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研究 

--推研者:[来括日历]开发者吴建辉  


商朝帝王年表
商朝546虚年(公元前1594-1049年,不含帝辛496虚年):
君王名称 吴建辉推研 古本竹书纪年 今本竹书纪年 备注
商汤 在位13虚年[公元前1594-1582年] 古本载在位13虚年[推测] 今本载在位12年(继王位29年)  
外丙 在位2虚年[公元前1582-1581年] 古本载在位2虚年[推测] 今本载在位2年 《史记》载在位2年
《殷本纪》载第2代
仲壬 在位4虚年[公元前1581-1578年] 古本载在位4虚年[推测] 今本载在位4年 《史记》载在位4年
《殷本纪》载第2代
太甲 在位12虚年[公元前1578-1567年] 古本载在位12虚年[推测] 今本载在位12年 《纪年》载在位12年
《殷本纪》载第3代
沃丁 在位19虚年[公元前1567-1549年] 古本载在位19虚年[推测] 今本载在位19年 《通鑑外纪》今本载在位29年
《殷本纪》载第4代
小庚 在位5虚年[公元前1549-1545年] 古本载在位5虚年[推测] 今本载在位5年 《史记》载在位25年
《外纪》载在位25年
《殷本纪》载第4代
小甲 在位17虚年[公元前1545-1529年] 古本载在位17虚年[推测] 今本载在位17年 《史记》载在位17年
《外纪》载在位36年
《帝王本纪》载在位57年
《殷本纪》载第5代
雍己 在位13虚年[公元前1529-1517年] 古本载在位13虚年[推测] 今本载在位12年 《史记》载在位12年
《外纪》载在位13年
《殷本纪》载第5代
太戊 在位75虚年[公元前1517-1443年] 古本载在位75虚年[推测] 今本载在位75年 《尚书.无逸》载在位75年
《史记》载在位75年
《殷本纪》载第5代
仲丁 在位9虚年[公元前1443-1435年] 古本载在位9虚年[推测] 今本载在位9年 《纪年》载在位11年
《外纪》载在位11年
《殷本纪》载第6代
外壬 在位15虚年[公元前1435-1421年] 古本载在位15虚年[推测] 今本载在位10年 《史记》载在位15年
《外纪》载在位15年
《殷本纪》载第6代
河亶甲 在位9虚年[公元前1421-1413年] 古本载在位9虚年[推测] 今本载在位9年 《史记》载在位9年
《外纪》载在位9年
《殷本纪》载第6代
祖乙 在位19虚年[公元前1413-1395年] 古本载在位19虚年[推测] 今本载在位19年 《史记》载在位19年
《外纪》载在位19年
《殷本纪》载第7代
祖辛 在位16虚年[公元前1395-1380年] 古本载在位16虚年[推测] 今本载在位14年 《史记》载在位16年
《外纪》载在位16年
《殷本纪》载第8代
沃甲 在位5虚年[公元前1380-1376年] 古本载在位5虚年[推测] 今本载在位5年 《史记》载在位25年
《外纪》载在位20年
《殷本纪》载第8代
祖丁 在位32虚年[公元前1376-1345年] 古本载在位32虚年[推测] 今本载在位9年 《史记》载在位32年
《外纪》载在位32年
《殷本纪》载第9代
南庚 在位6虚年[公元前1345-1340年] 古本载在位6虚年[推测] 今本载在位6年 《史记》载在位29年
《外纪》载在位29年
《殷本纪》载第9代
阳甲 在位4虚年[公元前1340-1337年] 古本载在位4虚年[推测] 今本载在位4年 《史记》载在位17年
《外纪》载在位7年
《帝王本纪》载在位17年
《殷本纪》载第10代
盘庚 在位28虚年[公元前1337-1310年] 古本载在位28虚年[推测] 今本载在位28年 《史记》载在位28年
《殷本纪》载第10代
《古本竹书纪年》 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七百七十三年[273年之误抄],更不徙都。(注:[古本]西周元年壬辰年误为庚寅年[提前2年],实际为二百七十五年)
《今本竹书纪年》(盘庚)十四年,自奄迁于北蒙,曰殷。十五年,营殷邑。
盘庚14年[公元前1324年]:盘庚徙殷
小辛 在位21虚年[公元前1310-1290年] 古本载在位21虚年[推测] 今本载在位3年 《史记》载在位21年
《外纪》载在位21年
《殷本纪》载第10代
小乙 在位28虚年[公元前1290-1263年] 古本载在位28虚年[推测] 今本载在位10年 《史记》载在位28年
《外纪》载在位21年
《殷本纪》载第10代
武丁 在位59虚年[公元前1263-1205年] 古本载在位59虚年[推测] 今本载在位59年 《尚书.无逸》载在位59年
《帝王世纪》载在位59年
《殷本纪》载第11代
祖庚 在位11虚年[公元前1205-1195年] 古本载在位11虚年[推测] 今本载在位11年 《史记》载在位7年
《殷本纪》载第12代
祖甲 在位33虚年[公元前1195-1163年] 古本载在位33虚年[推测] 今本载在位33年 《史记》载在位16年
《尚书.无逸》载在位33年
《殷本纪》载第12代
廪辛 在位4虚年[公元前1163-1160年] 古本载在位4虚年[推测] 今本载在位4年 《史记》载在位6年
《尚书.无逸》载在位或4、3年
《殷本纪》载第13代
庚丁 在位8虚年[公元前1160-1153年] 古本载在位8虚年[推测] 今本载在位8年 《史记》载在位31年
《帝王本纪》载在位23年
《尚书.无逸》载在位或7、8年
《殷本纪》载第13代
武乙 在位35虚年[公元前1153-1119年] 古本在位35虚年[推测] 今本载在位35年 《殷本纪》载第14代
文丁 在位13虚年[公元前1119-1107年] 古本在位13虚年[推测] 今本载在位13年 《殷本纪》载第15代
帝乙 在位9虚年[公元前1107-1099年] 古本在位9虚年[推测] 今本载在位9年 《殷本纪》载第16代
帝辛 在位51虚年[公元前1099-1049年]   今本载在位52年 《殷本纪》载第17代
商朝积年 二十九王[不含帝辛]计496虚年(公元前1594-1099年)
[古本]汤灭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用岁496年    
商朝546虚年(公元前1594-1049年,不含帝辛496虚年)
帝辛51虚年(公元前1099-1049年)
  今本508年(公元前1558-1051年)-武王12年=496年  
[孟子·尽心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17[商汤18年灭夏]+545年[商朝积年546虚年]-文王在位48年-12年[武王13年灭殷]==502年
丙子拜望月食
《逸周书·小开解》维三十有五祀,王念曰:“多□,正月丙子拜望,食无时。".... 
[月食:岐山地区观测,月全食在12日[正月十五]夜间(3月13日[正月十六]凌晨1:38--5:26)]
公元前1065年 3月 12日农历 正月 十五日丙子年 庚寅月 丙子日[帝辛35年]
说明 [今本错误]今本二十九王(不含帝辛)少记==495年[496虚年]--456年(今本二十九王)+今本虚实误差28年[不含商汤]==67年
[今本错误]今本徙殷之后十二王[盘庚至帝辛]少记===273年([古本]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七百七十三年[273年之误抄],更不徙都)-175年(今本小辛至帝乙十王:3+10+59+11+33+4+8+35+13+9-10[虚实误差])-14年(盘庚在位28虚年-13[十四年迁殷])-50年[帝辛在位51虚年]+2年(古本西周元年误壬辰年为庚寅年[提前2年])===36年
[今本错误]今本徙殷之前十八王[商汤至阳甲]少记=== 67年(今本二十九王少记) -36年(今本徙殷之后十二王少记)==31年
[补足今本少记]今本二十九王少记67年,调整以下今本王在位年数:
商汤:在位13虚年[今本载12年]
雍己:取《外纪》在位13年[比今本增1年]
外壬:取《史记》《外纪》在位15年[比今本增5年]
祖辛:取《史记》《外纪》在位16年[比今本增2年]
祖丁:取《史记》《外纪》在位32年[比今本增23年](南庚:取《史记》《外纪》在位29年[比今本增23年])
---------------盘庚徙殷----------------
小辛:取《史记》《外纪》在位21年[比今本增18年]
小乙:取《史记》在位28年[年[比今本增18年]

注:民间研究,成果来之不易,引用望署名[来括日历]出处!>>经费紧张,欢迎赞助
 
 

 

©2024  [来括]@版权所有
网址: 日历.来括.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