元年公元前961年,则应为“《今本竹书纪年》穆王十六年[改十五年],霍侯旧薨。”2.乃真实记载,“《穆天子卷传·卷五》霍侯旧告薨”发生在子月[仲冬]后作下年头,穆王元年==公元前946年+15(穆王十六年)==公元前961年。)
季冬[丑月]甲戌:公元前946年 2月 14日农历 闰十二月 十四日甲戌年 丁丑月 甲戌日
丙辰:公元前946年 3月 28日农历 正月 廿七日乙亥年 己卯月 丙辰日
吉日[朔日|望日]丁亥:公元前946年 4月 28日农历 二月 廿八日乙亥年 庚辰月 丁亥日[误差-3天](注:公元前946年 6月 27日农历 四月 廿九日乙亥年 壬午月 丁亥日[误差-2天],公元前946年 8月 26日农历 六月 廿九日乙亥年 甲申月 丁亥日[误差-1天],公元前946年 10月 25日农历 九月 初一日乙亥年 丙戌月 丁亥日[误差0天])

另关注:
辛丑塞(寒):公元前935年 1月 15日农历 闰十一月 十五日乙酉年 己丑月 壬寅日 (小寒误差1天:公元前935年 1月 14日农历 闰十一月 十四日(乙酉年 戊子月 辛丑日) ---仲秋[酉月]甲戌---季冬[丑月]甲戌--- 吉日[朔日|望日]丁亥:公元前934年 4月 25日农历 三月 初八日丁亥年 甲辰月 丁亥日(非吉日)
辛丑塞(寒):公元前958年 1月 15日农历 十二月 初一日壬戌年 壬子月 辛丑日 (小寒误差1天:公元前958年 1月 16日农历 十二月 初二日壬戌年 癸丑月 壬寅日)---仲秋[酉月]甲戌---季冬[丑月]甲戌---吉日[朔日|望日]丁亥:公元前957年 4月 25日农历 闰二月 廿四日甲子年 戊辰月 丁亥日(非吉日)

《穆天子卷传·卷四》庚辰,至于滔水。浊繇氏之所食。辛巳,天子东征。癸未,至于苏谷...丙戌,至于长?,重??氏之西疆。丁亥,天子升于长?。乃遂东征。庚寅,至于重??氏黑水之阿...孟秋癸巳,天子命重??氏共食天子之属五日。丁酉,天子升于采石之山...秋癸亥,天子觞重??之人...乙丑,天子东征...丙寅,天子东征,南还。己巳,至于文山...壬寅,天子饮于文山之下...癸酉,天子命驾八骏之乘...甲戌,巨蒐之??奴觞天子于焚留之...乙亥,天子南征阳纡之东尾...癸丑,天子东征...戊午,天子东征,顾命柏夭归于丌...孟冬壬戌,至于雷首...癸亥,天子南征,升于髭之隥。丙寅,天子至于鈃山之队...癸酉,天子命驾八骏之乘...庚辰,天子大朝于宗周之庙,乃里西土之数...吉日甲申,天子祭于宗周之庙。乙酉,天子□六师之人于洛水之上。丁亥,天子北济于河,□羝之队以西,北升于盟门九河之隥,乃遂西南。仲冬壬辰,至累山之上,乃奏广乐,三日而终。吉日丁酉,天子入于南郑。
时间:庚辰(干支序17) --辛巳(干支序18) --癸未(干支序20) --丙戌(干支序23) --丁亥(干支序24) --庚寅(干支序27) --孟秋癸巳(干支序30) --丁酉(干支序34) --秋癸亥(干支序60) --乙丑(干支序2) --丙寅(干支序3) --己巳(干支序6) --壬寅(干支序39) --癸酉(干支序10) --甲戌(干支序11) --乙亥(干支序12) --癸丑(干支序50)--戊午(干支序55) --孟冬壬戌(干支序59)--癸亥(干支序60)--丙寅(干支序3) --庚辰(干支序17) --吉日甲申(干支序21) --乙酉(干支序22) --丁亥(干支序24) --仲冬壬辰(干支序29) --吉日丁酉(干支序34)
庚辰:公元前957年 8月 16日农历 六月 十八日甲子年 辛未月 庚辰日
孟秋[申月]癸巳:公元前957年 8月 29日农历 七月 初二日甲子年 壬申月 癸巳日
秋癸亥:公元前957年 9月 28日农历 八月 初三日甲子年 癸酉月 癸亥日
孟冬[亥月]壬戌:公元前956年 11月 21日农历 十月 初八日乙丑年 丁亥月 壬戌日
吉日[朔日|望日]甲申: 12月 13日农历 十一月 初一日乙丑年 丁亥月 甲申日
仲冬[子月]壬辰:公元前956年 12月 21日农历 十一月 初九日乙丑年 戊子月 壬辰日
吉日[朔日|望日]丁酉:公元前956年 12月 26日农历 十一月 十四日乙丑年 戊子月 丁酉日
《穆天子卷传·卷三》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丁未,天子饮于温山,□考鸟。己酉,天子饮于溽水之上...己亥,天子东归,六师□起。庚子,至于□之山而休,以待六师之人。庚辰,天子东征。癸未,至于戊□之山...乙酉,天子南征,东还。己丑,至于献水。乃遂东征。饮而行,乃遂东南。己亥,至于瓜纑之山...辛丑,天子渴于沙衍...甲辰,至于积山之边...乙巳,□诸飦献酒于天子...
时间:吉日甲子(干支序1) --乙丑(干支序2) --丁未(干支序44) --己酉(干支序46) --己亥(干支序36) --庚子(干支序37) --庚辰(干支序17) --乙酉(干支序22) --己丑(干支序26) --己亥(干支序36) --辛丑(干支序38) --甲辰(干支序41) --乙巳(干支序42)
吉日[朔日|望日]甲子:公元前957年 2月 2日农历 十二月 三十日癸亥年 乙丑月 甲子日 (误差-1天)
己酉:公元前957年 3月 18日农历 二月 十五日甲子年 丁卯月 己酉日
庚子:公元前957年 5月 8日农历 三月 初七日甲子年 戊辰月 庚子日
庚辰:公元前957年 6月 17日农历 四月 十七日甲子年 己巳月 庚辰日
乙巳:公元前957年 7月 12日农历 五月 十三日甲子年 庚午月 乙巳日

《穆天子卷传·卷二》□柏夭曰:□封膜昼于河水之阳,以为殷人主。丁巳,天子西南升□之所主居...戊午,●□之人居虑献酒百□于天子...□吉日辛酉,天子升于昆仑之丘...癸亥,天子具蠲齐牲全,以禋□昆仑之丘。甲子,天子北征,舍于珠泽...季夏丁卯,天子北升于舂山之上,以望四野...壬申,天子西征。甲戌,至于赤乌,赤乌之人□其献酒千斛于天子...己卯,天子北征,赵行□舍。庚辰,济于洋水。辛巳,入于曹奴...壬午,天子北征,东还。甲申,至于黑水...辛卯,天子北征,东还,乃循黑水。癸巳,至于群玉之山...孟秋丁酉,天子北征...戊戌,天子西征。辛丑,至于剞闾氏。天子乃命剞闾氏供食六师之人于铁山之下。壬寅,天子登于铁山...丙午,至于??韩氏...丁未,天子大朝于平衍之中,乃命六师之属休。己酉,天子大飨正公诸侯王吏七萃之士于平衍之中...庚戌,天子西征,至于玄池...癸丑,天子乃遂西征。丙辰,至于苦山...丁巳,天子西征。己未,宿于黄鼠之山,西□乃遂西征。癸亥,至于西王母之邦。
时间:丁巳(干支序54)--戊午(干支序55)--吉日辛酉(干支序58)--癸亥(干支序60)--甲子(干支序1)--季夏丁卯(干支序4)--壬申(干支序9)--甲戌(干支序11)--己卯(干支序16)--庚辰(干支序17)--辛巳(干支序18)--壬午(干支序19)--甲申(干支序21)--辛卯(干支序28)--癸巳(干支序30)--孟秋丁酉(干支序34)--戊戌(干支序35)--辛丑(干支序38)--壬寅(干支序39)--丁未(干支序44)--己酉(干支序46)--庚戌(干支序47)--癸丑(干支序50)--丙辰(干支序53)--丁巳(干支序54)--己未(干支序56)--癸亥(干支序60)
吉日[朔日|望日]辛酉:公元前959年 8月 8日农历 六月 十八日壬戌年 丁未月 辛酉日 (误差+2天)
季夏[未月]丁卯:公元前959年 8月 14日农历 六月 廿四日壬戌年 丁未月 丁卯日
孟秋[申月]丁酉:公元前959年 9月 13日农历 七月 廿五日壬戌年 戊申月 丁酉日
癸亥:公元前959年 10月 9日农历 八月 廿一日壬戌年 己酉月 癸亥日

《穆天子卷传·卷一》饮天子蠲山之上。戊寅,天子北征,乃绝漳水。庚辰,至于□,觞天子于盘石之上...癸未,雨雪,天子猎于鈃山之西阿... 乙酉,天子北升于□...庚寅,北风雨雪。天子以寒之故,命王属休。甲午,天子西征,乃绝隃之关隥。己亥,至于焉居禺知之平。 辛丑,天子西征,至于?人...癸酉,天子舍于漆...甲辰,天子猎于渗泽...丙午。天子饮于河水之阿...戊寅,天子西征,鹜行...癸丑,天子大朝于燕□之山、河水之阿...天子命吉日戊午。天子大服...己未,天子大朝于黄之山... 乙丑,天子西济于河...丙寅,子属官效器...
时间:戊寅(干支序15)--庚辰(干支序17)--癸未(干支序20)-- 乙酉(干支序22)--庚寅(干支序27)--甲午(干支序31)--己亥(干支序36)---辛丑(干支序38)--癸酉(干支序10)--甲辰(干支序41)--丙午(干支序43)--戊寅(干支序15)--癸丑(干支序50)--吉日戊午(干支序55)--己未(干支序56)--乙丑(干支序2)--丙寅(干支序3)
戊寅:公元前960年12月 28日农历 十一月 初二日辛酉年 庚子月 戊寅日
癸酉:公元前959年 2月 21日农历 十二月 廿七日壬戌年 壬寅月 癸酉日
丙午:公元前959年 3月 26日农历 二月 初一日壬戌年 癸卯月 丙午日
戊寅:公元前959年 4月 27日农历 三月 初三日壬戌年 甲辰月 戊寅日
吉日[朔日|望日]戊午:公元前959年 6月 6日农历 四月 十四日壬戌年 乙巳月 戊午日

《穆天子卷传·卷六》之虚,皇帝之闾。乃□先王九观,以诏后世。己巳,天子□征,舍于菹台。辛未,纽菹之兽...癸酉,天子南祭白鹿于漯□...甲戌,天子西北□姬姓也...戊寅,天子东狃于泽中...壬寅,天子命哭...癸卯,大哭殇祀而载。甲辰,天子南葬盛姬于乐池之南...日月之旗,七星之文... 孟冬辛亥,邢侯、曹侯来吊...壬子,天子具官见邢侯、曹侯...癸丑,大哭而□。甲寅,殇祀,大哭而行...辛酉,大成,百物皆备。壬戌,葬。史录繇鼓钟以赤下棺... 乙丑,天子东征,舍于五鹿....丁卯,天子东征,钓于漯水...己巳,天子东征,食马于漯水之上...癸酉,天子南征,至于菹台。仲冬甲戌,天子西征,至于因氏...丁丑,天子北征。戊寅,舍于河上...己卯,天子西济于河,嚣氏之遂。庚辰,舍于茅尺...癸未,至于野王。甲申,天子北升于大北之隥...己未,乙酉,天子西绝鈃隥。乃遂西南。戊子,至于盐。己丑,天子南登于薄山填軨之隥,乃宿于虞。庚申,天子南征。吉日辛卯。天子入于南郑。
时间:己巳(干支序6)--辛未(干支序8)--癸酉(干支序10)--甲戌(干支序11)--戊寅(干支序15)--壬寅(干支序39)--癸卯(干支序40)--甲辰(干支序41)--孟冬辛亥(干支序48)--壬子(干支序49)---癸丑(干支序50)--辛酉(干支序58)--壬戌(干支序59)---乙丑(干支序2)--丁卯(干支序4)--己巳(干支序6)--癸酉(干支序10)--仲冬甲戌(干支序11)--丁丑(干支序14)--戊寅(干支序15)--己卯(干支序16)--庚辰(干支序17)--癸未(干支序20)--甲申(干支序21)--己未(干支序56)--乙酉(干支序22)--戊子(干支序25)--己丑(干支序26)--庚申(干支序57)--吉日辛卯(干支序28)
孟冬[亥月]辛亥:公元前937年 11月 30日农历 十月 十七日甲申年 乙亥月 辛亥日
仲冬[子月]甲戌:公元前937年 12月 23日农历 十一月 十一日甲申年 丙子月 甲戌日
庚申:公元前936年 2月 7日农历 十二月 廿八日甲申年 丁丑月 庚申日
戊子,至于盐:公元前936年 3月 7日农历 正月 廿六日乙酉年 戊寅月 戊子日
吉日[朔日|望日]辛卯: 公元前936年 3月 10日农历 正月 廿九日乙酉年 戊寅月 辛卯日(误差-1天)

周恭王元年推研:
《师虎簋》与《虎簋盖》出现人物虎,作文(烈)考日庚,则必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
《师虎簋》銘文:隹(唯)元年六月既朢甲戌,王才(在)杜,(格)于大(太)室,丼白内右(伯入佑)师虎,即立(中)廷,北(向),王乎(呼)内史吴曰:册令(命)虎,王若曰:虎,(载)先王既令(命)乃且(祖)考事,啻(嫡)官(司左)右戏緐(荆),今余隹(唯)帅井(型)先王令(命),令女(命汝更)乃(祖)考,啻(嫡)官??(司左)右戏緐荆,苟?(敬夙)夜勿灋?令(废朕命),易女(锡汝)赤舄,用事。虎?(敢拜稽)首,对(扬)天子不(丕)鲁休,用乍??(作朕烈)考日庚(伯尊簋),子子孙孙(其)永宝用。
公元前920年 7月 27日农历 六月 十七日辛丑年 乙未月 甲戌日 元年:公元前920年(周恭王)
公元前961年 7月 2日农历 五月 十九日庚申年 壬午月 甲戌日 元年:公元前961年
公元前966年 7月 29日农历 六月 二十日乙卯年 癸未月 甲戌日 元年:公元前966年

虎的活动时限:《虎簋盖》穆王30年--《师虎簋》恭王元年

《曶鼎》与《免尊1》《免尊2》均出现人物井叔,则《曶鼎》跟随《免尊1》为穆王时器或穆王相邻王世器。
《曶鼎》与《匡卣》均出现人物匡,则《曶鼎》跟随《匡卣》为懿王时器或懿王相邻王世器。
《曶鼎》四月既生霸丁酉与《王臣簋》二年三月初吉庚寅跳月冲突,不能置于同一王世。
《曶鼎》铭文:隹(唯)王元年六月既朢乙亥,王才(在)周穆王大(太)[室],王若曰:曶,令女(命汝更)乃且(祖)考(司)卜事,易女(锡汝)赤巿(韍)、□,用事。王才(在),丼吊易(邢叔锡)曶赤金,曶受休[命]于王。曶用丝(兹)金乍(作朕)文孝白(考宄伯)牛鼎,曶(其)万[年]用祀,子子孙孙(其)永宝。唯王四月既生霸,辰在丁酉,并叔在异为,[曶]厥小子戴以限讼于井叔:“我既曼汝五[夫效]父用匹马束丝。限韶日啼则傅我偿马,效父[则]傅复厥丝束。瞬、效父适韶散日于王参门□木榜,用俊诞崖兹五夫,用百瞥。非出五夫□脂。适髓又胳暨醚金。”井叔日:“在王人适赞用不逆付智,毋傅式于命,。”留则拜稽首受兹五夫日陪、日恒、日祸、日凝、日告。使等以告郁,适傅□以智酒及羊,丝三等,用致兹人。首适诲于郁曰:“汝其舍撇矢五束”。日:“必尚傅处厥邑,田厥田”。命则俘复命日:“诺”。昔馑岁,匡众厥臣廿夫。寇曶禾十秭。以□季告东宫。东宫乃曰:“求乃,乃弗得,汝匡罚大。”乃稽首于曶,用五田、用众一夫曰嗌,用臣曰疐、朏、曰奠,曰用,兹四夫。稽首曰:“余无卣具寇。足不□□余。”曶或以匡季告东宫,曶曰:“弋唯朕赏(偿)。”东宫乃曰:“赏(偿)曶禾十秭,遗十秭,为廿秭。来岁弗赏(偿),则□卌秭。乃或即曶,用田二。又臣,凡用即曶田七□、人五夫。曶觅匡卅秭。
分析:《曶鼎》王才周穆王大室,则必为穆王之后时器。
元年六月既朢乙亥:公元前920年 7月 28日农历 六月 十八日辛丑年 乙未月 乙亥日 唯王四月既生霸,辰在丁酉:公元前919年 6月 15日农历 四月 十五日壬寅年 乙巳月 丁酉日 元年:公元前920年(周恭王)
元年六月既朢乙亥:公元前961年 7月 3日农历 五月 二十日庚申年 壬午月 乙亥日 唯王四月既生霸,辰在丁酉:公元前960年 5月 21日农历 四月 十七日辛酉年 癸巳月 丁酉日 元年:公元前961年
元年六月既朢乙亥:公元前827年 7月 20日农历 五月 十八日甲戌年 辛未月 乙亥日 闰4月 唯王四月既生霸,辰在丁酉:公元前826年 6月 7日农历 四月 十五日乙亥年 辛巳月 丁酉日 元年:公元前827年
元年六月既朢乙亥:公元前781年 7月 18日农历 闰五月 十五日庚申年 癸未月 乙亥日 唯王四月既生霸,辰在丁酉:公元前780年 6月 5日农历 四月 十二日辛酉年 癸巳月 丁酉日 元年:公元前781年

《吴方彝盖》铭文:为隹(唯)二月初吉丁亥,王才(在)周成大(太)室,旦,王各(格)庙,宰胐右乍(佑作)册吴,入门,立□(中)廷,北乡(向),王乎(呼)史戊册令(命)吴:□(司)□眔叔金,易□(锡秬)鬯一□(卣)、幺(玄)衮衣、赤舄、金车、□(贲)□朱虢□(靳)、虎冟(幂)、熏(纁)里、□□(贲较)、画□、金甬(筩)、马□(四)匹、攸(鋚)勒,吴□□(拜稽)首,□(敢)对□(扬)王休,用乍(作)青尹宝□(尊)彝,吴□(其)世子孙永宝用,隹(唯)王二祀。 (西周中期前段)
公元前919年 4月 6日农历 闰二月 初五日壬寅年 癸卯月 丁亥日 元年:公元前920年(周恭王)
公元前960年 3月 12日农历 二月 初六日辛酉年 庚寅月 丁亥日 元年:公元前961年

作册吴的活动时限:《作册吴盉》穆王30年--《吴方彝盖》恭王2年

《趩尊》《曶鼎》《免尊1》《免尊2》均出现人物井叔(并叔),则必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
《趩尊》銘文:唯三月初吉乙卯,王在周格大室,咸并叔,(入佑)趩。王呼内史册命趩,更乃祖考服锡,趩织衣载市絅黄旗,趩拜稽首,扬王休对,蔑历用作宝尊叶,孙子毋敢队,永宝唯王二祀。
公元前919年 5月 4日农历 三月 初三日壬寅年 甲辰月 乙卯日 元年:公元前920年(周恭王)
公元前960年 4月 9日农历 三月 初四日辛酉年 辛卯月 乙卯日 元年:公元前961年

井叔(并叔)的活动时限:《免尊1》《免尊2》--《趩尊》恭王2年--《曶鼎》恭王2年

《七年趞曹鼎》《五祀卫鼎》《永盂》均出现人物井白,《走簋》《师虎簋》均出现人物丼白,必为同一王世器或相邻王世器。
《七年趞曹鼎》銘文:隹(唯)七年十月既生霸,王才(在)周般宫,旦,王各大(格太)室,井白(邢伯)入右(佑)趞(曹),立中廷,北乡(向),易(锡)趞(曹)巿(缁韍)、冋黄(衡)、(銮),趞(曹)(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休,用乍(作)宝鼎,永乡倗(飨朋友)。
公元前914年 周恭王七年

《十五年趞曹鼎》与《匡卣》《师汤父鼎》均出现“射卢(盧)”,则必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
《十五年趞曹鼎》铭文:隹(唯)十又五年五月既生霸壬午,龏(恭)王才(在)周新宫,旦,王射于射卢(庐),史趞易(曹锡)弓矢、虎卢、九、胄、毌、殳,趞(曹敢)对,(曹)(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休,用乍(作)宝鼎,永乡倗(飨朋友)。
公元前906年 7月 22日农历 六月 十六日乙卯年 癸未月 壬午日 元年:公元前920年(周恭王)
公元前902年 7月 1日农历 五月 初九日己未年 庚午月 壬午日 上月大,月小则为初十 元年:公元前916年

《五祀卫鼎》与《十五年趞曹鼎》出现恭王,又出现人物井白,则必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器。
《五祀卫鼎》铭文:隹(唯)正月初吉庚戌。(1)卫目(以)邦君厉告于井(邢)白(伯)、白(伯)邑父、定白(伯)、黥白(伯)、白(伯)俗父,(2)日:“厉日:‘余执弊(恭)王即(恤)工(功)于邵(昭)大(太)室东逆,焚(营)二川’。日:‘余舍女(汝)田五田。”’(3)正乃咝(讯)厉日:“女(汝)寅(赎)田不(否)?”(4)厉乃许日:“余窖(审)寅(赎)田五田。”(5)井(邢)白(伯)、白(伯)邑父、定白(伯)、黥白(伯)、白(伯)俗父乃颧(讲)。吏(使)厉誓。(6)乃令参(三)有嗣(司):嗣(司)土邑人越、嗣(司)马婚人邦、嗣(司)工陲(随)矩、内史友寺刍,帅属(履)裘卫厉田三(四)田。(7)乃舍寓(宇)于早(厥)邑:早(厥)逆(朔)强(疆)累厉田、早(厥)东强(疆)累散(散)田,晕(厥)南强(疆)累散(散)田,累政父田,晕(厥)西强(疆)累厉田。(8)邦君厉累付裘卫田。厉吊(叔)子娩(夙)、厉有嗣(司)醒(申)季、庆癸、燹(豳)衷(表)、彻(荆)人烈(敢)、井(邢)人偈犀(辟),卫小子者甘(其)卿(飨)彻。(9)卫用乍(作)觖(朕)文考宝鼎。卫甘(其)万年永宝用。隹(唯)王五祀。
公元前917年 2月 18日农历 正月 初八日(估算)甲辰年 丙寅月 庚戌日 元年:公元前920年(周恭王) 铸器时间:铸于子月或丑月(作下一年年初)

《师才鼎》銘文:唯王八祀正月,辰在丁卯。王曰:“师才!汝克荩乃身,臣朕皇考穆穆王,用乃孔德逊纯,乃用心引正乃辟安德。唯余小子肈淑先王德,赐汝玄衮、黼纯、赤韨、朱衡、丝旗、太师金膺、鋚勒。用型乃圣祖考(粦)明,辟前王,事余一人。”才拜稽首,休伯太师,肩嗣才臣皇辟,天子亦弗忘公上父胡德,蔑历,伯太师丕自作,小子夙夕尃故先祖烈德,用臣皇辟。伯亦克歀故先祖口,孙子,一口皇辟懿德,用保王身。才敢厘王,俾天子万年,伯太师武,臣保天子,用厥烈祖介德。才敢对王休。用绥。作公上父尊于朕考郭季易父口宗。
公元前913年 2月 14日农历 十二月 十九日戊申年 甲寅月 丁卯日[立春] 闰5月 元年:公元前920年(周恭王)

《鲁方彝盖》《史墙盘》文考乙公,《冬方鼎》文祖乙公,则必为同一王世或相近王世器。
《鲁方彝盖》铭文:为隹(唯)八年十又二月初吉丁亥,齐生鲁肈贮(贾),休多赢,隹□(唯朕)文考乙公永启余鲁,用乍□(作朕)文考乙公宝□(尊)彝,鲁□(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公元前913年 1月 5日农历 十一月 初八日丁未年 壬子月 丁亥日 闰5月 元年:公元前920年(周恭王,子月作年初)
公元前872年 1月 29日农历 十二月 初六日戊子年 乙丑月 丁亥日 元年:公元前879年(周孝王,丑月作年初)
公元前775年 12月 26日农历 十一月 初四日丙寅年 庚子月 丁亥日 闰1月 元年:公元前781年(子月作年初)

《史墙盘》銘文:古文王初,絷和于政,上帝降懿德大聘,甫有上下,适受万邦;嗣圉武王,迩征四方,达殷畋民,永丕巩狄,取长伐夷*蛮(童);宪*贤(圣)成王,左右绶勳,刚*网嘉用,肇*革(隔)周邦;渊哲康王,分尹意疆;弘鲁卲王,广能楚荆,唯*宥南行;*横觐穆王,井帅宇诲,*转宁天子。天子圂尸,文武长烈;天子眉爽亡寒,祁上下亟闻,亘慕昊炤,亡*杲上帝,司夔允保受;天子绾命厚福,丰年方巒,亡不*戟见。青幽高祖,在微灵处。雩武王即裁,殷微事谏,祖乃来见武王。武王则令周公,舍余寓于周卑处。再传乙祖,从匹厥辟,远献厚心,子仄炎明。亚祖祖辛,*贮屎子孙,繁兽多孽,齐角炽光,义其*庙祀。宪辟文考乙公,遽丧得纯,無谏农啬,戍田唯辟。孝友吏墙,夙夜不豕。其日蔑历,墙不敢*阻。对扬天子,丕显休命,用作宝尊彝,列祖文考弋*宧。授墙称黻、福裹、兽禄、黄耆、弥生。龛事厥辟,其万年永宝用。
分析:《史墙盘》前段颂扬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当代天子共(恭)七代周王的功绩,后段记叙微氏家族高祖、烈祖、乙祖、亚祖、文考和做本盘者自身六代的事迹
恭王时器

《十三年[疒兴]壶》铭文:唯十又三年九月初吉戊寅,王在成周司土淲宫,格大室,即位,囗父佑[疒兴],王呼作册尹册赐[疒兴]画靳、牙僰、赤舄。
公元前908年 9月 26日农历 八月 初二日癸丑年 辛酉月 戊寅日 闰2月 元年:公元前920年(周恭王)
公元前815年 11月 17日农历 十月 初三日丙戌年 己亥月 戊寅日 元年:公元前827年
公元前949年 10月 31日农历 九月 初五日壬申年 庚戌月 戊寅日 元年:公元前961年

《冬方鼎(甲)》銘文:隹(唯)九月既望乙丑王在□(堂)师王俎姜吏(使)內史,友員易(錫)(冬戈)玄衣朱□(鑤,金(衿)(冬戈)苯(拜)稽首对扬王,俎姜休用乍(作)宝鼎,尊鼎其用夙夜享孝,于厥文祖乙公于文,妣日庚其子子孙孙永宝。
《冬方鼎(乙)》銘文:冬曰,呜呼,王唯念冬戈辟剌烈考甲公,王用肇使乃子冬戈率虎臣御淮戎。冬戈曰:呜呼,朕文考甲公,文母日庚,弋休,则尚安永宕乃子冬戈心,安永袭冬戈身,厥复享于天子。唯厥使乃子冬万年辟事天子,毋有尤于厥身。冬戈拜稽首,对揚王令,用作文母日庚宝尊鬺彝。用穆穆夙夜,尊享孝绥福。其子子孙孙,永宝兹剌。
《冬簋盖》銘文:唯六月初吉乙酉,在堂师。戎伐串,冬率有司、师氏奔追袭戎于棫林,搏戎胡。朕文母競敏圣行,休宕厥心,永袭厥身,俾克厥敌,获馘百,执讯二夫,俘戎兵:盾、矛、戈、弓、箙、矢、裨、胄,凡百又卅又五款,掠戎俘人百又十又四人。衣搏,無尤于冬戈身。乃子冬戈拜稽首,對揚文母福烈,用作文母日庚寶尊簋。俾乃子,冬戈萬年,用夙夜,尊享孝于氒文母。其子子孙孙永寶。
恭王懿王时器

《同簋》文考惠仲(《逨盘》雩朕皇高祖惠中(蠡)父,盭(戾)龢于政,有成于猷,用会昭王穆王,盗政四方,扑伐楚荆。雩朕皇高祖零白,粦明厥心,不惰□服,用辟龏王懿王。),则必为恭王懿王时器。
《同簋》銘文:唯十又二月初吉丁丑。王在宗周,格于大庙。荣伯佑同立中廷,北向。王命同佐佑吴大父昜、林、吴、牧、自虒东至于河,厥逆至于玄水,世孙孙子子佐佑吴大父,毋汝有闲。对扬天子厥休,用作朕文考惠仲尊宝簋。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恭王懿王时器

《师汤父鼎》銘文:隹(唯)十又二月初吉丙午,王才(在)周新宫,才(在)射庐,王乎(呼)□□易(应锡)盛弓、象弭、矢□、彤欮,师汤父□□(拜稽)首,乍□(作朕)文考毛□□(叔□)彝,□其迈(万)年,孙孙子子永宝用。
分析:《师汤父鼎》“王在周新宮,在射廬”常见于恭王或懿王时期,《七年牧簋》师汤父宫,必更晚,但《师虎簋》乃恭王元年器(师虎出现于《虎簋盖》穆王时器),与《师虎簋》均现内史吴之《七年牧簋》最晚至懿王时期,《师汤父鼎》乃恭王时器。
恭王时器

《九年卫鼎》与《乖伯簋》均出现人物“眉敖”,则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
《乖伯簋》銘文:隹王九年九月甲寅,王命益公征眉敖,益公至告。二月,眉敖至见,献帛。己未,王命中(仲)侄帰乖伯伪(僞)裘(官名)。王若曰:“乖白。朕丕顯祖文武,膺受大命。乃祖克來(勑、赖)先王,異自它邦,有革(变更)于大命。我亦弗深享邦,赐汝伪裘。”乖伯拜手,稽首天子休,弗忘小裔邦帰刍。敢对扬天子休,不丕鲁休,用作朕皇考武乖幾王尊簋。用好宗庙,享夙夕;好朋友,雩百番婚媾,用蘄(祈)屯(纯)禄永命鲁寿,子孙帰刍。其万年日用享于宗室。
隹王九年九月甲寅:公元前912年 9月 23日农历 八月 十四日己酉年 癸酉月 甲寅日 二月,眉敖至见,献帛。己未:公元前911年 3月 27日农历 二月 廿三日庚戌年 己卯月 己未日 元年:公元前920年(周恭王)
隹王九年九月甲寅:公元前894年 10月 19日农历 八月 廿九日丁卯年 庚戌月 甲寅日 二月,眉敖至见,献帛。己未:公元前893年 4月 21日农历 三月 初八日戊辰年 丙辰月 己未日 元年:公元前902年

周懿王元年推研:
天再旦为日食推得的懿王元年公元前899年乃错误:《十五年趞曹鼎》龏(恭)王才(在)周新宫,大概率生称谥而非死谥,必为恭王时器,《五祀卫鼎》出现恭王,属恭王时器或恭王后一王世懿王时器,《廿七年卫簋》为穆王时器,《裘卫盉》与《廿七年卫簋》《十五年趞曹鼎》不可能置于同一王世,只能属懿王时器。若懿王元年公元前899年(天再旦为日食推得),则《裘卫盉》隹( 唯)三年三月,既生霸壬寅,即为公元前897年 6月 24日农历 四月 廿八日 甲子年 庚午月 壬寅日。另《畯簋》今朕丕显考龏(恭) 王既命汝更乃祖考事,作司徒;今余唯申先王命汝司西司徒讯讼,取十锊,敬勿废朕命;则必为懿王时器。若懿王元年公元前899年(天再旦为日食推得),则《畯簋》唯十年正月初吉甲寅,即为公元前890年4月 1日农历 二月 十九日辛未年 辛卯月 甲寅日。目前为止,西周时器初吉都在上旬,不可能为下旬,《畯簋》《裘卫盉》均无法合历。显然,根据天再旦为日食推得的懿王元年公元前899年为错误,造成错误因素:1.可能记载有误。2.古时,乃竹简记事,可能整理古书时将四年事件整成了元年事件(《晋侯苏钟》就出现此类错误!)。3.可能天再旦非日食(《开元占经》卷三“天裂”里原文记载:“穆帝升平五年八月己卯夜,天中裂,广三四丈,有声如雷,野雉皆鸣。是后哀帝荒疾,海西失德,太后总万机,桓温专权,威振内外,阴气隆,阳道微也。”《天镜》曰:“天以冬裂,天下大兵。有阴谋,主有丧;春秋主君臣怀拢,夏冬主有大兵。”京房《妖占》曰:“天分作乱之君,无道之臣,欲裂其土,国之主当之。”《天镜》曰:“天裂而言,如其言。天裂见牛、马、豕,天下忧。《汲冢纪年书》曰:“懿王元年,天再启于郑、晋,穆帝升平五年,天裂有声,又有天裂见其流水、马、人。”。显然,《汲冢纪年书》曰:“懿王元年,天再启于郑、晋”,而《竹书纪年》曰:“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不可信。《开元占经》归类为“天裂”,而非“日全食”。“天裂”很可能是海市蜃楼)。

《今本竹书纪年》记载:懿王十七年,鲁厉公擢薨。《史记·魯周公世家》记载:厲公三十七年卒,魯人立其弟具,是為獻公。獻公三十二年卒,子真公濞立。真公十四年,周厲王無道,出奔彘,共和行政。二十九年,周宣王即位。
注:[今本竹书纪年]懿王十七年(鲁厉公擢薨)至真公29年(周宣王元年)==14(共和)+12(厉王在位)+8(夷王在位)+9(孝王在位)+25(懿王在位)-17(懿王17年)==51年(不含懿王十七年与周宣王元年) 
推算:[史记·魯周公世家]厲公末年(厲公37年卒)至真公29年(周宣王元年)==獻公在位32+28(真公29年)-2(魯诸侯共和前虚记年,共和之后实记年)==58(不含懿王十七年与周宣王元年) 
懿王元年==公元前827年(周宣王元年)+58+17(懿王十七年)==公元前902年(与《畯簋》懿王关键时器合历,可采信。另懿王十七年[鲁厉公擢薨]至真公29年[周宣王元年]之年数,《今本竹书纪年》与《史记·魯周公世家》相差7年,《史记·魯周公世家》成书在前,《今本竹书纪年》成书在后,则《今本竹书纪年》“懿王十七年,鲁厉公擢薨”乃承古本而来,若为推算,不致于才两世鲁诸侯竟然差7年。)

《畯簋》今朕丕显考龏(恭) 王既命汝更乃祖考事,作司徒,则必为周懿王时器。
《畯簋》铭文:唯十年正月初吉甲寅,王在周[般]大室,旦,王格庙,即位, 王,康公入门佑畯,立中廷,北向。王呼作册尹册命畯,曰:“ 甾乃祖考□有□于先王,亦弗望(忘) 乃祖考登裹厥典封于服。今朕丕显考龏(恭) 王既命汝更乃祖考事,作司徒。今余唯申先王命汝司西司徒讯讼,取十锊,敬勿废朕命。锡汝鬯卣、赤芾、幽黄、攸勒。”畯拜稽首,对扬天子休,用作朕烈考幽叔宝尊簋,用锡万年,子子孙孙其永宝。
公元前893年 2月 16日农历 正月 初二日戊辰年 甲寅月 甲寅日 元年:公元前902年(周懿王) 误差<=0天

《裘卫四器》指:《裘卫盉》与《五祀卫鼎》《九年卫鼎》《廿七年卫簋》均出现人物裘卫,则应考虑裘卫活动时限不能太长,《廿七年卫簋》裘卫为文祖作器,《裘卫盉》《五祀卫鼎》《九年卫鼎》裘卫为文考作器,则说明《廿七年卫簋》裘卫作器时文考健在。《五祀卫鼎》出现恭王,则说明裘卫四器为恭王时器或与恭王相邻王世时器,另《竹书纪年》等文献记载恭王前后王世只有周穆王超过27年,《廿七年卫簋》只能是穆王时器。
《五祀卫鼎》与《裘卫盉》均出现两人物定伯与伯邑父,更置于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
《裘卫盉》与《十五年趞曹鼎》不可能置于同一王世:惟三年三月至唯十又五年五月其中闰4个月相差(12×12+4+2)月×29.53=4429.53天/60余49,即既生霸干支时间序数相应往后移49;壬寅干支序数为39,壬午干支序数为19+60=79,后移40,二者移动数相差9;所以,若壬寅既生霸,壬午相对既生霸位置往后退了9天,超出既生霸(初十至望日)时区,无解。同理,其中闰5个月,若壬寅既生霸,壬午相对既生霸位置往前进了21天,超出既生霸(初十至望日)时区,无解。
《裘卫盉》与《廿七年卫簋》不可置于同一王世:惟三年三月至隹廿又七年三月其中闰9个月(24×12+9)月×29.53=8770.41天/60余10,即既生霸干支时间序数相应往后移10,壬寅干支序数39,戊戌干支序数60+35=95,后移56,二者移动数相差46;所以,若壬寅既生霸,戊戌相对既生霸位置往前进了46(1个月16天),戊戌超出既生霸(初十至望日)时区,无解。
《裘卫盉》与《宰兽簋》均出现人物荣伯,则置于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
《裘卫盉》铭文:隹( 唯)三年三月,既生霸壬寅,王爯旂于豊,矩白庶人取瑾璋于裘卫。才(裁)八十朋,厥贮,其舎田十田。矩或取赤虎(琥)两、两鞈(韦合)一,才(裁)廿朋。其舍田三田。裘卫乃雉(矢)告于伯邑父,荣伯,定伯,亮伯,单伯,乃令(命)参(三)有司,司徒,微邑,司马单舆,司工(空)邑人,服遝受田。燹、(走甫)、卫小子瑶逆者(诸)其卿(飨),卫用作朕文考惠孟宝盘,卫其万年永宝用。
公元前900年5月 11日农历 三月 十一日辛酉年 壬辰月 壬寅日 元年:公元前902年(周懿王)
公元前899年 5月 6日农历 三月 十六日壬戌年 甲辰月 壬寅日 元年:公元前901年

《九年卫鼎》铭文:惟九年正月,既死霸,庚辰。王在周雒宫,各廟,眉敖者膚為吏,见於王,王大耑矩取。眚車輦乘,函為冟。夫衞,婁鞴鞭匝,鞲帛辔、乘金、麃鏧,舍矩。姜帛三两,廼舍裘。衞林晉里,鄙厥。惟,颜林我舍,颜陳,大馬两舍,颜始駎,叀舍。颜有辞,壽商圛,裘盡冟矩。廼眾鏖粦,令壽商眾,啻曰:韝簿多从裘。衞林晉里,則乃成。夅四夅颜,孙鼎叀夅,壽商萬,舍盖冒梯。羝皮,下巺皮下,孽岜俑皮下,肯帛金一反氒吴喜,皮下舍鏖,為冟。頾乘韍,函东臣,羔裘、颜下皮下,眾受。衞孙魇逆者,其,臗衞臣,衞,用作朕文考寳鼎。其邁年永寳用。
公元前894年 3月 19日农历 正月 廿二日丁卯年 癸卯月 庚辰日 元年:公元前902年 误差-2天(周懿王)
公元前1002年 2月 14日农历 十二月 廿五日戊寅年 乙丑月 庚辰日 闰1月 元年:公元前1010年

裘卫活动时限:穆王27年-恭王4年-懿王3年-懿王9年

《七年牧簋》与《师虎簋》均出现内史吴,则必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
《七年牧簋》 铭文:隹王七年十又三月既生霸甲寅,王才周,才师汤父宫(師汓父宫),格大室即位。公尹?入右牧,立中廷。王呼内史吴册命牧。王若曰:“牧,昔先王既令女乍司土。今余唯或改,令女辟百寮。厥冋事包,乃多乱,不用先王乍井,亦多虐庶民厥讯庶右粦。不井不中,乃侯止耤人。今既司匐厥辠召故。”王曰:“牧,女毋敢弗帅先王乍明井,用于乃讯庶右粦。毋敢不明不中不井,?乃贯政事。毋敢不尹其不中不井。今余隹申重乃命,易女秬鬯一卣、金车、贲较、画、朱虢、鞃靳、虎、熏里、旗、余马四匹。敬夙夕勿废朕令。”牧拜稽首,敢对扬王不显休,用乍朕皇文考益白宝尊簋。牧其万年寿考,子子孙孙永宝用。
分析:《师汤父鼎》“王在周新宮,在射廬”常见于恭王或懿王时期,《七年牧簋》师汤父宫,必更晚,但《师虎簋》乃恭王元年器(师虎出现于《虎簋盖》穆王时器),与《师虎簋》均现内史吴之《七年牧簋》最晚至懿王时期,《师汤父鼎》乃恭王时器。
公元前896年 3月 3日农历 正月 十四日乙丑年 戊寅月 甲寅日 元年:公元前902年(周懿王) 寅月作年头
公元前855年 1月 27日农历 十二月 十二日乙巳年 己丑月 甲寅日 元年:公元前861年 丑月作年头
公元前979年 1月 18日农历 十二月 十一日辛丑年 辛丑月 甲寅日 元年:公元前985年

《望簋》与《四年[疒兴]盨》《扬簋》《蔡簋》均出现人物史年(敖),则必为同一王世或相近王世。
《望簋》銘文:唯十又三年,六月初吉,戊戌,王在周康宫新宫。旦,格大室,即位。宰倗父佑望,入门,立中廷,北向。王呼史年册命望:“尸司毕王家,赐汝赤雍芾、銮,用事。”望拜稽首,对扬天子丕显休,用作朕皇祖伯口父宝簋。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西周中期)
公元前890年 7月 14日农历 六月 初六日辛未年 甲午月 戊戌日 元年:公元前902年(周懿王)
公元前973年 7月 29日农历 六月 初三日戊申年 己未月 戊戌日 元年:公元前985年

《扬簋》与《裘卫盉》均出现人物单白(伯),则必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器。
《扬簋》铭文:隹王九月既生霸庚寅,王才周康宫,旦,王各大室,即位,司徒单白入佑扬,王乎内史史敖册命扬,王若曰:扬,作司工,官司量田佃、眔司位、眔司刍、眔司寇、眔司工事,赐汝赤□韨、銮旗,讯讼,取□五锊。
公元前898年 10月 16日农历 八月 十三日癸亥年 辛酉月 庚寅日
公元前893年 11月 18日农历 十月 十二日戊辰年 癸亥月 庚寅日
公元前888年 10月 23日农历 九月 十一日癸酉年 壬戌月 庚寅日
公元前883年 11月 26日农历 十月 初十日戊寅年 癸亥月 庚寅日 (与《廿年休盘》跳月冲突,则不合历)

《蔡簋》铭文:唯元年既望丁亥,王才在。旦,王格庙,即位。宰入右蔡,立中廷,王呼史敖册命蔡。王若曰:蔡,昔先王既命汝作宰,司王家,今余唯申乃令,令女汝疋胥对各,从司王家外内,毋敢有不闻,司百工,出入姜氏令,厥有见有即令,厥非先告蔡,敢有入告,汝毋弗善效姜氏人,勿使敢有止从狱。 赐女汝玄衣、赤舄,敬夙夕勿废朕令。蔡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不显鲁休,用作宝尊簋,蔡其万年眉寿,子子孙用宝用
懿王前后时器
公元前902年 11月 3日农历 九月 十六日己未年 甲戌月 丁亥日 元年:公元前902年(周懿王)

《达盨盖》巂趩与《趩尊》趩为同一人,《作册吴盉》雟与《达盨盖》巂趩为同一人,则均必为同一王世或相近王世。
《达盨盖》铭文:隹(唯)三年五月既生霸壬寅,王才(在)周,执驹于滆 ,王乎(呼)巂趩召 (达),王易(锡达)驹。 (达拜稽)首,对(扬)王休,用乍(作)旅盨 。
公元前900年 7月 10日农历 五月 十一日辛酉年 甲午月 壬寅日 闰2月 元年:公元前902年(周懿王)
公元前1008年 8月 6日农历 六月 十四日癸酉年 己未月 壬寅日 元年:公元前1010年
公元前983年 7月 26日农历 六月 初九日戊戌年 己未月 壬寅日 元年:公元前985年

《士山盘》铭文:隹(惟)王十又六年九月既生霸甲 申,王才(在)周新宫。王各(格)大室,即立(位)。 士山入门立(位)中廷,北卿(向)。王乎(呼)乍(作)册尹 册令山曰:于入?侯,?征鄀?(荆) 方服眔亢虘服、履服、六?(子) 服。?侯都方宾贝、金。山拜??首, 敢对扬天子子不(丕)显休,用乍(作)文 考厘中(仲)宝尊般(盘)盉。山其万年永用。
公元前887年 10月 12日农历 八月 十一日甲戌年 癸酉月 甲申日 元年:公元前902年(周懿王)
公元前970年 10月 28日农历 九月 初九日辛亥年 戊戌月 甲申日 元年:公元前985年
公元前995年 11月 8日农历 九月 十四日丙戌年 戊戌月 甲申日 元年:公元前1010年

《廿年休盘》《匡卣》《懋尊、懋卣》《史懋壶》均“用乍朕文考日丁”,则必与同一王世或相近王世。
《廿年休盘》与《乖伯簋》《永盂》《倗伯爯簋》《訇簋(询簋)》均出现人物益公,则必与同一王世或相近王世。
《廿年休盘》铭文:隹廿年正月既望甲戌,王才周康宫,旦,王各大室,即立。益公右走馬休,入門,立中廷,北卿。王乎乍册尹册易休玄衣黹屯,赤市朱黄、戈琱肉戈彤沙,缑必鑾旂。休拜稽首,敢對揚天子不顯休令,用乍朕文考日丁尊盤,休其萬年子子孫孫永寶。
《廿年休盘》与《十五年趞曹鼎》(周恭王时器)不可能置于同一王世:唯十又五年五月至隹廿年正月其中闰2个月相差(4×12+2+8)月×29.53=1712.74天/60余33,即既生霸干支时间序数相应往后移33;壬午干支序数为19,甲戌干支序数为60+11,后移52,二者移动数相差19天;所以,若壬午既生霸,甲戌相对既生霸位置往前进了19天,超出了既望(十六至廿二或廿三)时区(既生霸初十至望日往前进1-5天即是既望十六至廿二或廿三),则无解。同理:闰2个月,若壬午既生霸,甲戌相对既生霸位置往前进了19天,超出了既望(十六至廿二或廿三)时区,同样无解。
《廿年休盘》与《虎簋盖》(周穆王时器)不可能置于同一王世:隹廿年正月至唯卅年四月其中闰4个月相差(10×12+4+3)月×29.53=3750.31天/60余30,即既望干支时间序数相应往后移30;两者均为甲戌(甲戌干支序数为11),后移0,二者移动数相差30(1月0天);所以,若甲戌既望(隹廿年正月既望甲戌),唯卅年四月初吉甲戌就不可能为初吉,则无解。
公元前883年 3月 15日农历 正月 二十日戊寅年 甲寅月 甲戌日 元年:公元前902年(周懿王)
公元前966年 3月 31日农历 二月 十八日乙卯年 己卯月 甲戌日 元年:公元前985年

《匡卣》与《十五年趞曹鼎》均出现射盧,而《匡卣》懿王才(在)射盧,则懿王时器,故而《十五年趞曹鼎》与《匡卣》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
《匡卣》銘文: 隹(唯)四月初吉甲午,懿王才(在)射盧(廬),乍(作)象夬,匡甫(辅)象图片(韘)二。王曰:“休。”匡拜手图片(稽)首,对扬天子不(丕)显休,用乍(作)文考日丁宝彝,其子子孙孙永宝用。
公元前889年 5月 5日农历 三月 初六日壬申年 甲辰月 甲午日 闰2月 元年:公元前902年(周懿王)
公元前884年 6月 8日农历 闰四月 初六日丁丑年 乙巳月 甲午日
公元前900年 7月 2日农历 五月 初三日辛酉年 甲午月 甲午日(与《裘卫盉》《[疒兴]鼎》《达盨盖》跳月冲突,则不合历)
公元前894年 6月 1日农历 四月 初七日丁卯年 乙巳月 甲午日
公元前889年 7月 4日农历 五月 初七日壬申年 丙午月 甲午日

《倗伯爯簋》銘文:唯二十又三年,初吉,戊戌,益公蔑倗伯爯历,佑告,令金车、旅。爯拜稽首,对扬公休,用作朕考宝尊。爯其万年,永宝用享。
公元前880年 7月 21日农历 六月 初四日辛巳年 乙未月 戊戌日 元年:公元前902年(周懿王)
公元前880年 1月 22日农历 十二月 初一日庚辰年 己丑月 戊戌日 闰2月,则为正月
公元前880年 5月 22日农历 四月 初三日辛巳年 癸巳月 戊戌日
公元前880年 9月 19日农历 八月 初五日辛巳年 丁酉月 戊戌日
公元前880年 11月 18日农历 十月 初六日辛巳年 己亥月 戊戌日

益公活动时限:《永盂》懿王12年--《訇簋(询簋)》懿王18年--《廿年休盘》懿王20年--《倗伯爯簋》懿王23年

《走簋》铭文:隹(唯)王十又二年三月既朢庚寅,王才(在)周,各大(格太)室,即立(位),司馬丼白(伯)[入]右徒(佑走),王乎乍(呼作)冊尹[冊易(錫)]走,?疋(胥)益,易女(錫汝)赤[巿、朱黃]旂,用考(事)。徒(走敢拜稽)首,對(揚)王休,用自乍(作)寶(尊簋),徒眔氒(走其暨厥)子子孫孫萬年永寶用。
公元前891年 5月 12日农历 三月 廿一日庚午年 庚辰月 庚寅日 元年:公元前902年(周懿王)
公元前999年 4月 9日农历 二月 廿三日壬午年 癸卯月 庚寅日 元年:公元前1010年

井白(丼白、邢伯)的活动时限:《师虎簋》恭王元年--《五祀卫鼎》恭王4年--《七年趞曹鼎》(《十五年趞曹鼎》恭王15年)--《永盂》懿王12年--《走簋》懿王12年

《永盂》銘文:唯十又二年,初吉,丁卯,益公入,即命于天子。益公乃出厥命,赐畀师永厥田:阴阳洛,疆眔师俗父田,厥眔公出厥命。邢伯、荣伯、尹氏、师俗父、遣仲,公乃命郑司徒函父、周人司空、懿史、师氏、邑人奎父、毕人师同,付永厥田,厥率履,厥疆宋句。永拜稽首,对扬天子休命,永用作朕文考乙伯尊盂。永其万年,孙孙子子。永其率宝用。
公元前891年 12月 15日农历 十一月 初一日庚午年 丁亥月 丁卯日 元年:公元前902年(周懿王) 误差-1天 亥月非年首

史年(敖)活动时限:《四年[疒兴]盨》懿王4年--《望簋》懿王13年

《师酉簋》《师酉盘》与《师酉鼎》均为同一人酉作器,为同一王世或相近王世。
《师酉鼎》铭文:唯王四祀,九月初吉,丁亥,王格大室,使师俗召师酉。王亲袤休师酉,赐豹裘,曰:“固夙夜,辟事我一人。”酉敢拜稽首,对扬天子丕显休,用作朕文父考乙伯、宄姬宝尊鼎。酉其用追孝,用祈眉寿、通禄、纯鲁。酉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孝于宗。
公元前899年 10月 18日农历 九月 初四日壬戌年 己酉月 丁亥日 元年:公元前902年(周懿王)
公元前867年 10月 30日农历 九月 初九日甲午年 甲戌月 丁亥日 元年:公元前870年
公元前982年 11月 3日农历 九月 初二日己亥年 甲戌月 丁亥日 闰6月 元年:公元前985年
公元前1007年 9月 15日农历 八月 初六日甲戌年 壬申月 丁亥日 元年:公元前1010年

《訇簋(询簋)》銘文:王若曰:“询!丕显文武受命,则乃祖奠周邦。今余命汝啻官司邑人,先虎臣后庸:西门夷、秦夷、京夷、(郚)夷、师笭侧新、Z□华夷、弁瓜夷、图片人、成周走亚、戍秦人、降人、服夷,易女(赐汝)玄衣黹屯、韋戈巿、冋黄、戈琱肉戈、缟必、彤沙,銮旂、攸勒,用事。”询稽首,对扬天子休令,用作文祖乙伯、同姬尊簋,询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唯王十又七祀,王在射日宫,旦,王各,益公入右询。
唯王十又七祀:公元前886年 元年:公元前902年

《[疒兴]鼎》銘文:唯三年,四月庚午,王在丰。王呼虢叔召[疒兴],赐驹两。拜稽首,用作皇祖文考盂鼎。[疒兴]万年,永宝用。
公元前900年 6月 8日农历 四月 初九日辛酉年 癸巳月 庚午日 元年:公元前902年(周懿王)

《[疒兴]壶》銘文:唯三年,九月丁巳,王在郑,飨醴,呼虢叔召[疒兴],赐羔俎。己丑,王在句陵飨逆酒,呼师寿召[疒兴],赐彘俎。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休,用作皇祖文考尊壶。[疒兴]其万年,永宝。
公元前900年 11月 22日农历 九月 廿八日辛酉年 己亥月 丁巳日 元年:公元前902年(周懿王)

《元年师旆簋》与《五年师旆簋》均出现人物师旆,则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
《元年师旆簋》铭文:唯王元年,四月既生霸,王在淢廙。甲寅,王格庙,即位。遟公入佑师旆,即位,立中廷。王呼作册尹克册命师旆,曰:“服于大左,官司丰。还,左右师氏,赐汝赤芾、絅衡、丽般,敬夙夕,用事。”旆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丕显鲁休命,用作朕文祖益仲尊簋。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公元前902年 6月 3日农历 四月 十一日己未年 己巳月 甲寅日 元年:公元前902年
公元前1010年 6月 30日农历 五月 十四日辛未年 甲午月 甲寅日 元年:公元前1010年
公元前870年 6月 15日农历 四月 十七日辛卯年 癸巳月 甲寅日 元年:公元前870年(与《师询簋》跳月冲突,则不合历)
公元前861年 6月 27日农历 五月 初九日庚子年 壬午月 甲寅日 元年:公元前861年(与《元年师兑簋》《逆钟》跳月冲突,则不合历)

周孝王元年推研:
《王臣簋》与《谏簋》均出现人物“内史敖”,则必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
《王臣簋》銘文:隹(唯)二年三月初吉庚寅,王各(格)于大(太)室,(益)公入右(佑)王臣,即立(中)廷,北鄉(嚮),乎(呼)内史(敖)冊命王臣:易女(錫汝)朱黃(衡)、親(賁襯)、幺(玄)衣黹屯(純)、?(鑾)旂五日、戈(畫)、必(厚柲)、彤沙(緌),用事。王臣手?(拜稽)首,不?(丕敢)顯天子對(揚)休,用乍(作朕)文考易中(仲尊簋),王臣(其)永寶用。
公元前877年 4月 28日农历 三月 十一日甲申年 戊辰月 庚寅日 误差+2天 元年:公元前878年(周孝王)
公元前826年 4月 1日农历 二月 初七日乙亥年 己卯月 庚寅日 上年闰4月 元年:公元前827年
公元前919年 4月 9日农历 闰二月 初八日壬寅年 癸卯月 庚寅日 元年:公元前920年(与《曶鼎》跳月冲突,则不合历)
公元前960年 5月 14日农历 四月 初十日辛酉年 壬辰月 庚寅日 闰4月 元年:公元前961年

《师晨鼎》铭文:“隹三年三月初吉甲戌,王在周师彔宫。旦,王格大室,即位。司马共佑师晨,入门,立中廷。王呼作册尹册命晨”。
《师艅簋》铭文:“隹三年三月初吉甲戌,王在周师彔宫。旦,王格大室,即位。司马共佑师艅,入门,立中廷。王呼作册内史册命师艅”。
公元前876年 4月 7日农历 三月 初一日乙酉年 己卯月 甲戌日 元年:公元前878年(周孝王)
公元前875年 4月 2日农历 二月 初七日丙戌年 辛卯月 甲戌日 元年:公元前877年
公元前859年 5月 8日农历 三月 初十日壬寅年 甲辰月 甲戌日 元年:公元前861年
公元前839年 5月 23日农历 四月 初七日壬戌年 乙巳月 甲戌日 元年:公元前841年

师晨的活动时限:《大师虘鼎》--《师晨鼎》
司马共活动时限:《四年[疒兴]盨》--《师晨鼎》《师艅簋》--《谏簋》

《七年师兑簋》銘文:唯七年五月初吉甲寅,王在康昭宫,各康庙,即位,毕叔右师兑入门立中廷
公元前872年 6月 25日农历 五月 初六日己丑年 庚午月 甲寅日 元年:公元前878年(周孝王)
公元前871年 6月 20日农历 五月 十一日庚寅年 壬午月 甲寅日 误差+2天 元年:公元前877年
公元前955年 7月 11日农历 六月 初四日丙寅年 甲午月 甲寅日 元年:公元前961年 
公元前835年 6月 11日农历 四月 初十日丙寅年 癸巳月 甲寅日 元年:公元前841年
公元前914年 8月 5日农历 六月 初二日丁未年 丁未月 甲寅日 元年:公元前920年
公元前821年 5月 28日农历 四月 初二日庚辰年 辛巳月 甲寅日 元年:公元前827年

《元年康公簋》与《畯簋》出现康公,则必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器。
《元年康公簋》銘文:唯元年,三月丙寅,王格于大室。康公佑郃盈,赐戠衣、赤雍芾,曰:“用嗣乃祖考事,作司土。”盈敢对扬王休,用作宝簋。子子孙孙,其永宝。
公元前878年 4月 10日农历 二月 十一日癸未年 乙卯月 丙寅日 元年:公元前878年(周孝王)

《师酉簋》酉之文考(父)为乙伯,《师询簋》《訇簋(询簋)》询之祖为乙伯,则询比酉晚一辈。
《师酉簋》铭文:隹(唯)王元年正月,王才(在)吴,各(格)吴(虞)大(太)庙,公族*(左工右鸟)釐入右师酉,立中廷。王乎(呼)史□[啬]册命师酉:“*(嗣)乃且(祖)啻官邑人虎臣:西门夷、*夷、秦夷、京夷、*身夷、新(薪)。易(锡)女(汝)赤市(*)、朱黄(衡)、中*、攸勒,敬*(夙)夜勿灋(废)朕令(命)。”师酉捹(拜)*(左旨右页)(稽)首,*(对)扬天子不(丕)显休令(命),用乍朕文考乙白(伯)*姬*(左阝右奠)(尊)*(簋),酉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师酉盘》铭文:隹(唯)四年三月既生霸甲戌,王在吴,各(格)吴(虞)大室,公族*(左工右鸟)釐入右师酉。王乎(呼)□[啬]册令(命):“师酉,*(嗣)乃且(祖)啻官邑人虎臣:西门夷、*夷、秦夷、京夷、*、新。易(锡)女(汝)赤市(韍)、攸勒,敬*(夙)夜勿灋(废)朕命。”师酉捹(拜)*(左旨右页)(稽)首,*(对)扬天子不(丕)显休令(命),乍(作)朕文考宗姬宝*(簋),酉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师酉簋》隹(唯)王元年正月:公元前878年 《师酉盘》隹(唯)四年三月既生霸甲戌:公元前875年 4月 2日农历 二月 初七日丙戌年 辛卯月 甲戌日 误差-2天 元年:公元前878年(周孝王)
《师酉簋》隹(唯)王元年正月:公元前877年 《师酉盘》隹(唯)四年三月既生霸甲戌:公元前874年 3月 28日农历 二月 十三日丁亥年 癸卯月 甲戌日 元年:公元前877年
《师酉簋》隹(唯)王元年正月:公元前861年 《师酉盘》隹(唯)四年三月既生霸甲戌:公元前858年 5月 3日农历 三月 十六日癸卯年 丙辰月 甲戌日 元年:公元前861年
《师酉簋》隹(唯)王元年正月:公元前841年 《师酉盘》隹(唯)四年三月既生霸甲戌:公元前838年 5月 18日农历 四月 十三日癸亥年 丁巳月 甲戌日 元年:公元前841年
《师酉簋》隹(唯)王元年正月:公元前986年 《师酉盘》隹(唯)四年三月既生霸甲戌:公元前983年 4月 29日农历 三月 初十日戊戌年 丙辰月 甲戌日 元年:公元前986年
《师酉簋》隹(唯)王元年正月:公元前902年 《师酉盘》隹(唯)四年三月既生霸甲戌:公元前899年 4月 8日农历 二月 十七日壬戌年 癸卯月 甲戌日 元年:公元前902年

师酉的活动时限:《师酉簋》--《师酉盘》--《师酉鼎》

周夷王元年推研:
《师询簋》《訇簋(询簋)》作器者师询,则必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
《师询簋》銘文:王若曰:师询,丕显文、武,膺受天命,亦则於汝乃圣祖考,克辅佑先王,作厥肱股,用夹紹厥辟,奠大命,盩和于政,肆皇帝亡斁,临保我有周雩四方,民亡不康靖。王曰:师询,哀哉,今日天疾威降喪,首德不克規(或尽),故亡承(或拯)于先王,向汝彶屯恤周邦,绥立余小子,恤厥事,隹王□身厚,今余唯申就乃命,命汝惠雍我邦小大猷邦,佑潢辟,敬明乃心,率以乃友捍御王身。欲汝弗以乃辟陷于艰,锡汝秬鬯一卣、圭瓒、夷狁三百人,询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休,用作朕烈祖乙伯、同益姬宝簋,询其万斯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作州宮宝,唯元年二月既望庚寅,王格于太室,荣内右询。
元年二月既望庚寅:公元前870年 3月 23日农历 闰正月 廿一日辛卯年 辛卯月 庚寅日 元年:公元前870年(周夷王)
元年二月既望庚寅:公元前1010年 4月 7日农历 二月 十九日 辛未年 辛卯月 庚寅日 元年:公元前1010年
元年二月既望庚寅:公元前902年 5月 10日农历 三月 十七日己未年 戊辰月 庚寅日 元年:公元前902年

《宰兽簋》与《永盂》《裘卫盉》《同簋》均出现人物荣伯,则必与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
《宰兽簋》銘文:唯六年二月初吉甲戌,王才(在)周師彔宮,旦,王各大(格太)室,即立(位)。(司)土白(榮伯)右宰内(獸入)門立(中)廷,北(嚮)。王乎(呼)内史尹中(仲)冊命宰?(獸)曰:“昔先王既命女(汝),今余唯或?(又申)?乃命,?(賡)乃且(祖)考事,??(司)康宮王家臣妾,奠?(庸)外入(内),母(毋)敢無??(聞知)。易女(錫汝)赤巿(韍)幽亢、?(攸)勒,用事。”???(獸拜稽)首,?(敢)對?(揚)天子不(丕)顯魯休命,用乍?剌且(作朕烈祖)幽中(仲)益姜寶??(簋),??邁(獸其萬)年子子孫永寶用。
公元前865年 4月 9日农历 三月 初五日 丙申年 辛卯月 甲戌日 闰4月 元年:公元前870年(周夷王)
公元前1005年 4月 24日农历 三月 初二日丙子年 壬辰月 甲戌日 元年:公元前1010年

《史伯硕父鼎》与《士山盘》均追孝文考釐仲与皇考釐仲,则为同一王世或相近王世。
《史伯硕父鼎》銘文:唯六年,八月初吉,己巳,史伯硕父追孝于朕皇考釐仲、王母乳母尊鼎。用祈匄百禄、眉寿绾绰、永命,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公元前865年 10月 1日农历 八月 初三日丙申年 丁酉月 己巳日 闰4月 元年:公元前870年
公元前874年 9月 19日农历 八月 初十日丁亥年 己酉月 己巳日 元年:公元前879年
公元前776年 10月 14日农历 九月 初九日 乙丑年 乙酉月 己巳日 元年:公元前781年
公元前1005年 10月 16日农历 九月 初一日丙子年 丁酉月 己巳日 元年:公元前1010年

《五祀卫鼎》出现“厉有嗣(司)醒(申)季”,《伊簋》出现“(申)季内右”,此两申季可能非同一人。
《伊簋》《大克鼎》出现人物申季(緟季),必置于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而《大克鼎》《善夫克盨》出现人物善夫克,则《伊簋》与《善夫克盨》可置于同一王世或相近王世。
《伊簋》铭文:隹(唯)王廿又七年正月既朢丁亥,王才(在)周康宫,旦,王各(格)穆大(太)室,即立(位),(申)季内右(入佑)伊,立(中)廷,北乡(向),王乎(呼)命尹(封)册令(命)伊:官(司)康宫王臣妾、百工,易女(锡汝)赤巿(韍)、幽黄(衡)、(銮)旂,攸(鋚)勒,用事。伊(拜)手(稽)首,对昜(扬)天子休,伊用乍不(作朕丕)显皇且(祖)文考吊(叔)宝彝,伊(其)万年无彊(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亯(享)。
公元前844年 3月 3日农历 正月 十九日丁巳年 壬寅月 丁亥日 元年:公元前870年(周夷王,厉王18年出奔前两年,不得人心,有人怀念先王,使用先王纪年)

《古鼎、古盉》銘文: 唯正月初吉,庚寅,王在康宫,格于大室,荣伯入佑古,即位。王呼内史尹册命古。王曰:“古,命汝作服。赐汝金车、旂、缁芾、幽衡。”古敢对扬天子丕显休,用作朕考簋。古其万年,子孙永宝用
公元前863年 2月 14日农历 正月 初二日戊戌年 甲寅月 庚寅日 元年:公元前870年(周夷王)
公元前873年 2月 7日农历 正月 初四日丁亥年 癸丑月 庚寅日
公元前868年 3月 12日农历 二月 初三日癸巳年 甲寅月 庚寅日

荣伯活动时限:《裘卫盉》懿王3年--《永盂》懿王12年--《宰兽簋》夷王6年--《古鼎、古盉》夷王8年

《三年师兑簋》与《元年师兑簋》《七年师兑簋》均出现人物师兑,则必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
《三年师兑簋》铭文:隹(唯)三年二月初吉丁亥,王才(在)周,各(格)大(太)庙,白右(伯佑)师兑,入门,立(中)廷,王乎(呼)内史尹册令(命)师兑:余既令女疋(命汝胥)师龢父,(司左)右走马,今余隹?(唯申)乃令(命),令女(命汝)??(司)走马,易女(锡汝秬)鬯一(卣)、金车、(贲较)、朱虢(鞹)、(靳)、虎冟(幂)、熏(纁)裏、右厄(轭)、(画)、(画?)、金甬(筩)、马(四)匹、攸(鋚)勒,师兑??(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不(丕)显鲁休,用乍?(作朕)皇考釐公(?簋),师兑(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疋(胥)师龢父,辭(司左)右走马:正(胥,辅助)师龢父,辭(掌管)左右走马
公元前868年 3月 9日农历 正月 三十日癸巳年 甲寅月 丁亥日元年:公元前870年(周夷王) 误差-2天
公元前959年 3月 7日农历 正月 十一日壬戌年 壬寅月 丁亥日 元年:公元前961年 元年:公元前961年(与《师遽簋盖》跳月冲突,则不合历) 误差+2天
公元前825年 3月 23日农历 二月 初十日丙子年 辛卯月 丁亥日 元年:公元前827年 误差+1天

《四年[疒兴]盨》与《[疒兴]壶》《[疒兴]鼎》作器者兴,则必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
《四年[疒兴]盨》与《师晨鼎》《师艅簋》《谏簋》均出现司马共,则必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
《四年[疒兴]盨》与《师晨鼎》《师艅簋》置于同一王世,无解:隹三年三月至隹四年二月,相距月数11月*29.53天/月=324.83天,325除60余数25,即初吉与既生霸干支时间序数相应往后移动25,甲戌干支序数为11,戊戌干支序数为35,后移24,二者移动数相差1,若甲戌初吉,戊戌在初吉相对位置往后退了1天,未进入既生霸时区(初十至望日),则无解;同理闰月,相距月数12月*29.53天/月=354.36天,354除60余数54,即初吉与既生霸干支时间序数相应往后移动54,甲戌干支序数为11,戊戌干支序数为35,后移24,二者移动数正好相差1个月,若甲戌初吉,戊戌在初吉相对位置往前移动了0天,若甲戌初吉,戊戌在初吉相对位置往后退了1天,未进入既生霸时区(初十至望日),则无解;
《[疒兴]钟》铭文:[疒兴][走亘][走亘](桓桓)[夕丮](夙)夕聖[走丧](爽),追孝于高且(祖)辛公、文且(祖)乙公、皇考丁公。龢口(林)鐘,用卲(昭)各(格)喜侃樂歬(前)文人,用口(禱)口(壽),匃永令(命),口(綽)口(綰)[犮首](髮)录(禄)屯(純)口(魯),弋(式)皇且(祖)考高對爾刺(烈),口(嚴)才(在)上,豐=(豐豐一口=[口(繹)口(繹)],口(融)妥(綏)口(厚)多福,廣啓[疒兴]身,口(擢)于永令(命),褱受余爾[黹處]福,[疒兴]口(其)萬年,口(齊)角(慤)慤(戴)光,義(宜)文神無彊(疆)口[左[上日下尹]右見]福,用寵光[疒兴]身,永余寶。
《四年[疒兴]盨》铭文:“隹四年二月既生霸戊戌,王才周师彔宫,各大室,即立,司马共右[疒兴],王乎史囗(年、敖、微)册易敡靳、虢韨、攸勒,敢对扬天子休,用乍文考宝簋,[疒兴]其万年子子孙孙其永宝。木羊册。”。(西周中期)
公元前867年 3月 15日农历 正月 十七日甲午年 丙寅月 戊戌日 上年闰6月 元年:公元前870年(周夷王) 误差+2天
公元前858年 3月 28日农历 二月 初十日癸卯年 乙卯月 戊戌日 元年:公元前861年
公元前899年 5月 2日农历 三月 十二日壬戌年 甲辰月 戊戌日 元年:公元前902年(与《师酉鼎》跳月冲突)

《五年师旆簋》铭文:唯王五年,九月,既生霸,壬午。王曰:“师旆,令汝羞追于齐,赐汝干五扬、登、盾、朱衡、画轸、戈琱胾、缑柲、彤沙,敬无败绩。”旆敢扬王休,用作宝簋。子子孙孙,永宝用。
公元前866年 10月 20日农历 九月 初十日乙未年 丙戌月 壬午日 元年:公元前870年(周夷王)
公元前777年 11月 1日农历 九月 十七日甲子年 甲戌月 壬午日 元年:公元前781年
公元前1042年 11月 13日农历 十月 初九日己亥年 甲戌月 壬午日 元年: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036年 12月 11日农历 十月 十四日乙巳年 丁亥月 壬午日 元年:公元前1046年 唯王五年+6(周公执政第7年返政)=11(成王11年)

周厉王元年推研:
《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顷侯厚赂周夷王,夷王命卫为侯。顷侯立十二年卒,子釐侯立。釐侯十三年,周厉王出奔于彘,共和行政焉。二十八年,周宣王立。
推算:周厉王出奔是卫釐侯13年,在卫釐侯之前还有卫顷侯在位12年,而卫顷侯是被周夷王封为王的。二十八年,周宣王立。周厉王在位年数<=25年(卫釐侯13年周厉王出奔+卫顷侯在位12年,卫诸侯乃次年改元)。

《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夷王三年,王致诸侯,烹齐哀公于鼎。《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哀公时,纪侯谮之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静,是为胡公。胡公徙都薄姑,而当周夷王之时。哀公之同母少弟山怨胡公,乃与其党率营丘人袭攻杀胡公而自立,是为献公。献公元年,尽逐胡公子,因徙薄姑都,治临菑。九年,献公卒,子武公寿立。武公九年,周厉王出奔,居彘。十年,王室乱,大臣行政,号曰“共和”。二十四年,周宣王初立。
推算:周厉王在位年数==武公9年周厉王出奔+献公在位9年+胡公在位年数(至少1年)-6(夷王末年9年-夷王3年烹齐哀公于鼎)。周厉王在位年数>=13年(9+9+1-6)。
错误:《今本竹书纪年》(厉王)三年,淮夷侵洛,王命虢公长父征之,不克。齐献公山薨。
更正:《今本竹书纪年》(厉王)十一年,淮夷侵洛,王命虢公长父征之,不克。齐献公山薨。(更能理解:今本《竹书纪年》为何厉王在位只有12年咯,12虚年+误差8年==20年!)

《史记·魯周公世家》记载:魯公伯禽卒,子考公酋立。考公四年卒,立弟熙,是謂煬公。煬公築茅闕門。六年卒,子幽公宰立。幽公十四年。幽公弟晞殺幽公而自立,是為魏公。魏公五十年卒,子厲公擢立。厲公三十七年卒,魯人立其弟具,是為獻公。獻公三十二年卒,子真公濞立。真公十四年,周厲王無道,出奔彘,共和行政。二十九年,周宣王即位。《竹书纪年》记载:懿王十七年,鲁厉公擢薨。二十五年,王陟。孝王 名辟方。九年,王陟。 夷王 名珝。八年,王有疾,诸侯祈于山川。王陟。厉王 名胡(居彘,有汾水焉,故又曰汾王)。 元年戊申春正月,王即位,作夷宫。
推算:厲公末年(厲公37年卒)至真公29年(周宣王元年)==獻公在位32+28(真公29年)-2(魯诸侯共和前虚记年,共和之后实记年)==58(不含懿王十七年与周宣王元年) 
周厉王在位年数==58-(懿王在位24年-懿王17年鲁厉公擢薨)-17(孝王在位8年夷王在位9年)-共和14年==20年

《竹书纪年》记载:(孝王)七年冬,大雨电,江、汉水(牛马死,是年,厉王生)。
《太平御览》记载:周孝王七年,厉王生,冬大雹,牛马死,江汉俱动。
《史记》记载:周孝王七年,厉王生,冬大雹,牛马死,江汉俱动。及孝王崩,厉王立,王室大乱
推算:周厉王继位13岁(周孝王在位9年-6即周孝王7年+周夷王在位9年+1) 周厉王出奔:32岁(13+20-1) 周厉王出奔时太子静未成年(《史记》记载:太子静长于召公家) 周厉王崩岁:46岁(32+14)

《元年师兑簋》铭文:隹(唯)元年五月初吉甲寅,王才(在)周,各(格)康庙,即立(位),同中右(仲佑)师兑入门立□(中)廷,王乎(呼)内史尹册令(命)师兑:疋(胥)师龢父辭(司左)右走马、五邑走马,易女(锡汝)乃且(祖)巾、五黄(衡)、赤舄,兑□□(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不(丕)显鲁休,用乍(作)皇且□(祖城)公□□(□簋)。师兑□(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公元前861年 6月 27日农历 五月 初九日庚子年 壬午月 甲寅日 元年:公元前861年
公元前986年 6月 24日农历 五月 初四日乙未年 壬午月 甲寅日 元年:公元前986年 元年:公元前986年
公元前841年 7月 12日农历 六月 初五日庚申年 壬午月 甲寅日 元年:公元前841年(与师[詈犬]簋跳月冲突,则不合历)

师兑的活动时限:《七年师兑簋》孝王7年--《三年师兑簋》夷王3年--《元年师兑簋》厉王元年

《大师虘鼎》与《师晨鼎》均出现人物师晨,则为同一王世或相近王世。
《大师虘鼎》铭文:正月既望甲午,王才(在)周师量宫,旦,王各(格)大室,即立(位),王乎(呼)师晨召大师虘,入门,立中廷。王乎(呼)宰囫易(赐)大师虘虎裘。虘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不(丕)显休。用乍(作)宝簋,虘其万年永宝用。隹(唯)十又二年。
[注]正月既望甲午...隹十又二年(置尾)
公元前850年 2月 10日农历 十二月 廿一日庚戌年 己丑月 甲午日 闰2月 元年:公元前861年

《此鼎、此簋》铭文:“唯十又七年十又二月既生霸乙卯,王在周康宫夷宫”。
公元前845年 2月 5日农历 十二月 十一日乙卯年 己丑月 乙卯日 元年:公元前861年(周厉王) 丑月作年头

《鬲攸比盨》《善夫克盨》《小克鼎》均出现善夫克,则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
《鬲攸比盨》铭文:隹(唯)王廿又五季(年)七月既口(望),口(王)才(在)永師田宮,令小臣成友(賄),逆里尹、內史無嬰(其)、大史旗(旗)。曰:章毕(厥)鸒(會)夫吒鬲比田,其邑旃、幺、顙;直(郭)友(賄)鬲比其田其邑。亮(郭)歃言二挹(邑)奥(畀)鬲比。直(郭)毕(厥)小宮吒鬲比田,其邑彼眾句、商、兒,眾讎(仇)、戈(哉)。德(郭)限余鬲比田,其邑競、榔、甲三邑,州、瀘二邑,凡德(郭)友(賄)。(郭)友(賄)鬲比田十又三邑,毕(厥)右鬲比、譱(善)夫克。鬲比乍(作)朕皇且(祖)丁公、文考吏(惠)公,其子=孫=永寶用。Y(襄)。
厉王宣王时器

《鬲攸比鼎》铭文:隹(唯)卅又一年三月初吉壬辰,王才(在)周康徲大(太)室,鬲比(以)攸卫牧告于王,曰:女孚我田徼,弗许鬲比,王令相史南以虢旅,虢旅乃事(使)。攸卫牧誓曰:□弗(具)付匕(比),且射(其沮厌)分田邑,则杀,攸卫牧则誓,比乍(作朕)皇且(祖)丁公、皇考寅(惠)公(尊)鼎,鬲攸比其彳万年(其万),子子孙孙永宝用。
公元前831年 4月 29日农历 三月 十一日庚午年 庚辰月 壬辰日 元年:公元前861年(周厉王) 误差+2天
公元前811年 5月 14日农历 四月 初七日庚寅年 庚辰月 壬辰日 元年:公元前841年(与《善夫克盨》跳月冲突,则不合历)
重点:夷王之后,超过17年的王世只有厉王与宣王,而宣王31年3月壬辰日(公元前797年 4月 30日农历 三月 廿八日甲辰年 戊辰月 壬辰日)明显不合初吉,则只能是厉王时器(十一日超初吉时限两天),说明:古时月相不太准确,合历时偶尔允许一两天误差。

《虢仲盨盖》铭文:虢中(仲)以(与)王南征,伐南淮尸(夷),才(在)成周,乍(作)旅盔。兹盨友(有)十又二。[注]《后汉书.东夷传》厉王无道,淮夷入寇,王命虢仲征之,不克。宣王(应为厉王)命召公伐而平之。
《无己簋》铭文:唯十又三年正月初吉,壬寅,王征南人。王赐无(上己下其,今作“箕”)马四匹。无箕拜手(左旨右页,今作“稽”)首,曰:“敢对扬天子鲁休”。令无箕用作朕皇祖釐季尊簋。无箕其万年子孙永寳用。
分析:《虢仲盨盖》“虢中(仲)以(与)王南征,伐南淮尸(夷)”与《无己簋》“王征南人”,乃同一事件。
兹盨友(有)十又二:公元前850年
唯十又三年正月初吉壬寅:公元前849年 2月 13日农历 正月 初六日辛亥年 辛丑月 壬寅日 元年:公元前861年(周厉王)

《虢仲盨盖》与《公臣簋》均出现人物“虢中”,则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
《公臣簋》铭文:虢中令(仲命)公臣:“(司朕)百工,易女(锡汝)马乘、(钟)五、金,用事。”公臣(拜稽)首,(敢扬)天尹不(丕)显休。用乍(作)(尊簋),公臣(其)万年永宝兹休。
厉王时器

《谏簋》与《四年[疒兴]盨》《师艅簋》《宰兽簋》均出现周师彔宫
《谏簋》铭文: 唯五年三月初吉庚寅,王在周师录宫。旦,王格大室,即位。[?+司]马共佑谏入门,立中廷。王呼内史敖册命谏曰:“先王既命汝[口?+司]王宥,汝谋不有闻,毋敢不善。今余唯或[?+司]命汝。赐汝攸勒。”谏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丕显休,用作朕文考惠伯尊簋。谏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公元前857年 5月 13日农历 四月 初八日甲辰年 戊辰月 庚寅日 元年:公元前861年(周厉王)
公元前898年 4月 19日农历 三月 初九日癸亥年 丙辰月 庚寅日 元年:公元前902年
公元前837年 3月 29日农历 二月 初四日甲子年 丁卯月 庚寅日 元年:公元前841年

《小克鼎》与《无己簋》均出现“皇祖釐季”,则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
《小克鼎》銘文:唯王廿又三年九月,王在宗周。王命善夫克舍令于成周,遹正八师之年。克作朕皇祖釐季宝宗彝。
公元前839年 元年:公元前861年(周厉王)

《大克鼎》克曰:穆穆朕文且师华父,悤襄氒心,宁静于猷,淑哲氒德。肆克龏保氒辟龏王,谏辪王家,叀于万民。远能,肆克□于皇天,琐于上下,得屯亡敃,易无疆,永念于氒孙辟天子,天子明,显孝于申,巠念氒圣保且师华父,〈龠+力〉克王服,出内王令,多易宝休。不显天子,天子其万年无强,保辥周邦,〈田+允〉尹四方。
王才宗周,旦,王各穆庙,即立,緟季右善夫克,入门,立中廷,北向,王乎尹氏册令善夫克。王若曰:“克,昔余既令女出内朕令,今余唯乃令,易女叔巿、参冋中悤。易女田于野,易女田于渒,易女井家〈勹+累〉田于〈田+允+山〉,以氒臣妾,易女田于康,易女田于匽,易女田于溥原,易女田于寒山,易女史小臣、霝、籥、鼓、钟,易女井、微、〈勹+累〉人,■。易女丼人奔于〈日+东〉,敬夙夜用事,勿法朕令。”克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不显鲁休,用乍文且师华父宝彝,克其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
厉王(前后)时器

《番菊生壶》铭文:唯廿又六年十月初吉己卯番匊生铸媵壶用媵□(‘厥’)元子孟」妃乖子子孙孙永宝用。
《倗叔壶》铭文:唯廿又六年,十月初吉,己卯,倗叔作田甫宝尊壶。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公元前836年 11月 8日农历 十月 初二日乙丑年 丙戌月 己卯日 元年:公元前861年(周厉王)

《伯大祝追鼎》铭文:唯卅又二年八月初吉辛子(巳),伯大祝追作丰叔姬鼎彝,用祈多福,伯氏其眉寿黄耇万年,子子孙孙永保享。
公元前830年 10月 10日农历 八月 初八日辛未年 丁酉月 辛巳日 公元前861年(周厉王)

《寰盘、寰鼎》与《四十二年逨鼎》《四十二年逨鼎》均出现人物史淢,则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
《寰盘、寰鼎》铭文:隹廿又八年五月既望庚寅,王在周康穆宫。旦,王各大室即位。宰頵佑寰入门立中庭,北向。史黹受王命书:王乎史淢册。赐寰玄衣,黹纯,赤市,朱黄,銮旗,攸勒,必琱,戟□,必彤沙。寰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丕显叚休命,用作朕皇考郑伯,郑姬宝盘。寰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公元前834年 7月 12日农历 五月 廿二日丁卯年 丙午月 庚寅日 元年:公元前861年(周厉王)

《伯窥父盨》与《虢季子白盘》均出现人物白(伯)父,则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
《伯窥父盨》铭文:隹(唯)卅又(有)三年八月既死辛卯,王才(在)成周,白(伯)父乍(作)宝须(盨),子子孙孙永用.(既死魄,也称既死)
公元前829年 10月 14日农历 八月 廿三日壬申年 己酉月 辛卯日 元年:公元前861年(周厉王)

《善夫山鼎》与《吴虎鼎》均出现人物“史贲”,则必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
《善夫山鼎》铭文:唯卅又七年,正月初吉,庚戌,王在周,格图室。南宫乎入佑膳夫山,入门,立中廷,北向。王呼史贲册命山,王曰:“山,命汝官司饮献人于克,用作宪,司贮,毋敢不善。赐汝玄衣、黹纯、赤芾、朱衡、銮旂。”山拜稽首,受册,佩以出,返纳瑾璋。山敢对扬天子休命,用作朕皇考叔硕父尊鼎。用祈匄眉寿绰绾,永命灵终,子子孙孙,永宝用。
公元前825年 2月 15日农历 正月 初二日丙子年 庚寅月 庚戌日 元年:公元前861年(周厉王,注意:共和行政,沿用厉王纪年,惯性使然,到了宣王三年仍有人在沿用厉王纪年)
公元前1010年 2月 26日农历 正月 初九日辛未年 庚寅月 庚戌日 元年:公元前1046年(周成王)

《南宫乎钟》与《善夫山鼎》均出现人物南宫乎,则必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
《南宫乎钟》先祖南公,《大盂鼎》祖南公,南宫乎与盂均为“南公”后裔。
《南宫乎钟》司徒南宫乎作大林协钟,兹钟名曰无射。先祖南公,亚祖公仲,必父之家。天子其万年眉寿,畯永保四方,配皇天。乎拜手稽首,敢对扬天子丕显鲁休,用作朕皇祖南公,亚祖公仲。

《四十二年逨鼎》出现人物长父,长父乃周厉王亲信虢公长父(《吕氏春秋·仲春纪·当染》记载“夏桀染于干辛、歧踵戎,殷纣染于崇侯、恶来,周厉王染于虢公长父、荣夷终,幽王染于虢公鼓、祭公敦,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僇。”),则《四十二年逨鼎》不可能为宣王42年时器(不合历),否则,长父未免超正常活动时限。更有可能是宣王初年沿用先王纪年。
《四十二年逨鼎》铭文:唯卌又二年五月既生霸乙卯,王才周康宫穆宫,旦,王各大室,即立,司工散右吴逨入门立中廷,北乡,尹氏受王 书。王乎史淢册 逨,王若曰:“逨,不显文武,膺受大令,匍有亖方,则繇隹乃先圣且考,夹绍先王,闻勤大令,奠周邦。余弗叚忘圣人孙子,余隹闭乃先且考,又勲于周邦,肆余乍□訇,肈建长父,侯于采,余令女奠长父休,女克奠于氒师,女隹克井乃先且考,辟佥允出捷于井阿,于历岩,女不艮戎,女光长父以追博戎,即宕伐于弓谷,女执讯只馘孚器车马。女敏于戎工,弗逆朕新令, 女秬鬯一卣,田于 卅田,于 廿田。逨拜稽首,受册 以出。逨敢对天子不显鲁休扬。
《四十三年逨鼎》铭文:唯卌又三年六月既生霸丁亥,王才周康宫穆宫,旦,王各周庙即立,司马寿右吴逨入门立中廷,北乡,史淢受王令书。王乎尹氏册令逨,王若曰:“逨,不显文武尹受大令,匍有亖方,则繇隹乃先圣[祖]考,夹绍先王,闻堇大令,奠周邦。肆余弗忘圣人孙子,昔余既令女疋荣兑摄司亖方吴林,用宫御。今余隹坙乃先且考,又勲于周邦,申就乃令,女官司历人,母敢妄宁,虔宿夕惠雍我邦小大猷。雩乃专*政事,母敢不规不井,雩乃讯庶人又粦,母敢不中不井,母龏橐龏橐,隹又宕从,乃敄鳏寡,用乍余一人死不小隹死。”王曰:“逨,易女秬鬯一卣、玄衮衣、趩舄、驹车、贲较、朱虢靳、虎冟熏里、画画 ,金甬、马亖匹、攸勒,敬夙夕弗灋朕令。”逨拜稽首,受册,佩以出,反入纳堇圭。逨敢对天子不显鲁休扬。用作朕皇考恭叔彝。皇考其严在上,翼在下,穆穆秉明德,丰丰泽泽,降余康娱纯佑,通禄永命,眉寿绰绾,畯臣天子。逨其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
逨鼎两器勉强置于同一王世:唯卌又二年五月至唯卌又三年六月,相距月数13月*29.53天/月383.89天,384除60余数24,即既生霸干支时间序数相应往后移动24,乙卯干支序数为52,丁亥干支序数为24+60,后移32,二者移动数相差8,所以:若乙卯既生霸,丁亥相对既生霸位置往前进了8天,只有乙卯既生霸为初九,丁亥为十七(勉强合既生霸时区)。
公元前855-790年间逨鼎两器勉强合历的全部《四十二年逨鼎》年份如下:1.公元前820年 7月 23日农历 六月 初九日辛巳年 乙未月 乙卯日:元年公元前861年 2.公元前794年 5月 8日农历 三月 初九日丁未年 甲辰月 乙卯日:距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太远,可以排除 3.公元前851年 7月 6日农历 五月 初八日庚戌年 壬午月 乙卯日:距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太远,可以排除 4.公元前825年 6月 19日农历 五月 初九日 丙子年 甲午月 乙卯日:《四十三年逨鼎》唯卌又三年六月既生霸丁亥为公元前824年 9月 14日农历 七月 十八日丁丑年 戊申月 丁亥日(上月小,月大则为十七) 与《鲁武公册命》跳月冲突,因《鲁武公册命》肯定为宣王时器,则只能是《四十二年逨鼎》《四十三年逨鼎》不合历。
《四十二年逨鼎》唯卌又二年五月既生霸乙卯:公元前820年 7月 23日农历 六月 初九日辛巳年 乙未月 乙卯日 《四十三年逨鼎》唯卌又三年六月既生霸丁亥:公元前819年 8月 19日农历 六月 十七日壬午年 戊申月 丁亥日 误差+1天 元年:公元前861年(周厉王,注意:共和行政,沿用厉王纪年,惯性使然,到了宣王八年九年仍有人在沿用厉王纪年) 此乃公元前855-790年间《四十二年逨鼎》《四十三年逨鼎》勉强合历的唯一结果,周厉王元年只能为公元前861年(重点)

共和行政元年验证:
《师[詈犬]簋》白龢父==共伯和(大概率)
《师[詈犬]簋》銘文:隹王元年正月初吉丁亥,白龢父若曰:"师詈犬,乃且考又昏于我家,女右隹小子,余令女死我家,歉嗣我西扁、东扁、僕驭、百工、牧、臣、妾,东栽内外,毋敢否善。易女戈戟、[肉戈]必、彤尾十五,锡鐘一,殸五金。敬乃夙夜用事。"詈犬拜稽首,敢对扬皇君休,用乍朕文考乙中将簋,詈犬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公元前841年 2月 16日农历 正月 初七日 庚申年 戊寅月 丁亥日 元年:公元前841年(共和行政)
公元前877年 2月 25日农历 正月 初八日甲申年 丙寅月 丁亥日 元年:公元前877年

《吴虎鼎》隹十八年十三月既生霸丙戌与《善夫克盨》隹十八年,十二月初吉庚寅无法置于同一王世十八年(庚寅[干支序27],丙戌[干支序23],二者相差56[23+60-27]天,庚寅十二月初吉[初二至初九],则丙戌不可能为十三月既生霸):《善夫克盨》乃公认的宣王时器,《吴虎鼎》船(申)刺(厉)王令(命),必为厉王之后时器,若子月与丑月作年底,《吴虎鼎》合厉于宣王18年,但《善夫克盨》无法合厉于宣王18年,若子月与丑月作下年初,《善夫克盨》合厉于宣王18年,《吴虎鼎》无法合厉于宣王18年。实际西周建子(子月丑月作下年年初),则《吴虎鼎》不合厉于宣王18年,再说周宣王执政18年才重新对先王之臣吴虎册命,也不合常理,吴虎活动时限超过32年(14+18);反而是周宣王执政4年重新对先王之臣吴虎册命更合常理,吴虎活动时限也只有18年多。更证明:周宣王初年仍有人采用先王纪年与共和行政纪年。。
《吴虎鼎》铭文:唯十又八年十又三月既生霸丙戌,王在周康宫夷宫,道入右吴虎,王命膳夫丰生、司工雍毅,申剌(厉)王命:“取吴萾旧疆付吴虎。“厥北疆涵人眔疆,厥东疆官人眔疆,厥南疆毕人眔疆,厥西疆蒡姜眔疆。厥具履封:丰生、雍毅、伯道、内司土寺祷。吴虎拜稽首,天子休,宾膳夫丰生璋、马匹,宾司工雍毅璋、马匹,宾内司土寺祷璧。爰书尹友守侍西,乃宾史贲韦两。虎拜手稽首,敢对扬天子丕显鲁休,用作朕皇祖考庚孟尊鼎,其子子孙孙永宝
公元前824年1月 16日 农历 十二月 十四日丙子年 辛丑月 丙戌日 元年:公元前841年(共和行政,到了宣王四年仍有人在沿用共和行政纪年)
若子月与丑月作年底(公元前809年 2月 27日农历 正月 十一日壬辰年 壬寅月 丙戌日 周宣王静18年),与《善夫克盨》隹(唯)十又八年,十又二月初吉庚寅(公元前809年 1月 2日农历 十一月 十四日辛卯年 庚子月 庚寅日,无法合历)跳月相冲突。
[重点]共和行政至周宣王初年出现三种纪年模式:1.共和行政至周宣王初年仍沿用周厉王纪年。(更能理解为何《史记》记载:周厉王在位37年+共和行政14年) 2.共和行政至周宣王初年沿用共和纪年。3.周宣王初年采用周宣王纪年。

《师嫠簋》与《元年师兑簋》《三年师兑簋》均出现师龢父(官职),则必为同一王世或相近王世时器。
《师嫠簋》铭文:师龢父作,嫠菽芾巩告于王。唯十又一年,九月初吉,丁亥,王在周,格于大室。宰琱生入佑师嫠。王呼尹氏册令师嫠,王若曰:“师嫠,在昔先王小学,汝敏可使,既令汝更乃祖考司小辅,今余惟申就乃命,命汝司乃祖旧官小辅,眔鼓钟。赐汝菽芾、金衡、赤舃、鋚勒,用事。敬夙夜,毋废朕命。”师嫠拜手稽首,敢对扬天子休,用作朕皇考辅伯尊簋。嫠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事。
公元前831年 10月 21日农历 九月 初八日庚午年 丙戌月 丁亥日 元年:公元前841年(共和行政)
公元前951年 9月 21日农历 八月 初二日庚午年 乙酉月 丁亥日 元年:公元前961年 元年:公元前961年

周宣王元年验证:
《晋侯苏钟》作器者晋侯苏(《史记·晋世家》名“籍”,《索隐》引《世本》及谯周(《古史考》)以晋献侯名苏,应为错误,实际上,晋侯苏==晋穆侯。据《史记·晉世家》晉穆侯在位27年(宣王17年至宣王43年),《古本竹书纪年》宣王三十一年,宣王派兵征伐居住在太原的戎族,没有取胜。宣王三十六年,宣王征伐条戎、奔戎,王朝军队战败。宣王三十八年,晋人在汾隰打败北戎。戎人毁灭姜侯的城邑。此时晉国正值晋穆侯在位期间。
《晋侯苏钟》铭文(1)惟王卅又三年,王亲遹省东国南国。正月既生霸戊午,王步自宗周。二月既望癸卯,王入格成周。二月(2)既死霸壬寅,王偿往东。三月方死霸,王至于 ,分行。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左氵舟(周)镬,北氵舟(周)□,伐夙夷。晋(3)侯苏折首百又廿,执讯廿又三夫。王至于 城,王亲远省师。王至晋侯苏师,王降自车,立,南乡,(4)亲令晋侯苏自西北遇(隅)敦伐 城。晋侯率厥亚旅、小子、呈戈(秩)人先,陷(5)入,折百首,执讯十又一夫。王至(6)淖列,淖列夷出奔,王令晋侯(7)苏帅大室小臣、(8)车仆从,(9)述(遂)逐之。晋侯折首百又一十,执讯廿夫;大室小臣、车仆折首百又五十,执讯六十夫。王惟反归,在成周公族整师(10)宫,六月初吉戊寅,旦,王格大室,即位。王呼膳夫曶召晋侯苏,入门,立中廷。王亲锡驹四匹。苏拜稽首,受驹以(11)出,反入,拜稽首。丁亥,旦,王鱼阝于邑伐宫。庚寅,旦,王格大室,司工扬父入右晋侯苏,王亲侪晋侯苏禾巨鬯一卣、(12)弓矢百、马四匹,苏敢扬天子丕显鲁休,用作元龢钖钟,用昭格前(13)文人。前文人其严在上,翼在下,醴醴(14)毚毚,降余多福。苏其迈(15)年无疆,子子孙孙,(16)永宝兹钟。
惟王卅又三年 二月既望癸卯:公元前795年 5月 1日农历 三月 廿一日丙午年 壬辰月 癸卯日 正月既生霸戊午(次年):公元前794年 3月 12日农历 闰正月 十一日丁未年 壬寅月 戊午日 二月既死霸壬寅(次年):公元前794年 4月 25日农历 二月 廿六日丁未年 甲辰月 壬寅日 六月初吉戊寅(次年):公元前794年 7月 30日农历 六月 初三日丁未年 丁未月 戊寅日元年:公元前827年(周宣王)
说明:《晋侯苏钟》二月既望癸卯(干支序40),王入格成周。二月既死霸壬寅(干支序39)。不可能出现在同一年(1.二者干支序相差59天,2.西周铭文,同为同年二月,第二个二月定会省略);正月既生霸戊午(干支序55),二月既望癸卯(干支序40),也不可能出现在同一年(二者干支序相差45天)。故将时间重新排序:惟王卅又三年二月既望癸卯-正月既生霸戊午-二月既死霸壬寅-三月方死霸-六月初吉戊寅(出错原因:1.拓文时出错;2.古时,乃竹简记事,铸器时出错。)

《史记·鲁周公世家》:獻公三十二年死,其子真公濞(pì,僻)繼位。真公十四年,周厲王為政無道,出逃於彘(zhì,至)邑,周公、召公共同執政。二十九年,周宣王即位。三十年,真公死,其弟敖繼位,就是武公。
《鲁武公册命》銘文:惟王三年丙子,十月望,王各于廟室,册命敖。已巳,司徒季□右敖立中廷,受册命。王若曰:敖,隹尔皇且(祖),于昔承训……敖拜,稽首,对扬天子休命。卅年
十月望: 公元前825年 11月 19日农历 十月 十五日丙子年 己亥月 戊子日 已巳:公元前825年 12月 30日农历 十一月 廿七日 丙子年 庚子月 己巳日 元年:公元前827年(周宣王)

《克钟、克镈》与《大克鼎》《小克鼎》均出现“克”,则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
《克钟、克镈》铭文:唯十又六年九月初吉庚寅,王在周康剌(厉)宫。王呼士曶召克,王亲令:“克,遹泾,东至于京师。”赐克甸车马乘。
公元前812年 9月 14日农历 八月 初一日己丑年 壬申月 庚寅日 上月大,月小则为初二 元年:公元前827年 误差-1天
公元前826年 9月 28日农历 八月 初十日乙亥年 乙酉月 庚寅日 元年:公元前841年(与《伯克壶》跳月冲突,则不合历)

《克钟、克镈》与《文盨》均出现同一人物士曶(士曶父),则必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克钟、克镈》王在周康剌(厉)宫,则必为周历王之后王世。
《文盨》铭文:唯王廿又三年,八月,王命士曶父殷南邦君、诸侯。乃赐马,王命文曰:“率道于小南。”唯五月初吉,还至于成周。作旅盨,用对王休。
公元前805年农历 八月 元年:公元前827年(周宣王)

《四十三年逑鼎》逑称其父亲为“皇考恭叔”,《颂鼎、壶、簋》頌敢對揚天子丕顯魯休,用作朕皇考恭叔。则逑与頌大概率两弟兄,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
《颂鼎、壶、簋》铭文:隹(唯)三年五月既死霸甲戌,王在周康卲宫。旦,王各大(格太)室,即立(位)。宰引右(佑)颂入门,立中廷。尹氏受(授)王令(命)书,王乎(呼)史虢生册令(命)颂。王曰:颂,令女(命汝)官?(司)成周贮二十家,监?(司)新(造),贮用宫御。易女(赐汝)玄衣黹屯(纯)、赤巿(韍)、朱黄(衡)、(銮)旂、攸(鋚)勒,用事。颂??(拜稽)首。受令(命)册,佩(以)出,反入堇章(返纳觐璋)。颂?(敢)对?(扬)天子不(丕)显鲁休,用乍?(作朕)皇考龏吊(龚叔)、皇母龏始(龚姒)宝(尊)鼎。用追孝,?(祈)匃康、屯右(纯佑)、彔(通禄)、永令(命)。颂(其)万年(眉寿),?(畯)臣天子,霝冬(灵终),子子孙孙宝用。
公元前825年 7月 8日农历 五月 廿八日 丙子年 甲午月 甲戌日 元年:公元前827年(周宣王)
公元前779年 7月 7日农历 五月 廿五日 壬戌年 丙午月 甲戌日 元年:公元前781年

尹氏活动时限(《永盂》尹氏另有其人):《颂鼎、壶、簋》宣王3年--《四十二年逨鼎》宣王8年(先王42年)--《四十三年逨鼎》宣王9年(先王43年)--《善夫克盨》宣王18年
《史颂簋》史颂与《颂鼎、壶、簋》颂为同一人,则同一王世,相同时段。
《史颂簋》铭文:隹(唯)三年五月丁巳,王才(在)宗周,令“史颂(省)稣、友里君百生(姓)帅隅盩于成周。”休又(有)成事,稣宾章(璋)、马四匹、吉金,用乍彝。颂其万年无疆, 日扬天子令,子子孙孙永宝用。
公元前825年 6月 21日农历 五月 十一日丙子年 甲午月 丁巳日 元年:公元前827年(周宣王)
公元前779年 6月 20日农历 五月 初八日壬戌年 丙午月 丁巳日 元年:公元前781年

《虎斤簋(?簋)》与《弁簋》均出现人物毛伯,则必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
《虎斤簋(?簋)》铭文:廿八年,正月既生霸,丁卯,王在宗周,格大室,即位。毛伯入佑虎斤,立中廷,北向。王命作册宪尹赐虎斤銮旂,用胥师榖司甸人。虎斤拜首稽首,对扬天子休,用作朕文考欱父宝簋。孙子万年,宝用。
《虎斤尊》铭文: 唯四月,王工,从,虎斤格仲。仲赐虎斤扬仲休,用作文考尊彝。永宝。
公元前800年 2月 20日农历 正月 十四日 辛丑年 庚寅月 丁卯日 元年:公元前827年(周宣王)
公元前934年 4月 5日农历 二月 十七日丁亥年 癸卯月 丁卯日 上月小,月大则为十六 元年:公元前961年

《逨盘》与《四十二年逨鼎》《四十三年逨鼎》均为逨作器,则必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
《逨盘》铭文:逨曰:丕显朕皇高祖单公,桓桓克明慎厥德,夹召文王武王达殷,膺受天鲁命,匍有四方,竝(并)宅厥堇疆土,用配上帝。雩朕皇高祖公叔,克逨匹成王,成受大命,方狄(逖)不享,用奠四国万邦。雩朕皇高祖新室中,克幽明厥心,柔远能迩,会召康王,方怀不廷。雩朕皇高祖惠中(蠡)父,盭(戾)龢于政,有成于猷,用会昭王穆王,盗政四方,扑伐楚荆。雩朕皇高祖零白,粦明厥心,不惰□服,用辟龏王懿王。雩朕皇亚祖懿中(设),谏谏克匍保厥辟考(孝)王夷王,有成于周邦。雩朕皇考龏叔,穆穆趩趩,龢询(均)于政,明济于德,享辟厉王。逨肇纘朕皇祖考服,虔夙夕,敬朕死事,肆天子多赐逨休,天子其万年无疆,耆(?)黄耈,保奠周邦,谏乂四方。王若曰:逨,丕显文武,膺受大命,匍有四方,则繇唯乃先圣祖考夹召先王,劳堇大命。今余唯经乃先圣祖考,申就乃令,令汝胥荣兑,冢(摄?)司四方虞林,用宫御。赐汝赤巿、幽黄、攸勒。逨敢对天子丕显鲁休扬,用作朕皇祖考寳尊盤,用追享孝于前文人,前文人严在上,廙在下,丰丰勃勃,降逨鲁多福,眉寿绰绾,授余康娱、纯右、通禄、永命、霝终,逨畯臣天子,子子孙孙永寳用享。
宣王时器(雩朕皇考龏叔,穆穆趩趩,龢询(均)于政,明济于德,享辟厉王)

《弁簋》与《虢季子白盘》均出现“宣榭”,则必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
《弁簋》铭文:唯二年正月初吉,王在周邵宫,丁亥,王格于宣榭。毛伯内门,立中廷,右祝。王乎内史册命,王曰:“昔先王既命女作邑,兼五邑祝。
公元前826年 1月 28日农历 十二月 初三日甲戌年 丁丑月 丁亥日 元年:公元前827年(周宣王)
公元前780年 1月 26日农历 十二月 初一日庚申年 己丑月 丁亥日 元年:公元前781年 误差-1天
公元前919年 2月 5日农历 正月 初四日辛丑年 辛丑月 丁亥日 元年:公元前920年(与《曶鼎》跳月冲突,则不合历)
公元前960年 3月 12日农历 二月 初六日辛酉年 庚寅月 丁亥日 元年:公元前961年

《鼻簋遷簋》銘文:唯二年正月初吉丁亥...
《虢季子白盘》铭文:隹(惟)十又二年,正月初吉丁亥,虢季子白乍(作)寶盤。不顯子白,庸武于戎工,經維四方。博伐玁狁,于洛之陽,折首五百,執訊五十,是以先行。桓桓子白,獻(馘)于王。王孔加子白義,王各周廟,宣榭受卿(郷)。王曰:白父,孔顯又光。王賜乘馬,是用左王,賜用弓,彤矢其央,賜用戉,用政蠻方。子子孫孫,萬年無疆。
公元前816年 2月 4日农历 正月 初二日 甲申年 丁丑月 丁亥日 元年:公元前827年(周宣王)
公元前950年 3月 20日农历 二月 初四日辛未年 辛卯月 丁亥日 元年:公元前961年
公元前830年 2月 18日农历 正月 十一日辛未年 庚寅月 丁亥日 元年:公元前841年 误差+2天

《琱生簋》与《师嫠簋》均出现(宰)琱生,则必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时器。
《五年琱生簋》铭文:隹五年正月己丑,琱生有事,召来合事。余献,妇氏以壶告曰:“以君氏命曰:‘余老,止。公仆庸土田多言朿。弋伯氏从许,公宕其叁,女则宕其贰;公宕其贰,女则宕其一。’”余惠于君氏大璋,报妇氏帛束、璜(一)。召伯虎曰:“余既讯,侯我考我母命,余弗敢,余或至我考我母命。”琱生则堇(觐)圭。
《五年琱生尊》铭文:隹五年九月初吉,召姜以琱生五、(一)、壶两,以君氏之命曰:“余老,之(止)。我仆庸土田多,弋许,勿使散亡。余宕其叁,女宕其贰。其兄公,其弟乃。”余鼄()大璋,报妇氏帛束璜一。有司眔,两屖。琱生拜扬朕宗君休,用乍召公,用祈通禄,得纯灵终,子孙永宝用世享。“其有敢乱兹命,曰女使召人,公则明亟(殛)。”
《六年琱生簋》铭文:隹六年三月甲子,王在。召伯虎曰:“余告庆。”曰:“公氒稟贝用狱言朿。为伯有有成,亦我考幽伯幽姜令。余告庆。余以邑讯有司,余典勿敢对,今余既讯有司曰:‘侯命。’今余既一名典,献。”伯氏则报璧。琱生对扬朕宗君其休,用乍朕剌祖召公簋,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于宗。
隹五年正月己丑:公元前823年 3月 15日农历 正月 廿四日戊寅年 甲寅月 己丑日 隹六年三月甲子:公元前822年 4月 14日农历 三月 初五日己卯年 丁卯月 甲子日 元年:公元前827年(周宣王)

周幽王元年验证:

其他合历铭文:
《[韦攴]壶》铭文:唯十又一月,王令(命)南宮伐犲(豺)方之年,唯正月既死霸庚申,王才(在)宗周,王朝令(命)[韋攴]吏(使)于緐(繁),易(賜)貝五朋,[韋攴](敢)(揚)對王休,用乍(作)寶(尊)彝,子=(子子)孫=(孫孫)(其)永寶用。
《[韦攴]甗》铭文:唯十又二月,王令(命)南宮伐犲(豺)方之年,唯正月既死霸庚申,王才(在)宗周,王朝令(命)[韋攴]吏(使)于緐(繁),易(賜)貝五朋,[韋攴](敢)(揚)對王休,用乍(作)寶(尊)彝,子=(子子)孫=(孫孫)(其)永寶用。(铭文残缺:惟十又[二]月王[令]南宫[伐][虎][4]方之年[惟]正[月]既死霸庚申[王]在[宗]周王□□使于繁易贝[五]□[]扬对王[休]用乍□□□ [彝]子子[孙孙][永]□□□)
分析:《[韦攴]壶》唯十又一月,王令(命)南宮伐犲(豺)方之年《[韦攴]甗》唯十又二月,王令(命)南宮伐犲(豺)方之年,则11月进入子月,否则,11月于年尾,12月于下年年头,处于不同年。
康王昭王时器
唯十又一月:公元前989年 12月 18日农历 十一月 初一日壬辰年 壬子月 丙申日唯正月既死霸庚申:公元前988年 3月 12日农历 正月 廿六日癸巳年 甲寅月 庚申日
唯十又一月:公元前978年 12月 18日农历 十一月 初二日癸卯年 甲子月 癸巳日唯正月既死霸庚申:公元前977年 3月 14日农历 正月 三十日甲辰年 丙寅月 庚申日(误差+1天,11月初二进入子月)
唯十又一月:公元前974年 12月 3日农历 十月 初一日丁未年 辛亥月 己亥日 闰7月 唯正月既死霸庚申:公元前973年 2月 22日农历 十二月 廿三日戊申年 甲寅月 庚申日 (11月未进入子月,则不合历)
唯十又一月:公元前968年 12月 25日农历 十一月 初一日癸丑年 甲子月 癸巳日  唯正月既死霸庚申:公元前967年 3月 22日农历 正月 廿八日甲寅年 丁卯月 庚申日(与“《古本竹书纪年》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时间上冲突)

《十二年大簋》与《走马鼎、大鼎》均出现人物“膳夫(豖)”,又出现“侲宫”,则必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
《十二年大簋》与《走马鼎、大鼎》均出现人物“大”,但其父不同:一者皇考剌伯,另一者烈考已伯,则非同一人。
《十二年大簋》铭文:唯十又二年三月既生霸丁亥,王在侲宫,王呼吴师召大,锡睽里。王令膳夫豖曰睽曰:余既锡大乃里。睽宾豖璋、帛束,睽令豖曰天子:余弗敢吝。豖以睽履大锡里,大宾介璋、马两,宾睽介璋、帛束。大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丕显休,用作朕皇考剌伯尊簋,其子子孙孙永宝用。
公元前975年 3月 31日农历 二月 初九日丙午年 辛卯月 丁亥日 上年闰3月 元年:公元前986年(周昭王)
公元前974年 5月 25日农历 四月 十五日丁未年 乙巳月 丁亥日 元年:公元前985年
公元前850年 4月 4日农历 二月 十五日辛亥年 辛卯月 丁亥日 上年闰2月 元年:公元前861年

《遹簋》与《玉苟盉》均为“父乙”作器,前者为文考父乙(父乙乃贵族名),后者为父乙(父乃父亲称呼),非同一人。
《遹簋》銘文:唯六月既生霸,穆王在鎬京,呼漁于大池,王饗酒,遹御亡譴,穆王親賜遹雀。遹拜手稽首,敢對揚穆王休,用作文考父乙尊彝,其孫孫子子永寶。
穆王时器(穆王在鎬京)

《走马鼎、大鼎》铭文:唯十又五年三月既霸丁亥,王在侲宫,大以厥友守。王飨醴,王呼膳夫召大,以厥友入攼。王召走马,令取谁三十二匹赐大。大拜,稽首。对扬天子丕显休,用作朕烈考已伯盂鼎。大其子子孙孙万年永宝用。
公元前947年 5月 3日农历 三月 廿二日甲戌年 戊辰月 丁亥日 元年:公元前961年(周穆王) 既霸==既望
公元前813年 5月 19日农历 三月 廿一日戊子年 丁巳月 丁亥日 元年:公元前827年(融入西周置闰表时与《克钟、克镈》冲突,则不合历)

《十九年走马鼎》与《走马鼎、大鼎》均出现人物走马,则必为同一王世或相邻王世。
《十九年走马鼎》铭文:隹十又九年四月既望辛卯,王才周康邵宫,各于大室,即立,宰訊右走馬入門,立中廷,北郷。史留受王令書,王乎内史□册易走馬玄衣屯黹、赤市朱黄、銮旂、攸勒,用事。走馬拜稽首,敢對掦天子不顯鲁休,用作朕皇考斄白奠姬寶鼎,其眉壽萬年,子子孫孫永寶。
公元前943年 6月 15日农历 四月 二十日戊寅年 丁巳月 辛卯日 元年:公元前961年(周穆王)
公元前809年 5月 2日农历 三月 十七日 壬辰年 甲辰月 辛卯日 元年:公元前827年

《剌鼎》铭文:唯五月,王在衣(殷) ,辰在丁卯,王啻(禘)。用牡于大室,啻(禘)卲(昭)王,剌御,王賜剌貝卅朋。天子万年,剌对扬王休,用作黄公尊将彝,其孙孙子子永宝用
公元前945年 7月 31日农历 六月 十五日丙子年 乙未月 丁卯日 元年:公元前961年 啻(禘)卲(昭)王,穆王时器
公元前937年 6月 19日农历 五月 初一日甲申年 庚午月 丁卯日
公元前932年 7月 23日农历 六月 初一日己丑年 辛未月 丁卯日
公元前924年 6月 11日农历 四月 十六日丁酉年 乙巳月 丁卯日

《典簋》铭文:唯廿年又四年,在八月既望丁巳,易廪卤百车,典用作厥文考宝簋。
公元前938年 10月 13日农历 八月 十七日癸未年 辛酉月 丁巳日 元年:公元前961年(周穆王)
公元前804年 10月 29日农历 九月 十五日丁酉年 庚戌月 丁巳日 元年:公元前827年

《陈盨》铭文:唯九年,正月既望庚戌。
公元前894年 4月 18日农历 二月 廿三日丁卯年 甲辰月 庚戌日 元年:公元前902年(周懿王)

《师簋、师甘簋、师颍簋》铭文:唯王元年,九月既望,丁亥,王在周康宫。旦,王格大室。司工液伯入佑师颍,立中廷,北向。王呼内史遗册命师颍,王若曰:“师颍,在先王既令汝作司士,官司汸訚,今余惟肇申乃命,赐汝赤芾、朱衡、銮旂、鋚勒,用事。”颍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丕显休,用作朕文考尹伯尊簋。师颍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公元前902年 11月 3日农历 九月 十六日己未年 甲戌月 丁亥日 元年:公元前902年(周懿王)

《伯吕父盨》銘文:唯王元年,六月既生霸,庚戌,伯吕又作旅盨。其子子孙孙,万年永宝用
公元前902年 7月 29日农历 六月 初七日己未年 辛未月 庚戌日 连续上三个月大 元年:公元前902年(周懿王) 误差-2天
公元前1010年 8月 25日农历 七月 十一日辛未年 丙申月 庚戌日 元年:公元前1010年
公元前1046年 9月 3日农历 七月 十二日乙未年 甲申月 庚戌日 元年:公元前1046年(与《周师旦鼎》跳月冲突,则不合历)
公元前870年 8月 10日农历 六月 十四日辛卯年 乙未月 庚戌日 元年:公元前870年( 与《师询簋》跳月冲突,则不合历)

《散伯车父鼎》铭文:隹(唯)王(四)年八月初吉丁亥,白(散伯)车父乍(作)姞(尊)鼎,(其)万年子子孙永宝。
公元前858年 9月 13日农历 八月 初一日癸卯年 庚申月 丁亥日 元年:公元前861年(周厉王) 误差-1天
公元前867年 8月 31日农历 七月 初八日甲午年 壬申月 丁亥日 元年:公元前870年
公元前899年 10月 18日农历 九月 初四日壬戌年 己酉月 丁亥日 元年:公元前902年(融入西周置闰表时与《师酉鼎》《裘卫盉》冲突,则不合历)

《逆钟》铭文:唯王元年三月既生霸庚申,叔氏在大庙。叔氏令史 召逆,叔氏若曰:“逆,乃祖考许政于公室。今余赐汝干五鍚、戈彤沙,用 于公室仆、庸、臣、妾、小子室家。毋有不闻知,敬厥夙夜,用甹朕身,勿废朕命,毋坠乃政”。逆敢拜手稽。
公元前861年 5月 4日农历 三月 十四日庚子年 庚辰月 庚申日 元年:公元前861年(周厉王)
公元前841年 5月 19日农历 四月 十一日庚申年 辛巳月 庚申日 元年:公元前841年(与《师[詈犬]簋》跳月冲突,则不合历)

《十二年大簋盖》 铭文:唯十又二年五月既死霸甲戌,王在周康宫,大保受同卿事寮。
分析:大保是指大宰(即太宰),是周朝时期的一种高级官职,主要负责国家的政务和祭祀活动。同卿事寮则是一种协助大宰处理政务的机构
公元前830年 8月 4日农历 六月 三十日辛未年 乙未月 甲戌日 元年:公元前841年(共和行政)
公元前974年 7月 11日农历 六月 初三日丁未年 丙午月 甲戌日 元年:公元前985年 误差+2天
公元前950年 7月 5日农历 五月 廿二日辛未年 甲午月 甲戌日 元年:公元前961年 误差-2天

待合历铭文:

《丰尊》銘文:隹(唯)六月既生霸乙卯,王才(在)成周,令(命)登(殷)大矩,大矩易(锡)登金、贝,用乍(作)父辛宝(尊)彝,木羊册。(微氏一族成员)

《叔卣》铭文:唯王宗周。王姜史叔使于太保,赏叔鬰鬯、白金、芻牛。叔对太保休,用作宝尊彝。

《小臣静簋》铭文:唯十又三月,王客蒡京,小臣静即事。王赐贝五十朋。扬天子休,用作父丁宝尊彝。

《静簋》铭文:隹六月初吉,王在蒡京。丁卯,王令静司射学宫,小子及服及小臣及夷仆学射。雩八月初吉庚寅,王以吴来吕刚合豳师邦君射于大池。静学(教)斁。王赐静鞞剢。静敢拜稽首,对扬天子丕显休,用作文母外姞奠簋,子子孙孙其万年用

《亢鼎》铭文:乙未,公大保买大琮于美亚,才五十朋。公令亢归美亚贝五十朋,以郁贯 、鬯觛、牛一。亚宾亢骍、金二钧。亢对亚庥,用作父己。夫册。

《义方彝》铭文:隹十又三月丁亥,武王赐义贝三十朋,用作父乙宝尊彝。

《吕方鼎》铭文:唯五月既死霸,辰才(在)壬戌,王于大(太)室。吕?(延)于大(太)室,王易(锡)吕(秬)三(卣)、贝卅朋。对(扬)王休,用乍(作)宝,子子孙孙永用

《贤簋》铭文:唯九月初吉庚午,公吊(叔)初见于卫,贤从,公命吏(使)畮贤百畮 (粮),用乍(作)宝彝 (成王时器)
《晋侯簋》铭文:隹(唯)九月初吉庚午,(晋侯)乍(作)(簋)用亯(享)于文(祖)皇考,(其)万(亿)永宝用。 (成王时器)
《保卣》铭文:乙卯,王令保及殷东五侯,(诞)兄(贶)六品, 蔑(历)于保。易(赐)宾,用乍文父癸宗宝尊彝。遘于四方,(会)王大祀,祓于周。才(在)二月既望。 (成王时器)
《宜侯夨簋》銘文:惟四月辰在丁未,王省武王、成王伐商图,遂省东或(国)图。王卜于宜口土南。王令虞侯矢曰:〔迁?侯於宜。锡〔〕鬯一卣、商瓒一口,彤弓一,彤矢百,旅弓十,旅矢千。锡土:厥川三百……,厥……百又……,厥宅邑三十又五,〔厥〕……百又四十。锡在宜王人〔十〕又七裏。锡奠七伯,厥〔庐〕〔千〕又五十夫。锡宜庶人六百又……六夫。宜侯大扬王休,作虞公父丁尊。(康王时器)
《遣尊》銘文:唯十又三月,辛卯,王在 ,赐遣采曰 ,赐贝五朋。遣对王休,用作姞宝彝

《殷簋》銘文:唯王二月既生霸丁丑,王在周新宫,王格大室,即位。士戍佑殷,立中廷,北向。王呼内史言命殷,赐巿、朱黄。王若曰:“殷,命汝更乃祖、考、友,司东鄙五邑

《申簋盖》銘文:隹(唯)正月初吉丁卯,王才(在)周康宮,各大(格太)室,即立(位),益公内右(入佑)申[立](中)廷,王命尹冊命申,(更)乃且(祖)考疋大(胥太)祝官(司)豐人眔(暨)九?祝,睗女(錫汝)赤巿(韍)、縈黃(衡)、(鑾)旂,用事。申(敢)對(揚)天子休令(命),用乍(作朕)皇考孝孟(尊簋),申邁(其萬)年用,子子孫孫(其)永寶。

《叔夨方鼎》铭文:隹(惟)十又亖(四)月,王【酉彡】大【示册】,祷在成周,咸祷。王乎(呼)殷厥士唐叔虞以尚(裳)衣、车马、贝卅朋,敢对王休,用作宝尊彝,其万年扬王光厥士。

《楚簋》铭文:隹正月初吉丁亥,王各于康宫,仲倗父入右楚,立中廷,内史尹氏册命楚赤□韨、銮旗,取□五锊,司□鄙馆、内师舟。

《十月敔簋》铭文:隹王十又一月,王各于成周大庙,武公入佑敔,告擒馘百,讯□,王蔑敔历,使尹氏授赉敔:圭、瓒、贝五十朋,赐田于扲五十田,于早五十田。

《南宫柳鼎》铭文:唯五月初吉甲寅,王在康庙,武公佑南宫柳即立中廷,北向。王呼作册尹册命柳:司六师牧场大友,司羲夷场佃事,赐汝赤韨、幽衡、攸□勒。

《微銮鼎》铭文:唯王廿又三年,九月,王在宗周。王令微銮缵司九陂。銮作朕皇考鬺彝尊鼎。銮用享孝于朕皇考,用锡康乐鲁休、纯祐眉寿、永命灵终。其万年无疆,子子孙,永宝用享。

《虢叔旅钟》铭文:虢叔旅曰:‘丕显皇考惠叔,穆穆秉元明德,御于厥辟,得纯亡愍。旅敢肇帅型皇考威仪,淄御于天子。攸天子多赐旅休。’旅对天子鲁休扬,用作朕皇考惠叔大林和钟。皇考严在上,翼在下。□□□□,降旅多福。旅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庚嬴卣》銘文:唯王十月既朢,辰在己丑,王格于庚嬴宫,王蔑庚嬴历,赐贝十朋,又丹一管。庚嬴对扬王休,用作厥文姑宝尊彝,其子子孙孙,万年永宝用。
《繁卣》銘文:唯九月初吉癸丑,公祀。旬又一日丁亥,公禘辛公祀,衣事亡。公蔑繁曆,赐宗彝一、、车、马两。繁拜手稽首,对扬公休。用作文考辛公宝尊彝,其万年宝。或。
癸丑干支序数50,丁亥干支序数 24,60+24-50==34,旬又一日(十一)丁亥,30(月小29)+11-34==7(月小6),唯九月初吉癸丑:应为初七(月小初六) 合历时点每5年一次
唯九月初吉癸丑:公元前908年 10月 31日农历 九月 初八日癸丑年 壬戌月 癸丑日 旬又一日丁亥:公元前908年 12月 4日农历 十月 十二日癸丑年 癸亥月 丁亥日

唯九月初吉癸丑:公元前903年 10月 5日农历 八月 初六日戊午年 辛酉月 癸丑日 旬又一日丁亥:公元前903年 11月 8日农历 九月 十一日戊午年 壬戌月 丁亥日
《毛叔虎父簋》铭文:毛叔虎父乍(作)朕皇且(祖)文考(尊)簋,其萬年無疆,子=(子子)孫=(孫孫)永寶,用享大宗。

《班簋》铭文:唯八月初吉,在宗周,甲戌。王令毛伯更虢城公服,屏王位,作四方极,秉繁蜀巢令,易铃□, 咸。王令毛公以邦冢君、徒驭、铁人伐东国骨戎,咸。王令吴伯曰:以乃师左比毛父。王令吕伯曰: 以乃师右比毛父。遣令曰:以乃族从父征,遂城卫父身。 三年静东国,亡不成尤,夭畏否畀屯陟,公告其事于上:唯民亡遂哉!彝昧天命,故亡,允哉显,惟敬德,亡卤违。班拜稽首曰:乌呼,不□皇公,受京宗懿□,毓文王王姒圣孙,登于大服,广成厥工,文王孙亡弗怀刑,亡克□厥烈,班非敢卬,唯作邵考爽益曰大政,子子孙孙:多世其永宝。

《孟簋》銘文:孟曰:朕文考眔毛公遣仲征無需,毛公赐朕文考臣自厥工,对扬朕考赐休,用宁兹彝,乍厥子子孙孙其永宝。
《毛伯诩父簋》銘文:毛白(伯)诩父乍(作)中(仲)姚寶(簋),其萬年無畺(疆),子子孫孫永寶用?(享)
《毛公旅鼎》銘文:毛公旅鼎亦隹觥,我用饮厚眔我友。飨其用侑,亦弔(吊)唯考。豨(希)毋有弗顺,是用寿考。
《毛公鼎》銘文:王若曰:“父歆,丕显文武,皇天引厌劂德,配我有周,膺受大命,率怀不廷方亡不觐于文武耿光。唯天将集厥命,亦唯先正略又劂辟,属谨大命,肆皇天亡,临保我有周,丕巩先王配命,畏天疾威,司余小子弗,邦将曷吉?迹迹四方,大从丕静。呜呼!惧作小子溷湛于艰,永巩先王”。王曰:父歆,余唯肇经先王命,命汝辥我邦,我家内外,憃于小大政,甹朕立,虩许上下若否。宁四方死母童,祭一人才立,引唯乃智,余非庸又昏,汝母敢妄宁,虔夙夕,惠我一人,拥我邦小大猷,毋折缄,告余先王若德,用印邵皇天,緟恪大命,康能四国,俗我弗作先王忧。王曰:父歆,余之庶出,入事于外,专命专政,蓺小大楚赋,无唯正闻,引其唯王智,廼唯是丧我国,历自今,出入专命于外,厥非先告歆,父歆舍命,母又敢专命于外。 王曰:父歆,今余唯緟先王命,命汝亟一方,弘我邦我家,毋顀于政,勿雝建庶口。母敢龏槖,龏槖乃侮鳏寡,善效乃友正,母敢湛于酒,汝母敢坠在乃服,恪夙夕,敬念王畏不赐。女母弗帅用先王作明刑,俗女弗以乃辟圅于囏。王曰:父歆,已曰及兹卿事寮,大史寮,于父即君,命女摄司公族,雩三有司,小子,师氏,虎臣雩朕亵事,以乃族干吾王身,取专卅寽,赐汝秬鬯一卣,裸圭瓒宝,朱市,悤黄,玉环,玉瑹金车,绎较,朱嚣弘斩,虎冟熏裹,右厄,画鞴,画輴,金甬,错衡,金童,金豙,涑燢,金簟笰,鱼箙,马四匹,攸勒,金口,金膺,朱旂二铃,易汝兹关,用岁于政,毛公对歆天子皇休,用作尊鼎,子子孙孙永宝用。

《卯簋》銘文:隹王十有一月既生霸丁亥,荣季入右立中廷,荣伯呼令卯曰:'■乃先祖考死司荣公室,昔乃且亦既令乃父死司人,不盄,爰我家用丧。今余非敢梦先公又进迭,余懋再先公官,今余隹令女死司宫人。

《康鼎》铭文:唯三月初吉甲戌,王才康宫,荣伯入佑康,王命尸司王家,命汝幽衡、鋚勒。

《十二年说盘》銘文:隹十又二年,正月初吉乙巳。
公元前999年 2月 23日农历 正月 初八日壬午年 壬寅月 乙巳日 元年:公元前1010年
公元前891年 3月 28日农历 二月 初五日庚午年 己卯月 乙巳日 元年:公元前902年(与《走簋》跳月冲突,则不合历)
公元前850年 2月 21日农历 正月 初三日辛亥年 庚寅月 乙巳日 元年:公元前861年(与《大师虘鼎》跳月冲突,则不合历)

《十九祀卲簋丙》銘文:唯王十又九祀正月既生霸庚寅 元年:公元前827年
公元前809年 3月 2日农历 正月 十五日壬辰年 壬寅月 庚寅日

《逸周书·文传解》文王受命之九年,时维暮春,在鄗召太子发曰:“呜呼,我身老矣!吾语汝,我所保与我所守,传之子孙。吾厚德而广惠,忠信而志爱。人君之行,不为骄侈,不为泰靡,不淫于美。括柱茅茨,为民爱费。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鹿弭不卵,以成鸟兽之长。畋渔以时,童不夭胎,马不驰骛,土不失宜。土可犯材,可蓄润湿,不谷树之竹苇莞蒲,砾石不可谷,树之葛木,以为絺绤,以为材用。”

《旧唐书·礼仪志一》长孙无忌等奏议引《六韬》曰:武王伐纣,雪深丈余。五车二马,行无辙迹,诣营求谒,武王怪而问焉,太公对曰:此必五方之神,来受事耳。遂以其名召入,各以其职命焉。既而克商,风调雨顺。
《无惠鼎》銘文:隹九既望甲戌,王各(格)于周庙,述(遂)于图室,司徒南仲右无叀内(入)门,立中廷,王乎(呼)史翏(友)册令无叀曰:“官司红王遉侧虎臣,易(锡)女(汝)玄衣、黹屯(纯)、戈琱、胾缟必(柲)、彤沙(緌)、攸(鋚)勒、(銮)旂。”无叀敢对扬天子不(丕)显鲁休,用乍尊鼎,用享于朕剌(烈)考,用割(匄)沫(眉)寿万年,子孙永宝用。
《仲爯父簋》盖铭:南申伯大宰仲爯父厥司,作其皇祖考夷王监伯尊簋,用享用孝,用赐眉寿屯佑康和,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腹铭:仲爯父大宰南申厥辞:作其皇祖考遟(夷)王监伯尊簋,用享用孝,用赐眉寿纯祐康,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叔硕父鼎》铭文:新宫叔硕父、监姬作宝鼎。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南方追孝鼎》銘文:南方追孝作公仲宝尊■彝,子子孙永宝。

《亳鼎》铭文:公侯易亳杞土、麋土、□禾、□禾,亳敢对公仲休,用作尊鼎。

《公仲簋》铭文:唯八月甲申,公仲在宗周,锡羿贝五朋,用作父辛尊彝

《厝觯》铭文:乙丑,厝锡贝于公仲,用作宝尊彝

《庶觯》铭文:乙丑,公仲锡庶贝十朋,庶用作宝尊彝

《公仲■簋》铭文:公仲■作公姊宝簋,其万年用

《黄组卜辞》甲午卜,才(在)□贞:……比?,叀今日弗每,……才(在)十月。兹?。王正(征)……隹十祀。
[注]“今日弗每”之“每”通“晦”乃晦日。

《臣簋》铭文:在二月,王乙亥初祼,若翼日丙戌王赐臣贝廿朋,用作宝尊簋。
注:初祼

《孝经钩命决》:“命星贯昴,修纪梦接,生禹。”“禹时,星累累若贯珠,炳焕如连璧。”

?2023  [来括]@版权所有
网址: 日历.来括.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