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名称/说明 |
文献与铭文名称 |
文献与铭文摘要 |
|
关联点 |
备注 |
周文王姬昌在位48年[公元前1109-1062]
继候位于公元前1113年 |
《古本竹书纪年》(帝乙)二年,周人伐商。 [注]据“《古本竹书纪年》(文丁)十一年,用人伐翳徒之戎,捷其三大夫。文丁杀季历。”推算文王即诸侯位于公元前1113年。 |
(帝乙)2年[公元前1110年],周人伐商,文王立国称王,次年[公元前1109年]改元。 |
元年公元前1109年 商末纪年表 |
帝乙2年
姬昌继候位4年 |
次年[文王元年公元前1109年]正合“《逸周书·度邑解》至于今[西周始年公元前1049年]六十年”之起始年。 |
关键时点 |
《大戴礼记》文王十三生伯邑考,十五生武王[文王继候位十三年生伯邑考,继候位十五年生武王]。
《古本竹书纪年》武王年五十四。 |
武王生年==文王继候位十五年==文王11年==公元前1109年-10(文王11年)==公元前1099年
武王崩年==公元前1047年农历十二月(《逸周书·作雒解》武王既归,乃岁十二月,崩。成元元年公元前1046年)
武王岁数==武王生年[公元前1099年]至武王崩年[公元前1047年农历十二月子月作公元前1046年初]==54虚岁 |
公元前1099年生武王 |
|
《逸周书·酆保解》维二十三祀,庚子朔,九州之侯,咸格于周,王在酆,昧爽,立于少庭。王告周公旦曰...恭敬齐洁,咸格而祀于上帝... >>详细 |
公元前1077年 4月 8日农历 二月 三十日甲子年 丁卯月 庚子日 误差-1天 |
文王被囚,太子监国 |
武王23岁 |
[注]1.维二十三祀,非武王23祀:武王在位年数小于二十年。2.维二十三祀,非成王23祀:周公旦还政不久,便离世。3.维二十三祀,也非文王23祀:一方面,“王在酆”不符合“《文王有声》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时间乃帝辛21年文王28年之后[《今本竹书纪年》(帝辛)二十三年,囚西伯于羑里。《左·襄三十一年》正义:‘《尚书大传》:文王一年质虞、芮,二年伐于,三年伐密须,四年伐畎夷,纣乃囚之。’]。另一方面,文王23祀合历[公元前1087年 1月 31日农历 十二月 初一日癸丑年 乙丑月 庚子日],但与周公旦年龄不相仿[文王元年公元前1109年,武王生于公元前1099年,文王23年时武王仅13岁,则周公旦不会超过13岁,与“王告周公旦曰”之年龄不相符]。 |
《逸周书·小开解》维三十有五祀,王念曰:“多□,正月丙子拜望,食无时。".... >>详细
[月食:岐山地区观测,月全食在12日[正月十五]夜间(3月13日[正月十六]凌晨1:38--5:26)] |
维三十有五祀[食无时==月食]:公元前1065年 3月 12日农历 正月 十五日丙子年 庚寅月 丙子日 纪年元年[武王生年]:公元前1099年 维三十有五祀==武王35岁 |
丙子拜望月食 |
武王35岁 |
劉歆《世經》引《春秋曆》云:周文王四十二年十二月丁丑朔旦冬至[改周文王四十二年十二月朔旦冬至]。[注]估计“丁丑”非来自原始记载,不知何时被误加:“[文王]42年”误作“[帝辛]42年”并误加上[帝辛]42年十二月干支丁丑[作年头],“四十二年十二月朔旦冬至”误作“四十二年十二月丁丑朔旦冬至”。 >>详细 |
公元前1068年 1月 1日农历 十一月 初一日壬申年 壬子月 庚戌日(冬至) 闰7月 子月作年头[说明:文王42年周官方已采用建子] [注]十二月丁丑朔旦冬至必为错误,公元前1106年至公元前1027年符合朔旦冬至之时点附近两天均未出现丁丑日 |
十二月朔旦冬至 |
王42年
候46年 |
子月作下年头 |
《今本竹书纪年》(帝乙)三年,王命南仲西拒昆夷,城朔方。夏六月,周地震。
《吕氏春秋·制乐篇》周文王立国八年[改周文王立国元年],岁六月,文王寢疾,五日而地动,东西南北,不出国郊。[注]估计《吕氏春秋·制乐篇》将“元年[文王元年]”误作“帝辛元年[文王8年]”,才会有“周文王立国八年...五日而地动...” 之误也 >>详细 |
公元前1109年六月 文王元年:公元前1109年 |
周地震 |
立国元年 |
周武王姬发
在位16虚年(公元前1061-1047年农历12月[丑月作下年头])
公元前1049代商(记入西周4虚年) |
《古本竹书纪年》(武王)十—年庚寅,周始伐商。
《尚书.序》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 |
公元前1051年庚寅年 |
元年公元前1061年 |
架构点 |
《逸周书·宝典》维王三祀二月丙辰朔,王在鄗,召周公旦曰... >>详细 |
公元前1059年 3月 21日农历 正月 三十日壬午年 癸卯月 丙辰日 |
|
武王3年
误差-1天 |
《淮南子·兵略训》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
《荀子·儒效篇》武王之诛纣也,行之日以兵忌,东面而迎太岁。 |
公元前1051年庚寅年:太岁寅,寅乃东北方(西周时期常用四方定位,而非八方定位,据太岁断吉凶时既为“太岁在东方”又为“太岁在北方”) |
|
易术 |
公元前1050年辛卯年:太岁卯,卯乃东方 |
公元前1049年壬辰年:太岁辰,辰乃东南方(西周时期常用四方定位,而非八方定位,据太岁断吉凶时既为“太岁在东方”又为“太岁在南方”) |
《尸子》武王伐纣,鱼辛谏曰:'岁在北方不北征。’武王不从。 |
公元前1051年庚寅年:太岁寅,寅乃东北方(西周时期常用四方定位,而非八方定位,据太岁断吉凶时既为“太岁在东方”又为“太岁在北方”) |
|
易术 |
《利簋》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贞](甲骨文贞与鼎均为同一字),克昏[闻]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司(或 “右史”)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分析 |
甲子朝[甲子日辰时]岁贞==太岁为子或辰[二月即卯月,太岁也可能为卯,但大岁为辰的概率最大]-----> 岁贞(不作岁鼎论):甲子朝,甲子日早晨,辰时(7-9时)何来木星,岁,乃太岁,贞,正(义同《周易》乾卦卦辞元亨利贞之贞);当遇时支[日支|月支]与太岁同地支[类似现易术“临月旺相、临日旺相”],则为之岁贞[太岁得正、得旺,乃吉利时间],可参阅《楚辞·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注:《尔雅·释天》记载“大岁在寅曰摄提格”“正月为陬”],大意:太岁寅贞[得正]于正月[寅月],恰好庚寅我得以降生。“贞”类似之用法又见于《易纬·乾凿度》乾卦贞于十一月子,坤卦贞于六月未。 |
岁贞于时 |
易术 |
公元前1049年4月5日农历二月初六日壬辰年癸卯月甲子日 太岁辰贞[得正]于甲子朝[甲子日辰时]
岁贞:当遇时支[日支|月支]与太岁同地支,则为之岁贞。 |
标准时点 |
|
|
《国语》伶州鸠:“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鼋、星与日辰之位皆在北维。” >>详细
|
《国语》「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乃据“《国语·晋语四》「晋之始封岁在大火」”错误推算之结果:[国语]岁在鹑火(武王伐殷)==[今本推古本]武王记入西周6年+[今本推古本]成王10年王命唐叔虞为侯([国语·晋语四]晋之始封岁在大火 )
|
|
|
《逸周书·大匡解》惟十有三祀,王在管,管叔自作殷之监,东隅之侯咸受赐于王,王乃旅之,以上东隅... >>详细 |
公元前1049年 (武王13年) |
管叔自作殷之监 |
王13年 |
《逸周书·度邑解》王曰:维天不享于殷,发之未生,至于今六十年,夷羊在牧,飞鸿满野,天自幽不享于殷,乃今有成… >>详细 |
至于今六十年:公元前1109年[文王元年]-公元前1049年[天自幽不享于殷,乃今有成]==60年 |
|
王13年 |
关键时点 |
《今本竹书纪年》(帝辛)五十一年冬十一月戊子,周师渡盟津而还(孟津观兵结束)。王囚箕子,杀王子比干,微子出奔。五十二年庚寅,周始伐殷。秋,周师次于鲜原。(《逸周书·和寤解》:「王乃出图商,至于鲜原。」)冬十有二月,周师有事于上帝。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从周师伐殷。[改为五十三年冬十有二月,周师有事于上帝。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原注:伐殷至邢丘,更名邢丘曰怀。偽《书·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书·牧誓》:「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原注十六字见《韩诗外传》三。)
《古本竹书纪年》十—年庚寅,周始伐商。《尚书.序》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
《尚书.序》《尚书 周书·泰誓》:一月戊午,师渡孟津。
《尚书 周书·泰誓》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
《鬻子》纣在位五十三年。
《尚书大传》:惟丙午(注:《逸周书·世俘解》:维一月丙午旁生魄。),王逮师,前师乃鼓薣噪,师乃慆,前歌后舞。
《尚书·周书·武成》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若翌日癸巳,武王乃朝步自周,于征伐纣。
《逸周书·世俘解》维四月乙未日,武王成辟,四方通殷,命有国。惟一月丙午,旁生魄,若翼日丁未,王乃步自于周,征伐商王纣。越若来二月既死魄,越五日,甲子朝,至接于商。则咸刘商王纣,执矢恶臣百人。太公望命御方来,丁卯至,告以馘俘。戊辰,王遂御循追祀文王。时日王立政。吕他命伐越、戏、方,壬申荒新至,告以馘俘。侯来命伐,靡集于陈。辛巳,至,告以馘俘。甲申,百唶以虎贲誓命伐卫,告以亳俘。辛亥,荐俘殷王鼎。武王乃翼,矢慓矢宪,告天宗上帝。王不革服,格于庙,秉语治庶国,籥入九终。王烈祖自太王、太伯、王季、虞公、文王、邑考以列升,维告殷罪,籥人造,王秉黄钺,正国伯。壬子,王服衮衣,矢琰格庙,籥人造王,秉黄钺,正邦君。癸丑,荐殷俘王士百人。籥人造王矢琰、秉黄钺、执戈王奏庸,大享一终,王拜手,稽首。王定奏庸,大享三终。甲寅,谒戎殷于牧野,王佩赤白畤,籥人奏,武王入,进万献。明明三终。乙卯,籥人奏崇禹生开三终,王定。庚子,陈本命,伐磨百韦,命伐宣方、新荒,命伐蜀。乙巳,陈本命新荒蜀磨,至告禽霍侯、艾侯,俘佚侯,小臣四十有六,禽御八百有三百两,告以馘俘。百谓至,告以禽宣方,禽御三十两,告以馘俘百韦,命伐厉,告以馘俘。武王狩,禽虎二十有二,猫二,糜五千二百三十五,犀十有二,氂七百二十有一熊百五十有一,罴百一十有八,豕三百五十有二,貉十有八,麈十有六,麝五十,糜三十,鹿三千五百有八。武王遂征四方,凡憝国九十有九国,馘磨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凡服国六百五十有二。时四月,既旁生魄,越六日,庚戌,武王朝,至燎于周,维予冲子绥文。武王降自车,乃俾史佚繇书于天号。武王乃废于纣矢恶臣人百人,伐右厥甲孝子鼎大师。伐厥四十夫,家君、鼎帅、司徒、司马,初厥于郊号。武王乃夹于南门,用俘,皆施佩衣,衣先馘入。武王在祀,太师负商王纣,县首白畤,乃以先馘入燎于周庙。若翼日辛亥,祀于位,用籥于天位。越五日乙卯,武王乃以庶祀馘于国周庙,翼予冲子,断牛六,断羊二。庶国乃竟,告于周庙,曰:“古朕闻文考修商人典,以斩纣身,告于天于稷。用小牲羊犬豕于百神水土、于誓社。”曰:“惟予冲子,绥文考,至于冲子,用牛于天、于稷,五百有四,用小牲羊豕于百神水土社三千七百有一。” >>详细 | 推断牧野之战过程(时间点):五十一年冬十一月戊子[周师渡盟津而还]--十—年庚寅[周始伐商]--四月乙未日--冬十有二月[周师有事于上帝]--一月壬辰旁死魄(干支序29)--翌日癸巳(干支序30)[武王乃朝步自周,于征伐纣]--一月丙午旁生魄(干支序43)[王逮师,前师乃鼓薣噪,师乃慆,前歌后舞]--丁未(干支序44)[王随师征伐商王纣]--一月戊午(干支序55)[师渡孟津]--二月既死魄---越五日甲子(干支序1)[牧野之战]--丁卯(干支序4)--戊辰(干支序5)--壬申(干支序9)--辛巳(干支序18)--甲申(干支序21)--辛亥(干支序48)--壬子(干支序49)--癸丑(干支序50)--甲寅(干支序51)--乙卯(干支序52)---庚子(干支序37)--乙巳(干支序42)--时四月[改七月]既旁生魄---越六日庚戌(干支序47)[武王朝,至燎于周]--翼日辛亥(干支序48)--越五日乙卯(干支序52)[武王乃以庶祀馘于国周庙]
|
|
公元前1049代商 |
甲子朝(牧野之战)===二月初五:一月丙午旁生魄至二月既死魄==一月丙午[干支序43]至甲子[干支序1]朝-越五日==60+1-43-5==13天,既死魄===廿四至朔日,则二月既死魄不可能大于十五,二月既死魄只能是朔日(初一)。因此,越五日甲子朝===二月初五 |
牧野之战推算 |
|
(帝辛)51年冬11月戊子:公元前1051年1月10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日 己丑年丙子月戊子日
|
师渡盟津而还 |
帝辛51年尾 |
孟津观兵结束 |
武王11年头 |
四月乙未日:公元前1050年 5月 12日农历 四月 初三日辛卯年 壬辰月 乙未日[武王成辟四方,通殷命有国:武王承天命而成为国君,不再承认纣王,故《今本竹书纪年》载“纣王在位52年[少记1年],误「武王12年公元前1050年」为牧野之战年[误致西周起记点提前1年]” |
武王12年为国君不再认纣王 |
冬十有二月,周师有事于上帝。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从周师伐殷。[改为五十三年冬十有二月,周师有事于上帝。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据《逸周书·世俘解》越五日,甲子朝,至接于商。则咸刘商王纣,执矢恶臣百人...庚子,陈本命,伐磨百韦,命伐宣方、新荒,命伐蜀。]伐蜀乃于牧野之战之后。 |
误差+1天
|
十有三月:本年有闰月(公元前1050年农历闰6月,据“《逸周书·武儆解》惟十有二祀四月,王告梦。丙辰”与“《逸周书·世俘解》越若来二月既死魄,越五日,甲子朝,至接于商。”得本年有十三月) |
|
一月壬辰旁死魄:公元前1049年3月4日农历一月初四日壬辰年壬寅月壬辰日
|
武王乃朝步自周 |
|
一月丙午旁生魄:公元前1049年3月18日农历一月十八日壬辰年 癸卯月 丙午日
|
王逮师 |
|
一月戊午:公元前1049年3月30日农历一月三十日壬辰年癸卯月戊午日 |
师渡孟津 |
|
二月既死魄:公元前1049年 4月 1日农历 二月 初二日壬辰年 癸卯月 庚申日 |
|
|
越五日甲子:公元前1049年4月5日农历二月初六日壬辰年癸卯月甲子日 |
牧野之战[西周开始] |
误差+1天 |
甲寅:公元前1049年 5月 25日农历 三月 廿七日壬辰年 乙巳月 甲寅日 |
|
|
乙巳:公元前1049年 7月 15日农历 五月 十九日壬辰年 丙午月 乙巳日 |
|
|
时四月[改七月]既旁生魄:公元前1049年 9月 13日农历 七月 廿一日壬辰年 戊申月 乙巳日 |
|
|
越六日庚戌:公元前1049年9月18日农历七月廿六日壬辰年戊申月庚戌日 |
|
|
翼日辛亥:公元前1049年9月19日农历七月廿七日壬辰年 己酉月 辛亥日 |
|
|
越五日乙卯:公元前1049年9月23日农历八月初一日壬辰年 己酉月 乙卯日(古代祭祀均于初一或十五,验证推算正确) |
|
误差0天 |
|
|
|
《逸周书·武儆解》惟十有二祀四月,王告梦。丙辰,出金枝郊宝开和细书,命詔周公旦立后嗣,属小子诵文及宝典... >>详细 |
公元前1050年 6月 2日农历 四月 廿四日辛卯年 癸巳月 丙辰日 |
|
|
《逸周书·作雒解》武王既归,乃岁十二月,崩,镐肂于岐周....元年夏六月,葬武王于毕... >>详细
《古本竹书纪年》武王年五十四。 |
乃岁十二月:公元前1046年 1月 28日农历 十二月 初一日甲午年 丁丑月 壬申日(丑月作年头)---公元前1046年 2月 26日农历 十二月 三十日乙未年 戊寅月 辛丑
|
|
作下年头 |
元年夏六月:公元前1046年农历六月 |
《中方鼎》惟十又三月庚寅,王在寒次。王令大史贶(衣鬲)土。王曰:“中,兹(衣鬲)人入...锡于武王作臣... >>详细 |
武王时器[锡于武王作臣] |
中 |
|
父乙 |
周成王姬诵
在位37虚年[公元前1046-1010年,含周公7虚年] |
《周书·洛诰》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今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王即命曰:记功,宗以功作元祀。......戊辰,王在新邑烝,祭岁,文王騂牛一,武王騂牛一。王命作册逸祝册,惟告周公其后。王宾杀禋咸格,王入太室,祼。王命周公后,作册逸诰,在十有二月。惟周公诞保文武受命,惟七年。 >>详细 |
公元前1041年 4月 14日农历 二月 十四日庚子年 己卯月 乙卯日(同时点:《周书·召诰》若翼日乙卯,周公朝至于洛) |
|
同时点A |
戊辰,王在新邑烝,祭岁:公元前1041年 12月 23日农历 十一月 初一日庚子年 戊子月 戊辰日 闰1月(古代祭天于初一或十五,祭岁[祭新年]:可证「子月作新年头、农历月份不变」)
作册逸诰,在十有二月。[惟周公诞保文武受命]惟七年:公元前1041年农历 十一月[子月作下年头](时间顺序采用倒叙:十有二月[惟七年头])
[重点]记功,宗以功作元祀:成王元祀==惟七年(十有二月[阴历上年年底对应子月丑月],纪为七年年首[周正建子],月份数不变仍采用阴历月份。由此可见,成王在位年数==6年[周公执政7虚年]+30年[成王执政]==36年[非37年]) |
成王元祀 祭岁[祭新年] |
周历 |
作下年头 |
元祀 |
标准时点 |
|
|
|
《周书·召诰》 |
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作《召诰》。
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则至于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越若来三月,惟丙午朏。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于洛,卜宅。厥既得卜,则经营。越三日庚戌,太保乃以庶殷攻位于洛汭。越五日甲寅,位成。
|
二月既望:公元前1041年 3月 20日农历 闰正月 十八日庚子年 己卯月 庚寅日
越六日乙未:公元前1041年 3月 25日农历 闰正月 廿三日庚子年 己卯月 乙未日
越若来三月,惟丙午朏:公元前1041年 4月 5日农历 二月 初五日庚子年 己卯月 丙午日 闰正月
越三日戊申:公元前1041年 4月 7日农历 二月 初七日庚子年 己卯月 戊申日
越三日庚戌:公元前1041年 4月 9日农历 二月 初九日庚子年 己卯月 庚戌日
越五日甲寅:公元前1041年 4月 13日农历 二月 十三日庚子年 己卯月 甲寅日 |
|
惟六年 |
若翼日乙卯,周公朝至于洛,则达观于新邑营。 |
公元前1041年 4月 14日农历 二月 十四日庚子年 己卯月 乙卯日(同时点:《周书·洛诰》今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 |
|
同时点A |
越三日丁巳,用牲于郊,牛二。 |
公元前1041年 4月 16日农历 二月 十六日庚子年 己卯月 丁巳日(古代祭天于初一或十五,误差+1天,验证推算正确) |
|
误差+1天 |
越翼日戊午,乃社于新邑,牛一,羊一,豕一。
越七日甲子,周公乃朝用书命庶殷侯甸男邦伯。厥既命殷庶,庶殷丕作.... |
越翼日戊午:公元前1041年 4月 17日农历 二月 十七日庚子年 庚辰月 戊午日
越七日甲子:公元前1041年 4月 23日农历 二月 廿三日庚子年 庚辰月 甲子日 |
|
|
|
|
|
|
《通鉴外纪》《尚书大传》周公归政,三年之后老于丰。
[刘歆《世经》][皇甫谧《帝王世纪》]载伯禽在位46年。
《史记·魯周公世家》魯公伯禽卒,子考公酋立。考公四年卒,立弟熙,是謂煬公。煬公築茅闕門。六年卒,子幽公宰立。幽公十四年。幽公弟晞殺幽公而自立,是為魏公。魏公五十年卒,子厲公擢立。厲公三十七年卒,魯人立其弟具,是為獻公。獻公三十二年卒,子真公濞立。真公十四年,周厲王無道,出奔彘,共和行政。二十九年,周宣王即位。 |
伯禽元年[周公卒年]== 伯禽在位46年+考公在位4年+煬公在位6年+幽公在位14年+魏公在位50年+厲公在位37年+獻公在位32年+28(真公二十九年)-7(魯诸侯共和前虚记年,共和之后实记年)+公元前827==公元前1037年
注:[成王7年公元前1040年]周公归政,[公元前1037年]三年之后周公老于丰---->成王元年公元前1046年 |
|
周公卒年 |
关键时点 |
《鸣士卿尊》丁子(巳),王才(在)新邑,初□[祼],王易(锡)鸣士卿贝朋,用乍(作)父戊尊彝,子□。 >>详细
[注]初祼(周公),见“《周书·召诰》若翼日乙卯,周公朝至于洛,则达观于新邑营。越三日丁巳,用牲于郊,牛二。” |
公元前1041年 4月 16日农历 二月 十六日庚子年 己卯月 丁巳日(古代祭天于初一或十五,误差+1天,验证推算正确) |
父戊 |
误差+1天 |
《汉书·律历志·世经》 |
成王元年正月己巳朔[改为成王元祀十二月戊辰朔](据“《周书·洛诰》戊辰,王在新邑烝,祭岁”推断“正月己巳朔”乃误认“周正建子为子月作正月”:十二月戊辰朔,正月丁卯朔), |
公元前1041年 12月 23日农历 十一月 初一日庚子年 戊子月 戊辰日 |
|
作下年头 |
[错误]此命伯禽俾侯于鲁之岁也。 |
据“《通鉴外纪》《尚书大传》载周公归政,三年之后老于丰”推伯禽正式侯于鲁乃成王10年。 |
|
|
后三十年四月庚戌朔[改为成王三十年四月庚戌朔] |
公元前1017年 6月 2日农历 闰三月 廿九日甲子年 己巳月 庚戌日 |
|
误差-1天 |
故《顾命》曰“惟四月哉生霸,王有疾不豫,甲子,王乃洮□水” |
惟四月哉生霸:公元前1010年 4月 20日农历 三月 初二日辛未年 壬辰月 癸卯日
甲子,王乃洮□水:公元前1010年 5月 11日农历 三月 廿三日辛未年 壬辰月 甲子日 |
|
|
翌日乙丑,成王崩 |
公元前1010年 5月 11日农历 三月 廿三日辛未年 壬辰月 甲子日 |
|
|
《周师旦鼎》隹(维)元年八月,丁亥,师旦受命.... >>详细 |
公元前1040年 9月 8日农历 七月 廿五日辛丑年 丙申月 丁亥日
注意:元年[执政]==成王7年(周公旦与成王可能单独纪年) |
|
成王7年 |
《叔夨方鼎》隹(惟)十又亖(四)月,王[酉彡]大[示册],祷在成周,咸祷。王乎(呼)殷厥士唐叔虞以.... >>详细 |
隹十又四月:公元前1039年 2月 10日农历 正月 初一日辛丑年 辛丑月 壬戌日---公元前1039年 3月 10日农历 正月 廿九日壬寅年 壬寅月 庚寅日 |
|
作下年头 |
《何尊》唯王初堙(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福自天。在四月丙戌...唯王五祀 >>详细 |
公元前1036年 6月 18日农历 闰四月 十五日乙巳年 辛巳月 丙戌日 (古代祭天于初一或十五) |
|
成王11年 |
《贝毳尊卣》隹(惟)四月,王初于成周。丙戌,王各于京宗,王易(赐)宗小子贝。毳眔丽,易(赐)毳,对王休,用乍(作)(薛)公寳彝。隹(惟)王五祀。 |
公元前1036年 6月 18日农历 闰四月 十五日乙巳年 辛巳月 丙戌日 |
与《何尊》同一天 |
成王11年 |
《卿方鼎》唯四月,在成周。丙戌,王在京室,赏贝。在安典口卿贝,用作宝尊彝。 |
公元前1036年 6月 18日农历 闰四月 十五日乙巳年 辛巳月 丙戌日 |
与《何尊》同一天 |
成王11年 |
《德方鼎》隹(惟)三月,王才(在)成周,(延)珷(武王)自蒿(镐),咸,王易(赐)德贝廿朋,用乍(作)寳彝。 |
公元前1036年农历四月 |
乃《何尊》前月 |
成王11年 |
《庚嬴鼎》隹(唯)廿又二年亖(四)月既朢己酉..... >>详细 |
公元前1019年6月 12日 农历 四月 十六日壬戌年 乙巳月 己酉日
注意:廿又二年[执政]==成王28年(周公旦与成王可能单独纪年) |
|
成王28年 |
《覐公簋》覐公作妻姚簋,遘于王令唐伯侯于晋,唯王廿又八祀。五。 |
公元前1013年(廿又八祀==周成王34年) >>分析 |
|
成王34年 |
《中甗》王命中先省南国贯行,执居在曾,史儿至,以王令曰....用作父乙宝彝。 >>详细 |
成王2年[公元前1045年](随“南宮中鼎二”) |
中 |
成王2年 |
父乙 |
省南国 |
《中方鼎(中鼎,南宮中鼎二)》隹王令南宫。伐反虎方之年。王令中先省南国。貫行。埶王。在夒真山。中乎歸生鳳于... >>详细 |
伐反虎方之年:成王2年[公元前1045年] (随“《[韋攴]甗》惟十又[二]月王[令]南宫[伐][虎]□方之年”) |
中 |
|
南宫 |
省南国 |
伐反虎方之年 |
《[韋攴]壶》唯十又一月,王令(命)南宮伐犲(豺)方之年,唯正月既死霸庚申,王才(在)宗周.... >>详细 |
唯十又一月,王令(命)南宮伐犲(豺)方之年:公元前1046年 11月 19日农历 十月 初一日乙未年 丁亥月 丁卯日---公元前1046年 12月 17日农历 十月 廿九日乙未年 丁亥月 乙未日(亥月乃年尾)
惟十又[二]月王[令]南宫[伐][虎]□方之年:公元前1046年 12月 18日农历 十一月 初一日乙未年 戊子月 丙申日(子月作下年头)
唯正月既死霸庚申:公元前1045年 3月 11日农历 正月 廿五日丙申年 庚寅月 庚申日
隹(维)十月甲子:公元前1045年 11月 10日农历 十月 初四日丙申年 戊戌月 甲子日
八月初吉庚申:公元前1044年 9月 2日农历 七月 初四日丁酉年 戊申月 庚申日[闰3月] 月既望丁丑:公元前1044年 9月 19日农历 七月 廿一日丁酉年 戊申月 丁丑日 |
南宫 |
|
[韋攴] |
《[韋攴]甗》惟十又[二]月王[令]南宫[伐][虎]□方之年[惟]正[月]既死霸庚申.... >>详细 |
南宫 |
[韋攴] |
伐虎方之年 |
《静方鼎》隹(维)十月甲子,王在宗周,令师中眔静省南或(国)相执。八月初吉庚申,至告于成周。月既望丁丑,王在成周大室.... >>详细 |
父丁 |
师中 |
省南国 |
周康王姬钊
在位26虚年[公元前1010-985年] |
《周书·毕命》康王命作册毕,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朏...... >>详细 |
公元前999年 7月 18日农历 六月 初五日壬午年 丙午月 庚午日 |
|
康王文献 |
《周书·顾命》 |
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 |
|
|
|
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怿。 |
公元前1010年 4月 20日农历 三月 初二日辛未年 壬辰月 癸卯日 |
|
|
甲子,王乃洮□水。 |
公元前1010年 5月 11日农历 三月 廿三日辛未年 壬辰月 甲子日 |
|
|
|
|
|
|
《汉书·律历志·世经》 |
康王十二年六月戊辰朔, |
公元前999年 7月 16日农历 六月 初三日壬午年 丙午月 戊辰日 |
|
误差+2天 |
三日庚午,故《毕命丰刑》曰:“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朏,王命作策《丰刑》。” |
公元前999年 7月 18日农历 六月 初五日壬午年 丙午月 庚午日 |
|
《大盂鼎》维九月,王在宗周,命盂...盂用殷王休,用作祖南公宝鼎,唯王廿又三祀。 >>详细 |
公元前988年农历9月 |
盂 |
|
祖南公 |
《伐簋》唯王十年正月初吉甲申,王命伐遗鲁侯..... >>详细 |
公元前1001年 2月 13日农历 正月 初五日己卯年 丁丑月 甲申日 |
|
|
《作册大鼎》公朿(来)铸武王、成王異(翼)鼎。隹(唯)四月既生霸己丑,公赏乍(作)册大白... >>详细 |
康王时器[公朿铸武王、成王異鼎] |
祖丁 |
|
《令方彝》銘文:隹八月,辰在甲申,王命周公子明保尹三事四方...隹十月,(十)月吉。癸未,明公朝至于成周... >>详细 |
隹八月,辰在甲申:公元前995年 9月 9日农历 七月 十三日丙戌年 丙申月 甲申日
|
令 |
|
隹十月月吉癸未:公元前995年 11月 7日农历 九月 十三日丙戌年 戊戌月 癸未日 月吉[岁贞于月] |
岁贞于月 |
|
乙酉,用牲于康宫:公元前995年 11月 9日农历 九月 十五日丙戌年 戊戌月 乙酉日(古代祭祀均于初一或十五) |
父丁 |
|
周昭王姬瑕
在位25虚年[公元前985-961年] |
《古本竹书纪年》(昭王)十六年,伐楚荊,涉漢,遇大兕。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喪六師于漢。周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貫紫微。其年,王南巡不返 |
昭王在位>19年 |
|
|
《周书异记》周昭王即位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江河泉池忽然泛涨,井水并皆溢出... >>详细 |
《周书异记》成书之时,存在“周昭王在位年数大于或等于24年”之说。 |
|
昭王
在位>=24年 |
《今本竹书纪年》载“武王记入西周6年。”《史记·魯周公世家》载武王11年灭殷。[推:《古本竹书纪年》载“武王11年灭殷,武王记入西周6虚年,武王在位16虚年”]
《古本竹书纪年》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 |
推算:[古本]昭王在位少记年数==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94年[推古本载武王16虚年、今本载“成王37年、康王26年、昭王19年”推古本作虚年记]==6年
[实际]昭王在位年数==19虚年[由今本推古本]+[古本]昭王少记6年=25虚年 |
|
在位25虚年 |
《小盂鼎》隹(唯)八月既朢(望),辰在甲申,昧丧(爽).....隹(唯)王廿(卅)又五祀。 >>详细 |
八月既朢:公元前962年 9月 16日农历 七月 廿四日己未年 壬申月 甲申日 误差+1天 |
盂 |
王24年
误差+1天 |
廿又五祀[铸器时间]:公元前962年子月--公元前961年 |
|
铸于王25年 |
《作册夨令簋》隹(维)王于伐楚,白(伯)才(在)炎。隹(维)九月既死霸丁丑,乍(作)册夨令(尊宜)于王姜....用乍(作)丁公宝簋.... >>详细
《古本竹书纪年》昭王十六年,伐楚荆,涉汉,遇大咒。 |
公元前970年 10月 21日农历 九月 初二日辛亥年 戊戌月 丁丑日 误差+1天 |
令 |
王16年 误差+1天 |
王姜 |
伯懋父 |
丁公 |
《召尊》唯九月,才(在)炎(郯) □(師)。甲午,白(伯)楙(懋)父睗(赐)召白马、妦黄、髮微... >>详细
[注]《作册夨令簋》云“白(伯)才(在)炎”,《召尊》云“才(在)炎(郯) □(師)”“白(伯)楙(懋)父睗(赐)召白马”,两者应为同年九月。 |
公元前970年11月 7日农历 九月 十九日辛亥年 戊戌月 甲午日 |
伯懋父 |
王16年 |
《小臣誺簋》(虘又)东尸(夷)大反,白(伯)懋父以殷八师征东市(夷)。唯十又二月... >>详细 |
昭王时器(《小臣誺簋》东夷大反,伯懋父) |
伯懋父 |
|
《乘盨》隹(惟)亖年二月初吉己子(巳),中(仲)大(太)師才(在),令(命)乘(總)官(司)走馬、馭人,易(錫)乘馬乘(與)車... >>详细 |
公元前982年 4月 19日农历 三月 十一日己亥年 戊辰月 己巳日 |
中大师 |
误差+2天 |
《𤞷驭簋》𤞷驭从王南征,伐楚荆,有得,用作父戊宝尊彝。>>详细 |
昭王时器(《古本竹书纪年》昭王十六年,伐楚荆,涉汉,遇大咒。) |
父戊 |
|
《御正卫簋》五月初吉甲申,懋父赏御正卫马匹自王,用作父戊宝尊彝。 >>详细 |
公元前970年 6月 30日农历 五月 初七日辛亥年 甲午月 甲申日(与“《作册夨令簋》《召尊》九月王于伐楚伯在炎”对应上咯)
公元前976年 7月 31日农历 六月 初二日乙巳年 癸未月 甲申日
公元前981年 6月 27日农历 五月 初三日庚子年 壬午月 甲申日 公元前965年 6月 3日农历 四月 初五日丙辰年 癸巳月 甲申日 闰1月 |
伯懋父 |
|
父戊 |
《作册折尊、觥、方彝》隹(唯)五月,王才(在)厈[广+屰],戊(子)...隹(唯)王十又(有)九祀,用乍(作)父乙(尊)... >>详细 |
公元前967年 6月 18日农历 四月 廿七日甲寅年 庚午月 戊子日 |
父乙 |
|
厈[广+屰] |
《作册睘卣》 唯十又九年,王在厈[广+屰],王姜令作册睘安夷伯... >>详细 |
公元前967年 |
王姜 |
|
厈[广+屰] |
周穆王姬满
在位42虚年[公元前961-920年] |
《古本竹书纪年》穆王元年,筑祇宫于南郑。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 |
周穆王元年=公元前1061年(周武王元年)-100年=公元前961年(注:《穆天子传·卷五》《穆天子传·卷三》可证,予以采信) |
穆天子传·卷五 |
架构点 |
穆天子传·卷三 |
《史记·周本纪》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 |
验证:成王元年至穆王元年==成王在位36年+周康王在位25年+周昭王在位25年==86年,成王元年至穆王生年==86-50==36年,成王元年至昭王生年==36-16==20年,成王元年至康王生年==20-16==4年(成王13岁继位19岁亲政,成王四年生康王,符合人的正常生育年龄!) |
|
|
《今本竹书纪年》
穆王在位55年
。
《史记》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穆王立五十五年,崩。 |
今本改古本穆王42年为55年:[古本]穆王在位42虚年==257年[《古本竹书纪年》自武王灭殷,以至幽王,凡二百五十七年]-216年[由今本推古本:武王记入西周6虚年、成王37虚年、康王26虚年、昭王19虚年、恭王12虚年、懿王25虚年、孝王9虚年、夷王8虚年、厉王26虚年(含共和)、宣王46年、幽王11年] [注]现今公认信史[共和14年、 宣王46年、 幽王11年,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 ],但据历谱推算[共和14虚年、 宣王46虚年、 幽王11虚年,共和元年公元前838年,宣王元年公元前825年 ]:“《五年师旆簋》唯王五年...令汝羞追于齐,《古本竹书纪年》(夷王)三年(改为五年),王致诸侯,烹齐哀公于鼎。”可证“[古本错误]宣王元年提前了2年”
|
|
穆王在位42虚年 |
《懋尊、懋卣》 |
唯六月既望丁巳,穆王在郑,蔑懋历,赐犬(绲)带,懋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休,用作文考日丁宝尊彝。 >>详细 |
穆王时器(穆王在郑) |
史懋 |
|
《史懋壶》 |
日丁(文考日丁) |
《免尊1》隹六月初吉,王才奠。丁亥,王各大室,井叔右免。王蔑免历。令史懋易免缁市、絅黄。乍司工,对扬王休。 >>详细 |
穆王时器 |
免 |
|
井(并)叔 |
史懋 |
《免尊2》隹十又二月初吉,王才周。昧爽王各于大庙。井叔右免,即立。王授乍册尹者,卑册令免... >>详细 |
穆王时器 |
免 |
|
井(并)叔 |
《十九祀免簋》唯王十又九祀正月既生霸庚戌,王在康宮,王格于康太室,榮入右免立中廷北嚮,王呼作冊。王令命尹曰... >>详细 |
公元前943年 3月 6日农历 正月 初七日戊寅年 甲寅月 庚戌日
(误差-2天) |
免 |
误差-2天 |
《服簋》唯正月初吉,王在方京。丁卯,王格于湿宫。穆王亲命服..... >>详细 |
穆王时器(《服簋》穆王亲命服...受穆王休命,对扬穆王休命) |
戊公 |
|
湿宫 |
《玉苟盉》銘文:唯正月初吉丁卯,王在溼宮,玉苟獻鳳圭于穆王,蔑苟曆,賜鬱鬯,苟對揚穆王休... >>详细 |
穆王时器 |
父乙 |
|
《虎簋盖》唯卅年四月初吉甲戌,王在周新宫,格于大室。密叔入佑虎即位... >>详细 |
公元前932年 5月 31日农历 四月 初六日己丑年 己巳月 甲戌日 |
虎 |
穆王时器 |
新宫 |
|
格于大室 |
《作册吴盉》隹卅年四月既生霸壬午,王在,执驹于南林。衣(卒)执驹,王乎(呼)雟召作册吴,立門... >>详细 |
公元前932年 6月 8日农历 四月 十四日己丑年 己巳月 壬午日 |
作册吴 |
|
巂(趩) |
《鲜簋》唯王卅又四祀,唯五月既望戊午,王在丰京,禘于邵王。 >>详细 |
公元前928年 6月 23日农历 五月 十四日癸巳年 戊午月 戊午日 (误差-2天) |
邵王(禘于邵王) |
误差-2天 |
《段簋》唯王十又四祀,十又一月丁卯,王匕鼎畢烝.... >>详细 |
公元前948年 12月 14日农历 十一月 初一日癸酉年 癸亥月 丁卯日(古代祭天于初一或十五) 唯王十又四祀== 唯王14年。亥月非年首 |
|
|
《廿七年卫簋》隹(唯)廿又(有)七年三月既生霸戊戌....南白(伯)入右(裘)卫入门.... >>详细 |
公元前935年 5月 11日农历 三月 十三日丙戌年 壬辰月 戊戌日 |
(裘)卫 |
|
《典簋》唯廿年又四年在八月既望丁子(巳),(子)赐廪卤百车,(典)用作厥文考宝簋。 >>详细 |
公元前938年 10月 13日农历 八月 十七日癸未年 辛酉月 丁巳日 |
|
|
《闬硕鼎》唯王廿又四年,八月,辛酉,王在宗周....用作朕皇考盂鼎.... >>详细 |
公元前938年 10月 17日农历 八月 廿一日癸未年 辛酉月 辛酉日 |
|
|
《[彔見]簋》隹廿又四年九月既望庚寅....王呼作册尹册申命[彔見]曰... >>详细 |
公元前938年 11月 15日农历 九月 二十日癸未年 壬戌月 庚寅日 |
|
|
《吴方彝盖》为隹(唯)二月初吉丁亥,王才(在)周成大(太)室,旦,王各(格)庙,宰胐右乍(佑作)册吴,入门....(唯)王二祀。 >>详细 |
公元前960年 3月 12日农历 二月 初六日辛酉年 庚寅月 丁亥日 |
作册吴 |
王2年 |
宰 |
《伯克壶》隹十有六年十月既生霸乙未,白大师锡白克仆卅夫.... >>详细 |
公元前946年 11月 2日农历 九月 初九日乙亥年 丙戌月 乙未日 |
伯太师 |
|
《师遽簋盖》 隹(唯)王三祀亖(四)月既生霸辛酉,王才(在)周,客(格)新宮.... >>详细 |
公元前959年 6月 9日农历 四月 十七日壬戌年 乙巳月 辛酉日 误差+2天 |
师遽 |
误差+2天 |
《师遽方彝》隹(惟)正月既生霸丁酉, 王才(在)周康??(寝)卿(郷)醴。师 遽蔑历?(宥).... >>详细 |
穆王时器 |
师遽 |
|
宰 |
《柞钟》隹(唯)三年□(四)月初吉甲寅,中大(仲太)师右(佑)柞.... >>详细 |
公元前959年 6月 2日农历 四月 初十日壬戌年 乙巳月 甲寅日 |
中大师 |
误差+1天 |
柞 |
《长甶盉》隹(唯)三月初吉丁亥,穆王才二(在下)淢□(淢廙),穆王□豊(飨醴),即丼白(伯)、大(太)祝射... >>详细 |
穆王时器[穆王晚期] |
丼白(伯) |
|
《剌鼎》唯五月,王在衣(殷) ,辰在丁卯,王啻(禘)。用牡于大室,啻(禘)卲(昭)王,剌御,王賜剌貝卅朋。天子万年,剌对扬王休,用作黄公尊将彝,其孙孙子子永宝用 |
公元前945年 7月 31日农历 六月 十五日丙子年 乙未月 丁卯日
公元前937年 6月 19日农历 五月 初一日甲申年 庚午月 丁卯日
公元前932年 7月 23日农历 六月 初一日己丑年 辛未月 丁卯日
公元前924年 6月 11日农历 四月 十六日丁酉年 乙巳月 丁卯日 |
昭王(啻[禘]卲王) |
|
《穆天子传·卷三》 |
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丁未,天子饮于温山,□考鸟。己酉,天子饮于溽水之上...己亥,天子东归,六师□起。庚子,至于□之山而休,以待六师之人。庚辰,天子东征。癸未,至于戊□之山...乙酉,天子南征,东还。己丑,至于献水。乃遂东征。饮而行,乃遂东南。己亥,至于瓜纑之山...辛丑,天子渴于沙衍...甲辰,至于积山之边...乙巳,□诸飦献酒于天子... >>详细 附:《古本竹书纪年》(穆王)十七年,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西王母止之曰:“有鸟■人。”西王母来见,宾于昭宫。 |
吉日甲子:公元前945年 3月 30日农历 二月 十一日丙子年 辛卯月 甲子日(注:太岁[子]贞[遇同支]于日支[子]为之“岁贞于日[吉日]”)
|
岁贞 |
关键时点 |
己酉:公元前945年 5月 14日农历 三月 廿六日丙子年 壬辰月 己酉日
曰天子三月[份]舍于旷原:公元前945年 5月 18日农历 四月 初一日丙子年 癸巳月 癸丑日--公元前945年 6月 16日农历 四月 三十日丙子年 癸巳月 壬午日
己亥:公元前945年 7月 3日公元前945年 农历 五月 十七日丙子年 甲午月 己亥日
庚辰:公元前945年 8月 13日农历 六月 廿八日丙子年 乙未月 庚辰日
乙巳:公元前945年 9月 7日农历 七月 廿四日丙子年 丙申月 乙巳日 |
穆王17年==公元前945年 |
|
《穆天子传·卷五》 |
...丁丑,天子□雨乃至。祭父自圃郑来谒。留昆归玉百枚...癸亥...夏庚午...辛未...丁丑...天子次于军丘,以畋于薮□。甲寅,天子作居范宫...仲夏甲申...壬辰...丁酉...壬寅...甲辰...季夏庚□,休于范宫[校正:丁酉...季夏庚子,休于范宫。壬寅...甲辰...]...仲秋丁巳...季秋辛巳...仲冬丁酉...戊戌...辛丑塞。至于台,乃大暑除...丙辰... |
丁丑(留昆归玉百枚):公元前949年 3月 4日 农历 正月 廿九日(估算)壬申年 壬寅月 丁丑日
癸亥[夏庚午前一时点必非夏季]:公元前949年 4月 19日农历 三月 十六日壬申年 甲辰月 癸亥日
夏庚午:公元前949年 6月 25日农历 四月 廿四日壬申年 丙午月 庚午日[注:前后庚午均非夏季]
丁丑...天子次于军丘,以畋于薮□:公元前949年 7月 2日农历 五月 初一日壬申年 丙午月 丁丑日
甲寅,天子作居范宫:公元前949年 8月 8日农历 六月 初九日壬申年 丁未月 甲寅日
仲夏[午月]甲申:公元前948年 7月 4日农历 五月 十四日癸酉年 戊午月 甲申日
丁酉:公元前948年 7月 17日农历 五月 廿七日癸酉年 戊午月 丁酉日
季夏[未月]庚□[校正:庚子,置前于壬寅时点]:公元前948年 7月 20日农历 五月 三十日癸酉年 己未月 庚子日
甲辰:公元前948年 7月 24日农历 六月 初四日癸酉年 己未月 甲辰日
仲秋[酉月]丁巳:公元前948年 10月 5日农历 八月 十九日癸酉年 辛酉月 丁巳日
季秋[戌月]辛巳:公元前948年 10月 29日农历 九月 十三日癸酉年 壬戌月 辛巳日
仲冬[子月]丁酉:公元前947年 1月 13日农历 十二月 初一日癸酉年 甲子月 丁酉日
|
|
|
辛丑塞(寒):公元前947年 1月 17日农历 十二月 初五日癸酉年 乙丑月 辛丑日(小寒误差2天:公元前947年 1月 15日农历 十二月 初三日癸酉年 乙丑月 己亥日) |
|
关键时点 |
仲秋甲戌,天子东游,次于雀梁。□蠹书于羽林。季秋□,乃宿于房。毕人告戎,曰:“陖翟来侵。”天子使孟悆如毕讨戎。霍侯旧告薨。天子临于军丘,狩于薮。季冬甲戌,天子东游.....
附:《今本竹书纪年》[穆王]十六年,霍侯旧薨。” [注]霍侯旧告薨与其他事件罗列于时点季秋与季冬甲戌日之间,发生时间很可能于子月[仲冬]至丑月[季冬]甲戌日之间时段,则作下年年头[霍侯旧薨于穆王十五年底子、丑月作穆王十六年头] |
仲秋[酉月]甲戌:仲秋[酉月]甲戌:公元前947年 10月 17日农历 九月 十二日甲戌年 癸酉月 甲戌日 |
|
|
季秋□,乃宿于房...霍侯旧告薨:霍侯旧告薨于公元前947年底子月、丑月[作公元前946年头],穆王元年==公元前946年+15(穆王十六年)==公元前961年 |
|
作下年头 |
季冬[丑月]甲戌:公元前946年 2月 14日农历 闰十二月 十四日甲戌年 丁丑月 甲戌日
丙辰:公元前946年 3月 28日农历 正月 廿七日乙亥年 己卯月 丙辰日 |
|
|
吉日丁亥,天子入于南郑。 |
吉日丁亥:公元前946年 4月 28日农历 二月 廿八日乙亥年 庚辰月 丁亥日(注:太岁[亥]贞[遇同支]于日支[亥]为之“岁贞于日[吉日]”) |
岁贞 |
关键时点 |
|
|
|
|
周恭王姬繄扈
在位19虚年[公元前920-902年] |
《师虎簋》隹(唯)元年六月既朢甲戌,王才(在)杜,(格)于大(太)室,丼白内右(伯入佑)师虎,即立(中)廷,北(向),王乎(呼)内史吴曰.... >>详细 |
公元前920年 7月 27日农历 六月 十七日辛丑年 乙未月 甲戌日 |
虎 |
|
井(丼\邢)白 |
内史吴 |
格于大室 |
《曶鼎》 |
隹(唯)王元年六月既朢乙亥,王才(在)周穆王大(太)[室]... |
公元前920年 7月 28日农历 六月 十八日辛丑年 乙未月 乙亥日 |
井(并)叔 |
关键时点 |
唯王四月既生霸,辰在丁酉,并叔在异为... |
公元前919年 6月 15日农历 四月 十五日壬寅年 乙巳月 丁酉日 |
匡 |
|
|
曶 |
《师才鼎》唯王八祀正月,辰在丁卯。王曰:“师才!汝克荩乃身,臣朕皇考穆穆王....伯太师丕自作...伯太师武,臣保天子,用厥烈祖介德。才敢对王休。用绥。作公上父尊于朕考郭季易父口宗。 >>详细 |
公元前913年 2月 14日农历 十二月 十九日戊申年 甲寅月 丁卯日[立春] 闰5月 |
伯太师 |
王8年 |
《趩尊》唯三月初吉乙卯,王在周格大室,咸并叔,(入佑)趩...永宝唯王二祀。 >>详细 |
公元前919年 5月 4日农历 三月 初三日壬寅年 甲辰月 乙卯日 |
井(并)叔 |
王2年 |
(巂)趩 |
《七年趞曹鼎》隹(唯)七年十月既生霸...井白(邢伯)入右(佑)趞(曹),立中廷... >>详细 |
公元前914年 |
趞曹 |
|
井(丼\邢)白 |
《十五年趞曹鼎》隹(唯)十又五年五月既生霸壬午,龏(恭)王才(在)周新宫,旦,王射于射卢(庐).... >>详细 |
公元前906年 5月 23日农历 四月 十五日乙卯年 辛巳月 壬午日 |
龏(恭)王 |
恭王时器 |
趞曹 |
新宫 |
射卢(盧) |
《五祀卫鼎》隹(唯)正月初吉庚戌...卫目(以)邦君厉告于井(邢)白(伯)...余执弊(恭)王即(恤)工(功)于邵(昭)大(太)室东逆...隹(唯)王五祀。 >>详细 |
正月初吉庚戌: 公元前917年 2月 18日农历 正月 初八日甲辰年 丙寅月 庚戌日
隹王五祀[铸器时间]:铸于子月或丑月(作下一年年初) |
(裘)卫 |
王4年
铸于王5年 |
龏(恭)王 |
井(丼\邢)白 |
定伯 |
伯邑父 |
《穑卣》穑从师雍父戍在古𠂤。蔑历,赐贝卅锊。穑拜稽首,对扬师雍父休,用作文考日乙宝尊彝。其子子孙孙,永福。戉。 >>详细 |
穆王恭王时器 |
穑 |
误差-1天 |
文考日乙 |
师雍父 |
《史墙盘》古文王初...嗣圉武王...宪*贤(圣)成王...渊哲康王...弘鲁卲王...横觐穆王...天子圂尸,文武长烈...宪辟文考乙公... >>详细 |
恭王时器 |
史墙 |
|
亚祖祖辛 |
文考乙公 |
《五年琱生簋》隹五年正月己丑,琱生有事,召来合事...
《五年琱生尊》隹五年九月初吉,召姜以琱生五...
《六年琱生簋》隹六年三月甲子,王在。召伯虎曰:“余告庆。”曰:“公氒稟贝用狱言朿...
附:《琱生鬲》铭文:琱生作文考仲尊鬲,琱生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
隹五年正月己丑:公元前916年 3月 23日农历 正月 廿三日乙巳年 己卯月 己丑日
隹六年三月甲子:公元前915年 4月 22日农历 三月 初五日丙午年 壬辰月 甲子日 |
幽仲 |
|
琱生 |
|
|
《十三年[疒兴]壶》唯十又三年九月初吉戊寅...遟父佑[疒兴],王呼作册尹册赐[疒兴]画靳.... >>详细 |
公元前908年 9月 26日农历 八月 初二日癸丑年 辛酉月 戊寅日 闰2月 |
[疒兴] |
|
遟父 |
《曶簋》惟三月既死霸甲申,王在周康穆宫。旦,王各大室,即位。宰琱生右曶,入门,立中廷,北向。王呼史虢生册命曶...>>详细 |
恭王时器(随“琱生三器”“《曶鼎》”为恭王时期) |
史虢生 |
|
宰琱生 |
宰 |
《史颂簋》隹(唯)三年五月丁巳,王才(在)宗周,令“史颂(省)稣.... >>详细 |
公元前918年 6月 30日农历 五月 十二日癸卯年 戊午月 丁巳日 |
颂 |
|
《颂鼎、壶、簋》隹(唯)三年五月既死霸甲戌.....尹氏受(授)王令(命)书,王乎(呼)史虢生册令(命)颂....用乍?(作朕)皇考龏吊(龚叔)... >>详细 |
公元前918年 7月 17日农历 五月 廿九日癸卯年 戊午月 甲戌日 |
颂 |
|
史虢生 |
尹氏 |
宰 |
皇考恭叔 |
周康卲宫 |
**受王令书 |
《师嫠簋》隹十又一年九月初吉丁亥....宰琱生入佑师嫠,王呼尹氏册命师嫠.... >>详细 |
公元前910年 10月 16日农历 八月 廿九日辛亥年 丁酉月 丁亥日 |
师嫠 |
误差-2天 |
宰琱生 |
宰 |
尹氏 |
格于大室 |
《鲁方彝盖》为隹(唯)八年十又二月初吉丁亥...用乍□(作朕)文考乙公宝□(尊)彝.... >>详细 |
公元前913年 1月 5日农历 十一月 初八日丁未年 壬子月 丁亥日 闰5月 |
文考乙公 |
作下年头 |
《师汤父鼎》隹(唯)十又二月初吉丙午,王才(在)周新宫,才(在)射庐,王乎(呼)....师汤父□□(拜稽)首... >>详细 |
恭王时器 |
师汤父 |
|
新宫 |
射卢(盧) |
周懿王姬囏
在位25虚年[公元前902-878年] |
《畯簋》唯十年正月初吉甲寅...康公入门佑畯...呼作册尹册命畯...今朕丕显考龏(恭) 王既命汝更乃祖考事... >>详细 |
公元前893年 2月 16日农历 正月 初二日戊辰年 甲寅月 甲寅日 (误差<=0天) |
龏(恭)王 |
标准时点 |
康公 |
《裘卫盉》隹( 唯)三年三月,既生霸壬寅,王爯旂于豊,矩白庶人取瑾璋于裘卫...裘卫乃雉(矢)告于伯邑父,荣伯,定伯,亮伯,单伯..... >>详细 |
公元前900年5月 11日农历 三月 十一日辛酉年 壬辰月 壬寅日 |
(裘)卫 |
|
荣伯 |
单白(伯) |
伯邑父 |
《九年卫鼎》惟九年正月,既死霸,庚辰。王在周雒宫,各廟,眉敖者膚為吏,见於王...衞,用作朕文考寳鼎... >>详细 |
公元前894年 3月 19日农历 正月 廿二日丁卯年 癸卯月 庚辰日 |
(裘)卫 |
误差-2天 |
伯邑父 |
眉敖 |
《乖伯簋》隹王九年九月甲寅,王命益公征眉敖,益公至告。二月,眉敖至见,献帛。己未,王命中(仲)侄帰乖伯伪(僞)裘(官名)... >>详细 |
隹王九年九月甲寅:公元前894年 10月 19日农历 八月 廿九日丁卯年 庚戌月 甲寅日 |
益公 |
误差-2天 |
二月,眉敖至见,献帛:公元前893年 3月 27日农历 二月 初一日丁卯年 癸卯月 戊子日 |
眉敖 |
|
己未:公元前893年 4月 21日农历 三月 初八日戊辰年 丙辰月 己未日 |
(益)仲 |
|
《望簋》唯十又三年,六月初吉,戊戌,王在周康宫新宫....王呼史年册命望... >>详细 |
公元前890年 7月 14日农历 六月 初六日辛未年 甲午月 戊戌日 |
史年(敖) |
|
宰 |
新宫 |
《逆钟》唯王元年三月既生霸庚申.... >>详细 |
公元前902年 4月 10日农历 二月 十六日己未年 丁卯月 庚申日 |
|
|
《元年康公簋》唯元年,三月丙寅,王格于大室。康公佑郃盈,赐戠衣、赤雍芾,曰..... >>详细 |
公元前902年 4月 16日农历 二月 廿二日己未年 戊辰月 丙寅日 |
康公 |
|
格于大室 |
《师询簋》王若曰:师询,丕显文、武,膺受天命...唯元年二月既望庚寅..用作朕烈祖乙伯... >>详细 |
公元前902年 3月 11日农历 正月 十六日己未年 丙寅月 庚寅日 |
师询 |
|
荣 |
烈祖乙伯 |
《达盨盖》隹(唯)三年五月既生霸壬寅,王才(在)周,执驹于滆 ....王乎(呼)巂趩召 (达).... >>详细 |
公元前900年 7月 10日农历 五月 十一日辛酉年 甲午月 壬寅日 |
巂趩 |
|
《七年牧簋》隹王七年十又三月既生霸甲寅,王才周,才师汤父宫(師汓父宫),格大室即位。公尹?入右牧,立中廷。王呼内史吴册命牧.... >>详细 |
公元前896年 3月 3日农历 正月 十四日乙丑年 戊寅月 甲寅日 |
师汤父宫 |
作下年头 |
内史吴 |
《訇簋(询簋)》王若曰:“询!丕显文武受命...用作文祖乙伯、同姬尊簋....唯王十又七祀,王在射日宫,旦,王各,益公入右询。 >>详细 |
公元前886年 |
师询 |
|
文祖乙伯 |
益公 |
《士山盘》隹王十又六年九月既生霸甲申,王才周新宫....王呼作册尹册命山...用作文考釐仲宝尊盘盉... >>详细 |
公元前887年 10月 12日农历 八月 十一日甲戌年 癸酉月 甲申日 |
文考釐仲 |
|
釐氏兄弟 |
新宫 |
《廿年休盘》隹廿年正月既望甲戌....益公右走馬休,入門,立中廷,北卿。王乎乍册尹册易休玄衣黹屯...用乍朕文考日丁尊盤... >>详细 |
公元前883年 3月 15日农历 正月 二十日戊寅年 甲寅月 甲戌日 |
益公 |
|
文考日丁 |
走马(休) |
《匡卣》隹(唯)四月初吉甲午,懿王才(在)射盧(廬)....用乍(作)文考日丁宝彝.... >>详细 |
懿王时器 |
射卢(盧) |
|
文考日丁 |
匡 |
《倗伯爯簋》唯二十又三年,初吉,戊戌,益公蔑倗伯爯历... >>详细 |
公元前880年 7月 21日农历 六月 初四日辛巳年 乙未月 戊戌日 |
益公 |
|
《蔡簋》唯元年既望丁亥,王才在。旦,王格庙,即位。宰曶入右蔡,立中廷,王呼史敖册命蔡.... >>详细 |
公元前902年 11月 3日农历 九月 十六日己未年 甲戌月 丁亥日 |
蔡 |
|
史敖 |
宰 |
《走簋》隹(唯)王十又二年三月既朢庚寅,王才(在)周....司馬丼白(伯)[入]右徒(佑走),王乎乍(呼作)冊尹[冊易(錫)]走... >>详细 |
公元前891年 5月 12日农历 三月 廿一日庚午年 庚辰月 庚寅日 |
井(丼\邢)白 |
|
《大师虘鼎》正月既望甲午....王乎(呼)师晨召大师虘...隹(唯)十又二年。 >>详细 |
正月既望甲午可作十一年[隹十又二年置尾]:公元前892年 3月 22日农历 二月 十八日己巳年 丁卯月 甲午日 |
大师虘 |
|
师晨 |
宰 |
《永盂》唯十又二年,初吉,丁卯,益公入,即命于天子。益公乃出厥命,赐畀师永厥田:阴阳洛,疆眔师俗父田,厥眔公出厥命。邢伯、荣伯、尹氏、师俗父、遣仲...永用作朕文考乙伯尊盂.. >>详细 |
公元前891年 12月 15日农历 十一月 初一日庚午年 丁亥月 丁卯日 误差-1天 亥月非年首 |
井(丼\邢)白 |
误差-1天 亥月乃年尾 |
益公 |
荣伯 |
文考乙伯 |
师俗父 |
师同 |
《同簋》唯十又二月初吉丁丑。王在宗周,格于大庙。荣伯佑同立中廷,北向...用作朕文考惠仲尊宝簋... >>详细 |
恭王懿王时器(《逨盘》雩朕皇高祖惠中(蠡)父,盭(戾)龢于政,有成于猷,用会昭王穆王,盗政四方,扑伐楚荆。雩朕皇高祖零白,粦明厥心,不惰□服,用辟龏王懿王。) |
荣伯 |
|
文考惠仲 |
同 |
《师道簋》唯二月初吉丁亥,王在康宫,格于大室。益公入佑师道.... >>详细 |
懿王时器 |
师道 |
|
益公 |
格于大室 |
《[疒兴]钟》[疒兴][走亘][走亘](桓桓)[夕丮](夙)夕聖[走丧](爽),追孝于高且(祖)辛公、文且(祖)乙公、皇考丁公... >>详细 |
懿王时器(恭王之后时期) |
[疒兴] |
|
高祖辛公 |
文祖乙公 |
《谏簋》唯五年三月初吉庚寅,王在周师录宫。旦,王格大室,即位。[?+司]马共佑谏入门,立中廷。王呼内史敖册命谏曰.... >>详细 |
公元前898年 4月 19日农历 三月 初九日癸亥年 丙辰月 庚寅日 |
司马共 |
|
内史敖 |
周师彔宫 |
叀(惠)伯 |
《四年[疒兴]盨》隹四年二月既生霸戊戌,王才周师彔宫,各大室,即立,司马共右[疒兴],王乎史囗(年、敖、微)册易敡靳... >>详细 |
公元前899年 3月 3日农历 正月 十一日壬戌年 壬寅月 戊戌日 |
[疒兴] |
|
司马共 |
史年(敖) |
周师彔宫 |
《[疒兴]鼎》唯三年,四月庚午,王在丰。王呼虢叔召[疒兴],赐驹两...用作皇祖文考盂鼎... >>详细 |
公元前900年 6月 8日农历 四月 初九日辛酉年 癸巳月 庚午日 |
[疒兴] |
|
虢叔 |
《[疒兴]壶》唯三年,九月丁巳,王在郑,飨醴,呼虢叔召[疒兴],赐羔俎..... >>详细 |
公元前900年 11月 22日农历 九月 廿八日辛酉年 己亥月 丁巳日 |
[疒兴] |
|
虢叔 |
《师酉盘》隹(唯)四年三月既生霸甲戌,王在吴,各(格)吴(虞)大室...王乎(呼)□[啬]册令(命):“师酉.... >>详细 |
公元前899年 4月 8日农历 二月 十七日壬戌年 癸卯月 甲戌日 |
师酉 |
误差+1天 |
(史)啬 |
《师酉簋》隹(唯)王元年正月...釐入右师酉,立中廷。王乎(呼)史□[啬]册命师酉...用乍朕文考乙白(伯)*姬*(左阝右奠)(尊)*(簋)... >>详细 |
公元前902年 |
师酉 |
|
文考乙白 |
史啬 |
《散伯车父鼎》隹(唯)王(四)年八月初吉丁亥.... >>详细 |
公元前899年 8月 19日农历 七月 初三日壬戌年 戊申月 丁亥日 |
|
|
《辅师嫠簋》隹王九月既生霸甲寅,王才周康宫,即位,荣伯入佑辅师嫠.... >>详细 |
公元前902年 10月 1日农历 八月 十三日己未年 癸酉月 甲寅日
公元前897年 11月 3日农历 九月 十三日甲子年 甲戌月 甲寅日
公元前892年 12月 7日农历 十月 十二日己巳年 乙亥月 甲寅日 |
师嫠 |
|
荣伯 |
|
|
|
|
周孝王姬辟方
在位9虚年[公元前878-870年] |
《师𣫏簋》隹王元年正月初吉丁亥,白龢父若曰.. . >>详细 |
公元前878年 3月 2日农历 正月 初二日癸未年 甲寅月 丁亥日 |
(白)龢父 |
|
《师艅簋》隹三年三月初吉甲戌,王在周师彔宫。旦,王格大室,即位。司马共佑师艅,入门,立中廷。王呼作册内史册命师艅。 >>详细 |
公元前876年 4月 7日农历 三月 初一日乙酉年 己卯月 甲戌日 |
司马共 |
误差-1天 |
周师彔宫 |
《师晨鼎》隹三年三月初吉甲戌,王在周师彔宫。旦,王格大室,即位。司马共佑师晨,入门,立中廷。王呼作册尹册命晨.... >>详细 |
公元前876年 4月 7日农历 三月 初一日乙酉年 己卯月 甲戌日 |
师晨 |
误差-1天 |
师俗 |
司马共 |
周师彔宫 |
《王臣簋》隹(唯)二年三月初吉庚寅,王各(格)于大(太)室,(益)公入右(佑)王臣,即立(中)廷,北鄉(嚮),乎(呼)内史(敖)冊命王臣... >>详细 |
公元前877年 4月 28日农历 三月 十一日甲申年 戊辰月 庚寅日 |
内史敖 |
误差+2天 |
益公 |
文考易(益)仲 |
格于大室 |
|
|
|
|
周夷王姬燮
在位8虚年[公元前870-863年] |
《五年师旆簋》唯王五年,九月,既生霸,壬午。王曰:“师旆,令汝羞追于齐.... >>详细 |
公元前866年 10月 20日农历 九月 初十日乙未年 丙戌月 壬午日 |
师旆 |
标准时点 |
《元年师旆簋》铭文:唯王元年,四月既生霸,王在淢廙。甲寅,王格庙,即位。遟公入佑师旆.... >>详细 |
公元前870年 6月 15日农历 四月 十七日辛卯年 癸巳月 甲寅日 |
师旆 |
误差+1天 |
益仲 |
遟公 |
《宰兽簋》唯六年二月初吉甲戌,王才(在)周師彔宮....(司)土白(榮伯)右宰内(獸入)門立(中)廷,北(嚮)。王乎(呼)内史尹中(仲)冊命宰?(獸)曰... >>详细 |
公元前865年 4月 9日农历 三月 初五日 丙申年 辛卯月 甲戌日 闰4月 |
荣伯 |
|
烈祖幽仲 |
内史尹(中) |
宰 |
周师彔宫 |
《师酉鼎》唯王四祀九月初吉丁亥,王各于大室,使师俗召师酉……用作朕文考乙伯、{宫九}姬宝尊鼎…… >>详细 |
公元前867年 10月 30日农历 九月 初九日甲午年 甲戌月 丁亥日 |
师酉 |
|
文考乙伯 |
师俗 |
格于大室 |
《史伯硕父鼎》唯六年,八月初吉,己巳,史伯硕父追孝于朕皇考釐仲、王母乳母尊鼎.... >>详细 |
公元前865年 10月 1日农历 八月 初三日丙申年 丁酉月 己巳日 闰4月 |
皇考釐仲 |
|
釐氏兄弟 |
《伯吕父盨》唯王元年,六月既生霸,庚戌,伯吕又作旅盨.... >>详细 |
公元前870年 8月 10日农历 六月 十四日辛卯年 乙未月 庚戌日 |
|
|
《害簋》唯四月初吉,王在徲宫。宰遟父佑害立。王册命害... >>详细 |
夷王时器(徲宫即夷宫) |
宰遟父 |
|
宰 |
《师簋、师甘簋、师颍簋》唯王元年,九月既望,丁亥,王在周康宫。旦,王格大室。司工液伯入佑师颍,立中廷... >>详细 |
公元前870年 11月 15日农历 九月 廿三日辛卯年 戊戌月 丁亥日 |
|
|
周厉王姬胡
在位26虚年[公元前863-838年] |
《克钟、克镈》唯十又六年九月初吉庚寅,王在周康剌(厉)宫。王呼士曶召克... >>详细 |
公元前848年 9月 23日农历 八月 初二日癸丑年 辛酉月 庚寅日 |
克 |
|
士曶 |
《虢季子白盘》隹(惟)十又二年,正月初吉丁亥....王各周廟,宣榭受卿(郷)。王曰:白父,孔顯又光... >>详细 |
公元前852年 2月 13日农历 正月 初三日己酉年 丙寅月 丁亥日 |
白父 |
|
宣榭 |
伐玁狁 |
《弁簋》唯二年正月初吉,王在周邵宫,丁亥,王格于宣榭。毛伯内门... >>详细 |
公元前862年 2月 6日农历 正月 初四日戊戌年 乙丑月 丁亥日 |
宣榭 |
|
毛伯 |
《鼻簋遷簋》唯二年正月初吉丁亥... >>详细 |
公元前862年 2月 6日农历 正月 初四日戊戌年 乙丑月 丁亥日 |
|
|
《走马鼎、大鼎》唯十又五年三月既霸丁亥,王在侲宫,大以厥友守。王飨醴,王呼膳夫召大,以厥友入攼。王召走马,令取谁三十二匹赐大...用作朕烈考已伯盂鼎... >>详细 |
公元前849年 3月 29日农历 二月 廿一日壬子年 癸卯月 丁亥日 |
大(烈考已伯) |
|
走马(馬) |
侲宫 |
《十九年走马鼎》隹十又九年四月既望辛卯,王才周康邵宫,各于大室,即立,宰訊右走馬入門,立中廷,北郷.... >>详细 |
公元前845年 5月 11日农历 三月 十八日丙辰年 壬辰月 辛卯日 |
走马(馬) |
|
宰 |
周康卲宫 |
**受王令书 |
格于大室 |
《善夫克盨》隹(唯)十又八年,十又二月初吉庚寅,王在周康穆宫,王令尹氏友史趛,典善(膳)夫克田人... >>详细 |
公元前846年 1月 16日农历 十二月 初十日甲寅年 丁丑月 庚寅日(误差+1天) |
善夫克 |
作下年头 |
周康穆宫 |
《扬簋》隹王九月既生霸庚寅,王才周康宫,旦,王各大室,即位,司徒单白入佑扬,王乎内史史敖册命扬..... >>详细 |
公元前862年 10月 7日农历 八月 十二日己亥年 癸酉月 庚寅日 |
内史史敖 |
|
单白(伯) |
扬作司工 |
《三年师兑簋》隹(唯)三年二月初吉丁亥,王才(在)周....王乎(呼)内史尹册令(命)师兑:余既令女疋(命汝胥)师龢父... >>详细 |
公元前861年 4月 1日农历 二月 十一日庚子年 己卯月 丁亥日 |
内史尹 |
误差+2天 |
师兑 |
师龢父 |
釐公 |
《七年师兑簋》唯七年五月初吉甲寅.....毕叔右师兑入门立中廷... >>详细 |
公元前857年 6月 6日农历 五月 初二日甲辰年 己巳月 甲寅日 |
师兑 |
|
毕叔 |
《古鼎、古盉》 唯正月初吉,庚寅,王在康宫,格于大室,荣伯入佑古,即位。王呼内史尹册命古... >>详细 |
公元前863年 2月 14日农历 正月 初二日戊戌年 甲寅月 庚寅日 |
荣伯 |
|
内史尹 |
格于大室 |
《虢仲盨盖》铭文:虢中(仲)以(与)王南征,伐南淮尸(夷),才(在)成周,乍(作)旅盔。兹盨友(有)十又二。 >>详细
[注]《后汉书.东夷传》厉王无道,淮夷入寇,王命虢仲征之,不克。宣王命召公伐而平之。 |
公元前852年(厉王时器) |
虢仲 |
|
王南征 |
|
|
|
|
共和行政
14虚年[公元前838-825年]
[注]共和行政未改元,仍采用厉王纪年 |
《虎斤簋(䖐簋)》廿八年,正月既生霸,丁卯,王在宗周,格大室,即位。毛伯入佑... >>详细 |
公元前836年 3月 1日农历 正月 十五日乙丑年 戊寅月 丁卯日 |
毛伯 |
共和3年 |
《晋侯苏钟》惟王卅又三年,王亲遹省东国南国。正月既生霸戊午,王步自宗周。二月既望癸卯,王入格成周。二月(2)既死霸壬寅,王偿往东....六月初吉戊寅,旦,王格大室,即位... >>详细 |
正月既生霸戊午:公元前831年 3月 26日农历 二月 初七日庚午年 己卯月 戊午日(误差-2天)
二月既望癸卯:公元前831年 5月 10日农历 三月 廿二日庚午年 庚辰月 癸卯日
二月既死霸壬寅:公元前830年 5月 4日农历 三月 廿七日辛未年 壬辰月 壬寅日
六月初吉戊寅:公元前830年 8月 8日农历 七月 初四日辛未年 乙未月 戊寅日 |
膳夫曶 |
标准时点 共和8年
共和9年 |
司工扬父 |
|
|
|
|
周宣王姬静
在位46虚年[公元前825-780年] |
《古本竹书纪年》(宣王)四年,使秦仲伐西戎,为戎所杀。 >>详细 |
[古本]宣王4年(秦仲被西戎所杀)==公元前822年([十二诸侯年表]秦仲末年) |
|
|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秦仲在位(公元前844-822年)秦庄公在位(公元前821-778年) 秦襄公在位(公元前777-766年)[注:“十二诸侯年表”中秦史未被秦始皇焚书,更具真实性] |
《鲁武公册命》惟王三年丙子十月望,王各于廟室,册命敖。已巳,司徒季□右敖立中廷,受册命.... >>详细 |
惟王三年丙子十月望:公元前823年 10月 28日农历 九月 十四日戊寅年 壬戌月 丙子日(本月小) |
|
|
《史记·鲁周公世家》獻公三十二年死,其子真公濞(pì,僻)繼位。真公十四年,周厲王為政無道,出逃於彘(zhì,至)邑,周公、召公共同執政。二十九年,周宣王即位。三十年,真公死,其弟敖繼位,就是武公。 |
《四十二年逨鼎》唯卌又二年五月既生霸乙卯....尹氏受王 书。王乎史淢册 逨... >>详细 |
公元前784年 7月 14日农历 六月 初八日丁巳年 丙午月 乙卯日(误差-1天) 闰12月 |
逨 |
标准时点 |
尹氏 |
史淢 |
辟佥允[玁狁] |
周康宫穆宫 |
**受王令书 |
《四十三年逨鼎》唯卌又三年六月既生霸丁亥....史淢受王令书。王乎尹氏册令逨.....用作朕皇考恭叔彝.... >>详细 |
公元前783年 8月 10日农历 六月 十六日戊午年 己未月 丁亥日 |
逨 |
标准时点 |
尹氏 |
史淢 |
皇考恭叔 |
周康宫穆宫 |
**受王令书 |
《寰盘、寰鼎》隹廿又八年五月既望庚寅,王在周康穆宫......史黹受王命书:王乎史淢册.... >>详细 |
公元前798年 7月 3日农历 五月 廿一日癸卯年 戊午月 庚寅日 |
史淢 |
|
宰 |
周康穆宫 |
**受王令书 |
《吴虎鼎》唯十又八年十又三月既生霸丙戌,王在周康宫夷宫,道入右吴虎,王命膳夫丰生、司工雍毅,申剌(厉)王命...爰书尹友守侍西,乃宾史贲韦两... >>详细 |
公元前808年 2月 21日农历 正月 十七日癸巳年 甲寅月 丙戌日(误差+1天) |
史贲 |
作下年年头 |
周康宫夷宫 |
善夫 |
《此鼎、此簋》唯十又七年十又二月既生霸乙卯,王才(在)周康宮徲(夷)宮.... >>详细 |
公元前809年 1月 27日农历 十二月 初十日辛卯年 辛丑月 乙卯日 |
周康宫夷宫 |
作下年年头 |
《鬲攸比鼎》隹(唯)卅又一年三月初吉壬辰,王才(在)周康徲大(太)室...弗许鬲比... >>详细 |
公元前795年 4月 20日农历 三月 初十日丙午年 壬辰月 壬辰日 |
鬲比 |
误差+1天 |
叀公 |
《善夫山鼎》唯卅又七年,正月初吉,庚戌,王在周,格图室。南宫乎入佑膳夫山,入门,立中廷,北向。王呼史贲册命山.... >>详细 |
公元前789年 2月 6日农历 正月 初二日辛亥年 辛丑月 庚戌日 |
南宫乎 |
|
史贲 |
善夫 |
监氏家族 |
《伯大祝追鼎》唯卅又二年八月初吉辛子(巳)..... >>详细 |
公元前794年 10月 1日农历 八月 初七日丁未年 己酉月 辛巳日 |
|
|
《倗叔壶》唯廿又六年,十月初吉,己卯.... >>详细 |
公元前800年 10月 30日农历 九月 初一日辛丑年 戊戌月 己卯日 |
|
误差-1天 |
《无己簋》唯十又三年正月初吉,壬寅...令无箕用作朕皇祖釐季尊簋... >>详细 |
公元前813年 2月 4日农历 正月 初五日丁亥年 癸丑月 壬寅日 |
皇祖釐季 |
|
釐氏兄弟 |
王征南人 |
《十二年大簋》唯十又二年三月既生霸丁亥,王在侲宫,王呼吴师召大,锡睽里。王令膳夫豖曰睽曰.....用作朕皇考剌伯尊簋... >>详细 |
公元前814年 3月 26日农历 二月 十四日丁亥年 癸卯月 丁亥日 |
大(皇考剌伯) |
|
侲宫 |
善夫 |
《十二年大簋盖》唯十又二年五月既死霸甲戌,王在周康宫,大保受同卿事寮。 >>详细 |
公元前814年 5月 12日农历 四月 初二日丁亥年 甲辰月 甲戌日 误差+1天 |
|
误差+1天 |
《元年师兑簋》隹(唯)元年五月初吉甲寅...王乎(呼)内史尹册令(命)师兑:疋(胥)师龢父辭(司左)右走马... >>详细 |
公元前825年 6月 18日农历 五月 初八日丙子年 甲午月 甲寅日 |
内史尹 |
|
师兑 |
师龢父 |
走马 |
《陈盨》唯九年,正月既望庚戌,王在周,格康庙,即位。毕叔佑陈... >>详细 |
公元前817年 3月 4日农历 正月 十九日甲申年 丙寅月 庚戌日 |
毕叔 |
|
|
|
|
|
周幽王姬宫湦
在位11虚年[公元前780-770年] |
《郑季盨》隹(唯)王元年,王才(在)成周,六月初吉丁亥... >>详细 |
公元前780年 7月 25日农历 六月 初三日辛酉年 乙未月 丁亥日 |
|
|
《兮甲盘》隹五年三月既死霸庚寅,王初格伐玁狁于(余吾)...>>详细 |
公元前859年 5月 24日农历 三月 廿六日壬寅年 乙巳月 庚寅日[合历于厉王5年] 公元前776年 5月 8日农历 三月 廿八日乙丑年 庚辰月 庚寅日[合历于幽王5年] |
伐玁狁 |
|
|
|
|
|
误差计数说明 |
西周历朔日之干支,在来括日历记日数大于初一,则误差为正,反之误差为负,如:西周历正月朔日(初一)为甲子,而甲子日在来括日历为初四,则为之误差+3天。 |
西周纪年说明 |
(西周建子)西周以太阳历「子月至亥月」纪年(即子月[农历年底约十一月十二月]作新年年首,农历月份不变:《[韋攴]甗》《善夫克盨》《周书·洛诰》《穆天子传·卷三》可证)。太阳历十二地支月别称:孟春[寅月]、仲春[卯月]、季春[辰月]、孟夏[巳月]、仲夏[午月]、季夏[未月]、孟秋[申月]、仲秋[酉月]、季秋[戌月]、孟冬[亥月]、仲冬[子月]、季冬[丑月]。农历[阴历]闰月置年未: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十三月[闰月]、十四月[闰月] |
古代时间用语说明 |
既死魄(霸):廿四至朔日;初吉(胐日):初二至初八或初九;既生魄(霸):初十至望日;既望:十六至廿二或廿三;哉生魄:初二;旁死魄(孔传:旁,近也):初三至初五;既旁死魄:初五至初七;哉死魄:十六;旁生魄:十七至十九;既旁生魄:十九至廿一。隹王*年[祀]一定乃王年记载(特殊时期王世初期也可能是先王王年记载);隹*年[祀]一般乃王年记载,但也有乃执政年等非王年情形之例外。隹王祀[年]置尾(**月**月相**日干支...隹王*祀[年]):**月**月相**日干支为所叙事之时间,隹王*祀[年]为铸器祀年,铸器祀[年]一般于同一年,但铸器祀[年]也可能为所叙事之时间下一年(若铸器时间于子月[丑月]至下年同月份之间,铸器祀年记下年,符合古人纪年习惯)。附:《晋侯苏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