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关键时点 | ||
文献与铭文摘要[合历时间] | 关联点 备注 | 王年 |
《古本竹书纪年》(帝乙)二年,周人伐商。 [注]据“《古本竹书纪年》(文丁)十一年,用人伐翳徒之戎,捷其三大夫。文丁杀季历。”推算文王即诸侯位于公元前1113年。 (帝乙)2年[公元前1110年],周人伐商,文王立国称王,次年[公元前1109年]改元。 次年[文王元年公元前1109年]正合“《逸周书·度邑解》至于今[西周始年公元前1049年]六十年”之起始年。 | 姬昌继候位4年 商末纪年表 次年[文王元年公元前1109年] | 帝乙2年>>详细 |
劉歆《世經》引《春秋曆》云:周文王四十二年十二月丁丑朔旦冬至[改周文王四十二年十二月朔旦冬至]。[注]估计“丁丑”非来自原始记载,不知何时被误加:“[文王]42年”误作“[帝辛]42年”并误加上[帝辛]42年十二月干支丁丑[作年头],“四十二年十二月朔旦冬至”误作“四十二年十二月丁丑朔旦冬至”。 公元前1068年 1月 1日农历 十一月 初一日壬申年 壬子月 庚戌日(冬至) 闰7月 子月作年头[说明:文王42年周官方已采用建子] [注]十二月丁丑朔旦冬至必为错误,公元前1106年至公元前1027年符合朔旦冬至之时点附近两天均未出现丁丑日 | 文王42年 候46年 子月作年头 十二月朔旦冬至 | 文王42年 |
《今本竹书纪年》(帝乙)三年,王命南仲西拒昆夷,城朔方。夏六月,周地震。 《吕氏春秋·制乐篇》周文王立国八年[改周文王立国元年],岁六月,文王寢疾,五日而地动,东西南北,不出国郊。[注]估计《吕氏春秋·制乐篇》将“元年[文王元年]”误作“帝辛元年[文王8年]”,才会有“周文王立国八年...五日而地动...” 之误也 公元前1109年六月 | 帝乙3年 周地震 文王元年公元前1109年 | 文王元年>>详细 |
《大戴礼记》文王十三生伯邑考,十五生武王[文王继候位十三年生伯邑考,继候位十五年生武王]。 《古本竹书纪年》武王年五十四。 武王生年==文王继候位十五年==文王11年==公元前1109年-10(文王11年)==公元前1099年 武王崩年==公元前1047年农历十二月(《逸周书·作雒解》武王既归,乃岁十二月,崩。成元元年公元前1046年) 武王岁数==武王生年[公元前1099年]至武王崩年[公元前1047年农历十二月子月作公元前1046年初]==54虚岁 | 继候位元年公元前1113年 公元前1099年生武王 | 武王生年 文王继候位15年>>详细 |
《逸周书·酆保解》维二十三祀,庚子朔,九州之侯,咸格于周,王在酆,昧爽,立于少庭。王告周公旦曰...恭敬齐洁,咸格而祀于上帝... 公元前1077年 4月 8日农历 二月 三十日甲子年 丁卯月 庚子日 误差-1天 纪年元年[武王生年]:公元前1099年 [注]1.维二十三祀,非武王23祀:武王在位年数小于二十年。2.维二十三祀,非成王23祀:周公旦还政不久,便离世。3.维二十三祀,也非文王23祀:一方面,“王在酆”不符合“《文王有声》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时间乃帝辛21年文王28年之后[《今本竹书纪年》(帝辛)二十三年,囚西伯于羑里。《左·襄三十一年》正义:‘《尚书大传》:文王一年质虞、芮,二年伐于,三年伐密须,四年伐畎夷,纣乃囚之。’]。另一方面,文王23祀合历[公元前1087年 1月 31日农历 十二月 初一日癸丑年 乙丑月 庚子日],但与周公旦年龄不相仿[文王元年公元前1109年,武王生于公元前1099年,文王23年时武王仅13岁,则周公旦不会超过13岁,与“王告周公旦曰”之年龄不相符]。 | 文王被囚,太子监国[《今本竹书纪年》(帝辛)二十三年,囚西伯于羑里。(帝辛)二十九年,释西伯,诸侯逆西伯,归于程。] 公元前1099年生武王 维二十三祀==武王23岁 | 武王23岁>>详细 |
《逸周书·小开解》维三十有五祀,王念曰:"多□,正月丙子拜望,食无时。".... [月食:岐山地区观测,月全食在12日[正月十五]夜间(3月13日[正月十六]凌晨1:38--5:26)] [大概率]维三十有五祀[食无时==月食]:公元前1065年 3月 12日农历 正月 十五日丙子年 庚寅月 丙子日 纪年元年[武王生年]:公元前1099年 维三十有五祀==武王35岁 [注1]维三十有五祀[“食无时”非月食]:公元前1075年 3月 5日农历 正月 十六日丙寅年 庚寅月 丙子日 元年:公元前1109年 维三十有五祀==文王35年 [注2]改四十有五祀,少抄一竖,卌误作卅[食无时==月食]:公元前1065年 3月 12日农历 正月 十五日丙子年 庚寅月 丙子日 元年:公元前1109年 维四十有五祀==文王45年 | 正月丙子拜望,食无时 | 武王35岁>>详细 |
《逸周书·宝典》维王三祀二月丙辰朔,王在鄗,召周公旦曰... 公元前1059年 3月 21日农历 正月 三十日壬午年 癸卯月 丙辰日 误差-1天 | 武王3祀 元年公元前1061年 | 武王3年>>详细 |
《古本竹书纪年》十—年庚寅,周始伐商。 《尚书.序》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 公元前1051年庚寅年 | 周始伐商 元年公元前1061年 | 武王11年 |
《逸周书·世俘解》维四月乙未日,武王成辟,四方通殷,命有国。惟一月丙午,旁生魄,若翼日丁未,王乃步自于周,征伐商王纣。越若来二月既死魄,越五日,甲子朝,至接于商... 四月乙未日:公元前1050年 5月 12日农历 四月 初三日辛卯年 壬辰月 乙未日 一月丙午旁生魄:公元前1049年3月18日农历一月十八日壬辰年 癸卯月 丙午日 二月既死魄:公元前1049年 4月 1日农历 二月 初二日壬辰年 癸卯月 庚申日[误差+1天] 越五日甲子:公元前1049年4月5日农历二月初六日壬辰年癸卯月甲子日 | 武王成辟,四方通殷,命有国 | 武王12年 武王13年>>详细 |
《利簋》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贞](甲骨文贞与鼎均为同一字),克昏[闻]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司(或 “右史”)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公元前1049年4月5日农历二月初六日壬辰年癸卯月甲子日 太岁辰贞[得正]于甲子朝[甲子日辰时] 岁贞:当遇时支[日支|月支]与太岁同地支[类似现易术“临月旺相、临日旺相”],则为之岁贞[太岁得正、得旺,乃吉利时间] | 西周始年 岁贞于时[吉时辰时] 牧野之战 公元前1049年4月5日 | 武王13年>>详细 |
《逸周书·度邑解》王曰:维天不享于殷,发之未生,至于今六十年,夷羊在牧,飞鸿满野,天自幽不享于殷,乃今有成… 至于今六十年:公元前1109年[文王元年]-公元前1049年[天自幽不享于殷,乃今有成]==60年 | 文王元年公元前1109年 西周始年公元前1049年 | 武王13年>>详细 |
《[韋攴]甗》(铭文残缺)惟十又[二]月王[令]南宫[伐][虎]□方之年[惟]正[月]既死霸庚申[王]在[宗]周王□□使于繁易贝[五]□[]扬对王[休]用乍□□□ [彝]子子[孙孙][永]□□□ [附]《[韋攴]壶》唯十又一月,王令(命)南宮伐犲(豺)方之年,唯正月既死霸庚申,王才(在)宗周..... [附] 唯十又一月,王令(命)南宮伐犲(豺)方之年:公元前1045年 12月 7日农历 十一月 初一日丙申年 己亥月 辛卯日(亥月乃年尾) 惟十又[二]月王[令]南宫[伐][虎]□方之年:公元前1044年 1月 5日农历 十二月 初一日丙申年 庚子月 庚申日(子月作下年头) 唯正月既死霸庚申:公元前1044年 3月 6日农历 二月 初二日丁酉年 壬寅月 庚申日(误差+1天) | 南宫[伐][虎]□方之年 | 成王2年>>详细 |
《周书·洛诰》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今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王即命曰:记功,宗以功作元祀。......戊辰,王在新邑烝,祭岁,文王騂牛一,武王騂牛一。王命作册逸祝册,惟告周公其后。王宾杀禋咸格,王入太室,祼。王命周公后,作册逸诰,在十有二月。惟周公诞保文武受命,惟七年。 今予惟乙卯:公元前1041年 4月 14日农历 二月 十四日庚子年 己卯月 乙卯日(同《周书·召诰》越若翼日乙卯) 戊辰,王在新邑烝,祭岁:公元前1041年 12月 23日农历 十一月 初一日庚子年 戊子月 戊辰日 闰正月(古代祭天于初一或十五,祭岁[祭新年]:可证「子月作新年头、农历月份不变」) 作册逸诰,在十有二月。[惟周公诞保文武受命]惟七年:公元前1041年农历 十一月[子月作下年头](时间顺序采用倒叙:十有二月[惟七年头]) [重点]记功,宗以功作元祀:成王元祀==惟七年(十有二月[阴历上年年底对应子月丑月],纪为七年年首[周正建子],月份数不变仍采用阴历月份。由此可见,成王在位年数==6年[周公执政7虚年]+30年[成王执政]==36年[非37年]) | 成王元年公元前1046年 成王元祀公元前1040年 祭岁[祭新年]:可证「子月作新年头、农历月份不变」 | 成王7年初>>详细 |
《通鉴外纪》《尚书大传》周公归政,三年之后老于丰。 [刘歆《世经》][皇甫谧《帝王世纪》]载伯禽在位46年。 《史记·魯周公世家》魯公伯禽卒,子考公酋立。考公四年卒,立弟熙,是謂煬公。煬公築茅闕門。六年卒,子幽公宰立。幽公十四年。幽公弟晞殺幽公而自立,是為魏公。魏公五十年卒,子厲公擢立。厲公三十七年卒,魯人立其弟具,是為獻公。獻公三十二年卒,子真公濞立。真公十四年,周厲王無道,出奔彘,共和行政。二十九年,周宣王即位。 伯禽元年[周公卒年]== 伯禽在位46年+考公在位4年+煬公在位6年+幽公在位14年+魏公在位50年+厲公在位37年+獻公在位32年+28(真公二十九年)-7(魯诸侯共和前虚记年,共和之后实记年)+公元前827==公元前1037年 注:[成王7年公元前1040年]周公归政,[公元前1037年]三年之后周公老于丰---->成王元年公元前1046年 | 鲁·伯禽元年 周公卒年公元前1037年 | 成王10年 |
《何尊》唯王初堙(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福自天...唯王五祀。 公元前1036年 6月 18日农历 闰四月 十五日乙巳年 辛巳月 丙戌日 (古代祭天于初一或十五) | 惟七年==成王元祀(《周书·洛诰》),则周成王11年==唯王五祀(《竹书纪年》载:七年,周公复政于王。前六年年祀属周公祀数) 成王5祀 | 成王11年>>详细 |
《周书·毕命》康王命作册毕,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朏...... 公元前999年 7月 18日农历 六月 初五日壬午年 丙午月 庚午日 | 康王文献 | 康王12年>>详细 |
《今本竹书纪年》载“武王记入西周6年。”《史记·魯周公世家》载武王11年灭殷。[推:《古本竹书纪年》载“武王11年灭殷,武王记入西周6虚年,武王在位16虚年”] 《古本竹书纪年》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 推算:[古本]昭王在位少记年数==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94年[推古本载武王16虚年、今本载“成王37年、康王26年、昭王19年”推古本作虚年记]==6年 [实际]昭王在位年数==[古本]19虚年+6年==25虚年(实记24年) | 昭王在位25虚年 | 昭王24年 |
《古本竹书纪年》穆王元年,筑祇宫于南郑。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 周穆王元年=公元前1061年(周武王元年)-100年=公元前961年(注:《穆天子传·卷五》《穆天子传·卷三》可证,予以采信) | 元年公元前961年 | 穆王元年 |
《今本竹书纪年》 穆王在位55年 。 《史记》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穆王立五十五年,崩。 今本改古本穆王在位46年为55年:[古本]穆王在位46虚年==257年[《古本竹书纪年》自武王灭殷,以至幽王,凡二百五十七年]-3年[据记载与历谱实际推算:武王记入西周4虚年]-209年[由今本推古本“成王37虚年、康王26虚年、昭王19虚年、恭王12虚年、懿王25虚年、孝王9虚年、夷王8虚年、厉王26虚年(含共和)、宣王46虚年、幽王11虚年”] | 穆王在位46虚年 | 穆王*年 |
《穆天子传·卷五》仲冬丁酉...戊戌...辛丑塞。至于台,乃大暑除...丙辰...仲秋甲戌,天子东游,次于雀梁。□蠹书于羽林。季秋□,乃宿于房。毕人告戎,曰:“陖翟来侵。”天子使孟悆如毕讨戎。霍侯旧告薨。天子临于军丘,狩于薮。季冬甲戌,天子东游.....吉日丁亥,天子入于南郑。 《今本竹书纪年》[穆王]十六年,霍侯旧薨。 [关键时点]辛丑塞(寒):公元前947年 1月 17日农历 十二月 初五日癸酉年 乙丑月 辛丑日(小寒误差2天:公元前947年 1月 15日农历 十二月 初三日癸酉年 乙丑月 己亥日) 仲秋[酉月]甲戌:仲秋[酉月]甲戌:公元前947年 10月 17日农历 九月 十二日甲戌年 癸酉月 甲戌日 季秋□,乃宿于房...霍侯旧告薨:霍侯旧告薨于公元前947年底子月、丑月[作公元前946年头],穆王元年==公元前946年+15(穆王十六年)==公元前961年 [关键时点]吉日丁亥:公元前946年 4月 28日农历 二月 廿八日乙亥年 庚辰月 丁亥日 (注:太岁[亥]贞[遇同支]于日支[亥]为之“岁贞于日[吉日]”) | 霍侯旧告薨与其他事件罗列于时点季秋与季冬甲戌日之间,发生时间很可能于子月[仲冬]至丑月[季冬]甲戌日之间时段,则作下年年头[霍侯旧薨于穆王十五年底子、丑月作穆王十六年头] 岁贞于日[吉日丁亥] | 穆王15、16年>>详细 |
《穆天子传·卷三》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丁未,天子饮于温山,□考鸟。己酉,天子饮于溽水之上...己亥,天子东归,六师□起。庚子,至于□之山而休,以待六师之人。庚辰,天子东征。癸未,至于戊□之山...乙酉,天子南征,东还。己丑,至于献水。乃遂东征。饮而行,乃遂东南。己亥,至于瓜纑之山...辛丑,天子渴于沙衍...甲辰,至于积山之边...乙巳,□诸飦献酒于天子... 《古本竹书纪年》(穆王)十七年,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西王母止之曰:“有鸟■人。”西王母来见,宾于昭宫。 吉日甲子:公元前945年 3月 30日农历 二月 十一日丙子年 辛卯月 甲子日(注:太岁[子]贞[遇同支]于日支[子]为之“岁贞于日[吉日]”) | 岁贞于日[吉日甲子] | 穆王17年>>详细 |
《作册吴盉》隹卅年四月既生霸壬午,王在,执驹于南林。衣(卒)执驹,王乎(呼)雟召作册吴,立門... 公元前932年 6月 8日农历 四月 十四日己丑年 己巳月 壬午日 | 穆王30年>>详细 | |
《廿七年卫簋》隹(唯)廿又(有)七年三月既生霸戊戌....南白(伯)入右(裘)卫入门.... 公元前935年 5月 11日农历 三月 十三日丙戌年 壬辰月 戊戌日 | 裘卫四器 | 穆王27年>>详细 |
《师询簋》王若曰:师询,丕显文、武,膺受天命...唯元年二月既望庚寅..用作朕烈祖乙伯... 公元前916年 3月 24日农历 正月 廿四日乙巳年 己卯月 庚寅日[误差+1天] | [佑者]荣 | 恭王元年>>详细 |
《五祀卫鼎》隹(唯)正月初吉庚戌...卫目(以)邦君厉告于丼(邢)白(伯)...余执弊(恭)王即(恤)工(功)于邵(昭)大(太)室东逆...隹(唯)王五祀。 公元前912年 3月 23日农历 二月 初八日己酉年 丁卯月 庚戌日 | 裘卫四器 | 恭王5年>>详细 |
《九年卫鼎》惟九年正月,既死霸,庚辰。王在周雒宫...衞,用作朕文考寳鼎... 公元前908年 4月 1日农历 闰二月 初一日癸丑年 乙卯月 庚辰日 | 裘卫四器 误差+1天 | 恭王9年>>详细 |
《永盂》唯十又二年,初吉,丁卯,益公入,即命于天子。益公乃出厥命,赐畀师永厥田:阴阳洛,疆眔师俗父田,厥眔公出厥命。丼(邢)伯、荣伯、尹氏、师俗父、遣仲公乃命郑司徒函父... 公元前905年 3月 3日农历 正月 初五日丙辰年 庚寅月 丁卯日 公元前905年 5月 2日农历 三月 初六日丙辰年 壬辰月 丁卯日 公元前905年 7月 1日农历 五月 初七日丙辰年 甲午月 丁卯日 公元前905年 8月 30日农历 七月 初八日丙辰年 丙申月 丁卯日 公元前905年 10月 29日农历 九月 初九日丙辰年 戊戌月 丁卯日 | 遣(迁)仲公 [附]恭王关键器 | 恭王12年>>详细 |
《十五年趞曹鼎》隹(唯)十又五年五月既生霸壬午,龏(恭)王才(在)周新宫,旦,王射于射卢(庐).... 公元前902年 7月 1日农历 五月 初九日己未年 庚午月 壬午日 | 龏(恭)王 元年公元前916年 | 恭王15年>>详细 |
《裘卫盉》隹( 唯)三年三月,既生霸壬寅,王爯旂于豊,矩白庶人取瑾璋于裘卫...裘卫乃雉(矢)告于伯邑父,荣伯,定伯,亮伯,单伯..... 公元前900年5月 11日农历 三月 十一日辛酉年 壬辰月 壬寅日 | 裘卫四器 | 懿王3年>>详细 |
《畯簋》唯十年正月初吉甲寅...康公入门佑畯...呼作册尹册命畯...今朕丕显考龏(恭) 王既命汝更乃祖考事... 公元前893年 2月 16日农历 正月 初二日戊辰年 甲寅月 甲寅日 | 龏(恭)王 元年公元前902年 | 懿王10年>>详细 |
《五年师旆簋》唯王五年,九月,既生霸,壬午。王曰:“师旆,令汝羞追于齐.... 公元前866年 10月 20日农历 九月 初十日乙未年 丙戌月 壬午日 | 师旆,令汝羞追于齐 [古本]烹齐哀公于鼎 | 夷王5年>>详细 |
《虢季子白盘》隹(惟)十又二年,正月初吉丁亥....王各周廟,宣榭受卿(郷)。王曰:白父,孔顯又光... [附]《今本竹书纪年》 (厉王)三年[改十二年],淮夷侵洛,王命虢公长父征之,不克。 公元前852年 2月 13日农历 正月 初三日己酉年 丙寅月 丁亥日 | 博伐玁狁,于洛之陽 | 厉王12年>>详细 |
《晋侯苏钟》惟王卅又三年,王亲遹省东国南国。正月既生霸戊午,王步自宗周。二月既望癸卯,王入格成周。二月(2)既死霸壬寅,王偿往东....六月初吉戊寅,旦,王格大室,即位... 正月既生霸戊午:公元前831年 3月 26日农历 二月 初七日庚午年 己卯月 戊午日(误差-30小时) 二月既望癸卯:公元前831年 5月 10日农历 三月 廿二日庚午年 庚辰月 癸卯日 二月既死霸壬寅:公元前830年 5月 4日农历 三月 廿七日辛未年 壬辰月 壬寅日 六月初吉戊寅:公元前830年 8月 8日农历 七月 初四日辛未年 乙未月 戊寅日 | 共和8年 共和9年 | 厉王33年 厉王34年>>详细 |
《鲁武公册命》惟王三年丙子十月望,王各于廟室,册命敖。已巳,司徒季□右敖立中廷,受册命.... 公元前823年 10月 28日农历 九月 十四日戊寅年 壬戌月 丙子日(本月小) | 望日丙子 | 宣王3年>>详细 |
《古本竹书纪年》(宣王)四年,使秦仲伐西戎,为戎所杀。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秦仲在位(公元前844-822年)秦庄公在位(公元前821-778年) 秦襄公在位(公元前777-766年)[注:“十二诸侯年表”中秦史未被秦始皇焚书,更具真实性] [古本]宣王4年(秦仲被西戎所杀)==公元前822年([十二诸侯年表]秦仲末年) | 时间锚点 | 宣王4年>>详细 |
《寰盘》隹廿又八年五月既望庚寅,王在周康穆宫......史黹受王命书:王乎史淢册.... 公元前798年 7月 3日农历 五月 廿一日癸卯年 戊午月 庚寅日 | 史淢 | 宣王28年>>详细 |
《四十二年逨鼎》唯卌又二年五月既生霸乙卯....尹氏受王 书。王乎史淢册 逨... 公元前784年 7月 14日农历 六月 初八日丁巳年 丙午月 乙卯日(误差0) 闰12月 | 史淢 | 宣王42年>>详细 |
《四十三年逨鼎》唯卌又三年六月既生霸丁亥....史淢受王令书。王乎尹氏册令逨.....用作朕皇考恭叔彝.... 公元前783年 8月 10日农历 六月 十六日戊午年 己未月 丁亥日(误差0) | 史淢 | 宣王43年>>详细 |
《兮甲盘》铭文:隹五年三月既死霸庚寅,王初格伐玁狁于(余吾)... 附:《今本竹书纪年》(幽王)六年[改五年],王命伯士帅师伐六济之戎,王师败逋。(注:“士”通“吉”) 公元前776年 5月 8日农历 三月 廿八日乙丑年 庚辰月 庚寅日 | 伐玁狁 | 幽王5年>>详细 |
©2024 [来括]@版权所有 |
网址: 日历.来括.中国 |